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绍生:“天下为公”的历史嬗变与当代实践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4-17 13:09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和河南广播电台联合摄制的短视频《二十大报告经典成语》甫一推出,立刻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短短时间内微博阅读量已经超过1.2亿人次,其火热程度超出了预期,更使许多网红短视频无法望其项背。《二十大报告经典成语》短视频之所以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关注和共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形象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二十大报告中集中使用的十个经典成语的用典出处、基本意义、发展脉络、当代实践,主题鲜明突出,语言简明扼要,画面清晰可感,音乐入情入景,场景鲜活灵动。《天下为公》作为这组短视频的第一集,非常鲜明地体现出这些特点和元素,其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意义值得进一步分析探讨。

  “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孔子家语》记载的孔子与弟子言偃(即子游)的一段对话,揭示了孔子讲这段话的文化背景——孔子担任鲁国司寇的时候,参与腊祭。送走客人之后,他和弟子言偃走上城楼,望着远方说:“大道得以施行的尧舜时代,和夏商周三代精英当政的时代,我都没有赶得上。”他接着说:“大道施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拔贤者,举荐有才能的人。人们讲究诚信,谋求和睦。”

  孔子提出的天下为公,反映出孔子的天下观、国家观和公私观。先秦诸子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天下观,但与孔子所说的天下为公皆相去甚远。比较接近孔子天下为公理念的是曾任秦国丞相的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提出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是对自夏商周以来世袭制家天下的一种否定,是对大道之行的尧舜时代的呼唤。“天下之天下”意为天下人之天下,与天下为公的内涵基本一致。秦汉时期是中国社会世袭制和中央集权制的定型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虽然在汉代上升为统治思想,但这一时期的思想者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有意无意地遮蔽了孔子提倡的天下为公理念的本义。人们强调的是天子的权威,是帝王的家天下,是王者修道行义而天下归之。东汉历史学家荀悦提出了“天下国家一体也,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民为手足”之说,为传统的家国天下奠定了理论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为公经常被人们提起。汉献帝的禅位诏书直接引用《礼记》的话:“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到了南朝宋武帝刘裕,天下为公的意思就开始变样了:“夫树君宰世,天下为公。”意思是设立天子统治天下,是为了公平地对待天下所有的人。北周宣帝宇文赟宣称“天下为公,盖不避于内举”,意思是既然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天下人,那么举贤就可以不回避自己的亲属。真正回归天下为公本义的,是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六韬》。该书假借周文王师姜望之名,实则最早出现于南朝梁。它两次使用了《吕氏春秋》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这句话,使天下为公回归其基本内涵。

  唐宋以后是天下为公理念的嬗变期。唐太宗李世民说:“天下为公,无私于一物。”意思是要公平地对待天下的每一个人,不能有所偏私。唐代学者孔颖达这样解释天下为公:“天下为公,谓天子位也。为公,谓揖让而授圣德,不私传子孙,即废朱均而用舜禹是也。”把天下为公解释是为天子之位,看似牵强,实则是对商鞅“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之说的继承和发展。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其《封建论》中提出了“公天下”之说,认为“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意思是秦始皇废除封建制之后,天下名义上属于公家(国家),实际上则是帝王的家天下。北宋思想家石介认为,百姓是天下之根本,天下为公就是要为百姓服务。清初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对传统的天下为公理念有新的阐述。近代以来,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在天下为公理念的基础上探讨大同之道和大同社会,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天下为公思想。从唐太宗李世民变天下为公为公平对待天下人,到唐代学者孔颖达的天下为公指天子之位,从北宋思想家石介的天下为公就是把百姓作为天下的根本,到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对天下为公的进一步阐释,从康有为的《大同书》到孙中山的“大同世界”,所有这一切都深刻地表明:天下为公的理念始终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也始终在不断地继承和创新之中。

  天下为公真正地从理念到实践,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开始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创造性地把共产主义理想和天下为公理念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率领广大人民群众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天下为公的当代实践在党的十八大以后进入新的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天下为公也进入新的实践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风和廉政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话题时,多次使用“天下为公”,赋予天下为公新的时代意义。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既是对“天下为公”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基于对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准确把握,表现出大国领袖鲜明的天下情怀。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需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中国秉持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推进平等相待、互商互谅伙伴关系的建设,推进公道正义、共建共享安全格局的营建,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利用贯穿亚欧非大陆的陆上国际大通道和海上重点港口节点,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深度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政治互信,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中国着重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共建共享,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交流互鉴,坚持绿色低碳。中国大力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中国与18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14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努力实现世界各国共赢共享发展。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世界乃世界人民之世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中国不断创新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践行天下为公的实践,必将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的思想智慧,形成更多可资借鉴的方案,创造更多惠及人类的成果。

  【作者:卫绍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河南省文史馆馆员。本文为《天下为公的历史脉络与时代呈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2022DWT016】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