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黎明:发扬调查研究优良传统,助力现代化河南建设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4-11 14:43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我党历来重视调查统计工作,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1930年5月,毛泽东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就成立了完善的统计调查机构,制定了规范的统计调查制度,并利用典型调查、普查等多种方法广泛开展军事、人口、财政、工商业等各类调查研究,为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党在河南进行调查研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时期,边区首府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单拐村,当时的边区政府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盛行,各级党政机关、军事部门、群团组织的调查统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调查研究机构:边区政府为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命令建立调查机构,指定一人负责调查研究工作,整理研究有关政策法令的调査统计材料,深入了解情况,以便把握政策。除系统的调查研究外,还要进行重要问题的直接调查研究。除边区政府外,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也设有机构或专人负责关于军区武器的调查、调整、补充、报修等事项;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晋冀鲁豫边区分会设置有调查处,负责调查、统计、报道等项目。

  调查研究制度:当时中共晋冀豫区党委发出关于调查研究工作的指示,提出调查的重点是土地问题,负担问题,生产贸易和金融问题,人民的思想问题,各种帮、会、道、教问题,国民问题,敌人政策和敌占区社会等问题,确定在全区选择一百个不同类型的共产党支部进行调查。指示强调深入到群众中去,用开调查会、派调查团、进行个别谈话、动员各系统各部门开展专题调查、配合中心工作进行调查、建立经常性收集整理统计数字的制度等方式,深入扎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方法: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早期进行的各类调查统计工作主要采用典型调查并对总体进行估计的方法。如1943年7月《冀鲁豫行署关于土地调查的通知》对土地调查方法进行了相应部署:一、以区为单位选择几个在地质好坏、亩产不等可以作为全区一般代表的典型样本,进行深入与具体的调查。依据调查结果,估算出该区县所有类似地质、产量的耕地总数,由此推算出各区县所有粮食总产量及平均亩产。二、选择典型村庄样本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在区进行村级工作的示范村,必须列入典型村之一。(二)该村地质、产量在全区内具有普遍代表性。(三)群众工作基础较好者。又如1944年边区政府调查研究室对7个典型村进行调查,并作出《太行区1944年国民经济初步调查研究》报告。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统计机构健全、政局稳定,开始尝试进行普查。如1949年1月冀鲁豫边区行署发出《关于调查全区工商业的训令》,决定对工商业普遍进行一次调查,2月底即完成普查工作并发布普查数据。

  开展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工作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诸多领导干部曾积极深入基层开展统计调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调查研究成果,为当时工作开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资料。

  邓小平带队开展的减租减息调查。合理负担与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内实行的新民主主义的重要经济政策。1945年1月23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冀鲁豫根据地工作给北方局的指示》:“最近冀鲁豫根据地有极大发展,人口将近二千万,超过太行、太岳数倍,为敌后最大根据地,但减租减息大半尚未实行,各种政策尚未完全正轨,根据地的群众基础尚不巩固,而黄敬又因病离职。为此,中央特向你们提议,北方局即时进至冀鲁豫根据地工作,并从太行、太岳抽调一批减租减息有经验、群众作风又好的干部到冀鲁豫,普遍发动冀鲁豫群众进行彻底的减租减息,求得根据地进一步的巩固。在有数千万人口的根据地,中央土地政策应利用目前有利时机认真贯彻。北方局必须亲自负责到平原去工作至少半年至一年,协助分局完成这一伟大任务......”1945年3月,邓小平率领北方局十余名干部,到达中共冀鲁豫中央分局机关驻地豫北清丰县单拐村。邓小平不顾连日长途跋涉的疲劳,与分局领导同志一起研究在新老根据地普遍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减息工作的问题。他强调,抓住了减租减息这个环节,就可以使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邓小平将随行的北方局干部分为三个组,分赴河南老区濮阳滑县和新区的濮县开展深入的社会调查,了解群众工作情况。

  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邓小平提出了发展减租减息运动的正确政策和方法。6月6日,他在冀鲁豫分局召开的群众工作会议上作重要报告(“六六会议”),指出:冀鲁豫边区减租减息群众运动中,由于干部执行了中央的正确政策,树立了群众观念,信任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群众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伤害中农等偏向。他强调,在减租减息运动中仍应以发动群众为中心,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正确执行党的各项政策,恰当地解决一些悬案,切实团结中农,大量吸收他们参加农会,巩固群众的既得利益。邓小平的报告推动了冀鲁豫平原地区减租减息群众运动的开展,在关键时刻保证了边区民主民生运动的健康发展。通过减租减息,根据地中各阶级的土地占有关系和经济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主的户数和占有土地的比例有所减少;贫雇农的户数有所减少,每户平均占有土地的比例有所增加,经济地位显著上升,其中一部分上升为中农;中农的户数和所占有土地的比例有显著增长。据对太行山区12个县15个村的调查,减租减息后,地主所占户数比例由此前的2.75%下降为2.02%,所占土地比例由23.04%下降为8.97%,每户平均土地由98.64亩下降为42.28亩。贫农所占户数比例由48.95%下降为42.12%,所占土地比例由18.98%上升为20.5%,每户平均占地由4.57亩变为4.69亩。同时,通过减租减息,地租率明显下降。林县、辉县、汲县的302个村,租率由原来的50%-60%,降为15%-40%。减租减息政策的贯彻执行,适当地调节了根据地内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团结了各个阶级、阶层。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此时大兴调查研究正当其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调查研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实践出真知,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认知,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而调查研究就是检验和鉴定的过程。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想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需要继续练好这项基本功,确保伟大事业在起步阶段就打好底、铺好路。调查研究是走好群众路线的题中之义。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才能获得正确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展工作才能切实服务人民。调查研究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举。从方案中列出的12项调研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此次要求大兴调查研究着眼谋划实施、推动落实全过程,发掘推广优质典型案例,前瞻性研究难题、提出对策,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通过调查研究聚焦问题,早发现、早研究、早解决,才能不断克服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各类困难和难题。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历史和现实格外昭示: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不能丢。在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开局之年,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的河南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河南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练好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全省上下凝聚起大兴调查研究的共识,针对本省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使调查研究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方法,助力河南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作者:董黎明,单位:河南省社科院)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