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以劳动精神推进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创新与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逢“五一”都发表了关于劳动的重要讲话。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蕴藏了“以劳为本”“全面发展”“劳动本色”“崇尚劳动”的丰富内涵。总结归纳、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新型劳动者群体的发展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劳模代表座谈会上说,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提出了“努力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的要求。2014年他在乌鲁木齐接见劳模代表时说:“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肌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共产党人发扬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四风’的重要保障。”他在2015年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将“劳动”与“创造”相提并论,提出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要求。他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倡导“劳动教育”。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要求,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2021年“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回信说,“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弘扬劳动精神。2022年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这是我党在新的时代对马克思理论解读的新高度,其要义在于“以劳为本”,管控并矫正资本扩张的盲目与异己力量,消除劳动异化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各种弊端。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表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二、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与当代价值
我们应在当代继承、发展、创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思想,这是因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入口,《资本论》写作的前三章都是围绕劳动价值论展开论述的,不理解劳动价值论就读不懂马克思主义理论。
劳动价值论不仅是收入分配的理论,更是人的发展的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是“自由生命的表现”,是“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些论述为当代劳动价值论的创新提供了思想资源。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面劳动”“新型劳动”“创造劳动”以及“劳动者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不仅引领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方向,也为当前深化改革指明了路径,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要社会还没有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它就绝不可能达到均衡”。
劳动价值论曾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试金石”,也理应成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这在劳动价值论中有着集中体现。首先,劳动价值论以“劳动—商品—价值—资本”的概念构造了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揭示了资本运动的客观规律,证实了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其次,劳动价值论展示了“人的本质力量”,也即普通劳动者的“主体性”和“创造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主体特征。最后,劳动价值论必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容,因而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脉相承,同时也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中国化提供了方向指引。
三、推动当代劳动价值论的创新与发展
从现实层面看,“劳动”始终是时代的焦点话题。“五四运动”时期“劳工神圣”理念,新中国成立前夜的“五一口号”,新中国成立初期“勤劳致富”的社会风尚,改革开放初期“体脑倒挂”的争论,莫不如是。
当前网络上“996”工作制又成为焦点话题,其背后反映了“谋生劳动时间”与“自由发展时间”的冲突,暴露了劳动者发展权益的短板。围绕劳动权益,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政策文件不断出台:2015年《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提出了“和谐劳动”的理念,2017年《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产业工人的劳动群体是我国“当代发展的主体力量”“财富创造的中坚力量”和“创新驱动的骨干力量”,2018年底对《劳动法》进行修订并加强了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2019年《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劳动者提供了更为灵活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彻底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论述精神等。
作为劳动大国,我们理应在新的时期恢复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地位,重拾劳动价值论的伦理与哲学价值。我国人民崇尚劳动、艰苦奋斗的传统为当代发展劳动价值论提供了“文化自信”;我国出台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劳动政策则为之提供了“制度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地位的确立为之提供了“理论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更是为之提供了方向指引和“道路自信”。
综上所述,在党的二十大“劳动精神”引领下,我们要推动当代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发展,这不仅契合我国劳动者群体和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也为我国劳动者的素质提升、为中国制造的质量提升、为中国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提升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作者:徐可,商丘师范学院豫鲁苏皖接合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后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委托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与世界意义》2022DWT006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