温佳楠: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4-11 14:4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未知风险不断增加,城市脆弱性愈发凸显。诸如极端天气、公共卫生事件等城市灾害风险问题相继涌现,给城市发展和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做出战略部署,提出要“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建设韧性城市”。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韧性的现代化城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韧性城市作为应对城市风险危机的新思路,有效弥补了传统以防御手段为主的城市风险管理模式的局限。建设韧性城市既是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河南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河南省韧性城市建设取得的主要进展

  韧性城市是指在面临灾害和风险时,具备耐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城市,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建设韧性城市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果。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围绕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相继印发《河南省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河南省“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等重要文件,统筹指引全省韧性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城市防御灾害和抵御风险能力。二是加大力度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以全面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全省实施3.1万个百城建设提质项目,城市建成区新建改造道路7000公里、燃气管网1.8万公里、供热管网3000公里。积极提升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加强城市排水设施提标改造,全省谋划实施775个排水防涝能力提升项目,2022年新建改造雨水管渠1000公里,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雨水管网空白区、易涝积水点。三是注重科技赋能。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数字赋能城市安全韧性发展。郑州市基于城市大脑信息化总体规划,整合特种设备监测系统、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等数据,打造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与省级、市级及各区县有关部门相关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及时检测并捕获感知危险风险的来源,为科学决策、及时响应提供科技支撑。四是积极培育城市韧性素养。加强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商丘、开封、洛阳等城市建立安全文化主题广场,以卡通形象警示、案例图文警醒、游乐安全警劝等形式,发展韧性文化,引导市民积极主动参与韧性城市建设,提升全民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

  二、河南省韧性城市建设的薄弱环节

  韧性城市拥有良好的抗压、存续和适应能力,能够对各类风险进行预测、快速应对和自我修复。建设韧性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基础设施韧性、社会韧性、空间韧性、生态韧性、治理韧性等多方面,体现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多领域,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多环节。

  虽然我省在韧性城市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规划引领作用有待增强。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虽然我省有相关规划对韧性城市建设进行布局,但并未出台韧性城市建设相关专项规划,而北京、南京、济南等城市已经陆续出台了韧性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推动韧性城市建设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二是城市建设品质有待提高。我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较低、历史欠账较多。燃气普及率、建成区路网密度、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等指标均低于全国水平;排水管网混接、错接问题比较普遍,尤其是部分城市老城区排水管渠建设年代久远,管渠排水标准仅为0.5-1年暴雨重现期,排水能力不能满足极端天气排水需求。三是城市应急保障能力有待增强。安全理念未能系统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城市安全投入相对不足,安全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安全监管方式方法落后,应急救援体制机制不完善,应急人员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区域协作等方面衔接不畅,导致抢险救灾能力不足。四是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程度不高。与先进地区相比,我省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标准、手段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城市致灾因子、承灾体等关键减灾防灾信息数据,统计来源不同、截取时间不一、处理标准各异,制约了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高效运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市应急效率低下。以上是我省韧性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韧性城市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系统稳步推进。

  三、加快河南省韧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新发展阶段,为了更好推进我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需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把全生命周期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把韧性城市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之中,塑造更加安全的城市环境,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一是积极开展城市体检,及时发现“城市病灶”。城市体检是对城市人居环境状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成效进行定期分析、评估、监测和反馈,能够实现由事后发现、检查和处理问题向事前监测、预警和防范问题的转变。加快我省韧性城市建设,需要完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建立城市、城区、街道和社区多维度推进的体检模式,采用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三位一体的体检方式,打破政府既是风险评估“运动员”又是风险处置“裁判员”的尴尬身份,提高城市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完善城市体检过程中的安全韧性指标部分,在借鉴现行城市体检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省城市发展实际和特点,设置地方特色指标,重点关注城市生命线工程和重点行业相关指标,准确把握我省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监测城市风险动态变化,推动城市减灾防灾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与管控转变,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二是建立韧性制度体系,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将韧性理念融入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中,及时修订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中有关灾害防治、安全发展、应急管理等韧性相关内容。编制韧性城市省级专项规划,构建韧性城市标准体系,制定韧性城市评价标准,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制定韧性建设标准,将韧性策略、韧性措施、韧性项目落实到城市建设中。完善韧性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强化城市韧性提升在各项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刚性约束,抓住城市更新时机,积极开展韧性工程、韧性社区等试点工程,持续提升城市韧性。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因地制宜、简化实化应急预案,强化预案的定期评估、应急演练和动态更新机制,及时固化应急处置经验,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战性。

  三是提升城市应急救灾能力。提升城市生命线工程保障能力,加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应急电源、热源调度和热、电、气联调联供机制,推行分布式、模块化、小型化、并联式城市生命线系统新模式。提升城市防汛排涝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畅通城市排水系统与外部河湖通道,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消除管网空白区,高标准新建排水管网,推进城市积水点综合治理,消除城市建成区易涝积水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安全,识别划定城市各类灾害风险区,预留弹性空间作为临时疏散、隔离防护和防灾避难空间,统筹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和建设。增强城市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优化应急物资品种、规模、结构和布局,实现应急物资调度一体化。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统筹调配使用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第一响应人”的作用。

  四是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实现联合共建。城市面临的风险日益多元复杂,仅依靠政府力量难以完全化解风险。韧性城市建设应当整合资源,形成全社会协同治理合力,形成广空间、多主体、全流程的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积极培育城市社会韧性,开展社会公众应急基础素养培训,加强公众主动参加应急演练和灾害情景体验的政策措施;完善社会救助和风险分担机制,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充分发挥保险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自愿参与应急救助活动,构建多层次灾害风险分担机制;提高社会动员和秩序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应急工作中的作用,完善基层应急动员、响应和服务网络;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强化舆情监测,加快甄别虚假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化解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纠纷。

  【作者:温佳楠,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 本文系河南科技智库调研课题《河南省韧性城市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NKJZK-2023-33B)和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城市韧性发展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2400410250)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