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深刻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走向
一、世界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人类近现代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城镇化的历史,也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历史。概括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化历程,呈现出两种明显不同的风格。一种是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的城镇化,主要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带来的,起始于工业化,随后才不断进入城镇化和现代化。这个过程虽然发展迅速,但毕竟还是有序推进的,从而奠定了现代西方文明发展的基础,也基本塑造了现代世界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大致与科技中心的形成同步或者一致。简单看,近现代科学技术中心的迁移路线是沿着“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这一路线转移的[1],目前正在向亚太转移,中国很可能成为这一新的中心。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日,就是这一中心重新确立之时。到那时,中国必将再次引领世界,完成构建人类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回顾中国的城镇化历程,与欧美的城镇化迥然不同,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正像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斯提格利茨所言,21世纪世界上发生了两件最伟大的事件,一是美国的科技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2]。无论是城镇化的规模,还是广度和深度,中国正在展开的城镇化运动都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因此,中国只能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任何其他国家的经验都只能有所借鉴,但绝不能模仿。
总结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两个时期:旧的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旧的城镇化主要是以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城镇空间和要素的扩张上,这是一种数量型的增长。由于这种城镇化存在种种弊端,后来又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从而使中国的城镇化运动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基本稳定在80%的均值水平,中国的城镇化率也达到了64.72%。相比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城镇化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未来的城镇化再也不能走旧的城镇化道路,必须进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高质量发展也必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题。
当前,中国城市(镇)化发展已经进入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后半场,需要从大国向强国迈进,城市的发展也将向更高的质量迈进,特别是要承担起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历史重任[3](黄锟,2020)。因此,这场新型的城镇化将极具挑战和创新。特别是在河南这样一个人口大省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超越发展,任务更加艰巨。
二、关于城镇化运动的反思
城市作为“以非农活动为主体,人口、经济、政治、文化高度集聚的社会物质系统”,在奴隶社会就已经产生[4],其基础是通过神庙和宫廷之手发展起来的古代工业[5]。城镇化是人类发展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运动,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城镇作为古代各种非农因素作用的结果,其数量和规模的增长都非常缓慢,并未出现城镇化趋势,只是在近代,才出现了城市数量、大城市数量、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即城镇化趋势。马克思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曾以英国为例注意到这一现象:“19世纪初,在英国除伦敦外再没有一个1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五个城市超过5万人。而现在,超过5万人的城市已有28个。”[6]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有了更迅速的提高,城镇作为人类经济社会的核心载体,具有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维度,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反映了近现代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全方位变迁,近现代城市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交通运输、社会文化活动和信息中心,通过集聚、整合、过滤、扩散、辐射等功能,对配置资源、提高效率、满足需求、实施管理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大量的人口(主要是农民)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并受雇于资本,促成了人口的空间集中[7]。因此,城镇化运动的宏观表现在于农村土地不断地变成城市土地,农民不断地变成市民,农业不断地变成工业的持续过程。实际上是工业化、城镇化与现代化次序进行或者叠加进行的复杂过程。欧美国家的城镇化是次序进行的,而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主要是叠加进行的。不管实际的城镇化过程如何进展,这里始终涉及一个基本的问题:人类为什么要进行城镇化?而且还要追问:这个城镇化过程真的是不可逆的吗?
对于城镇化运动的反思,就从这两个问题开始。
考察人类全部的城镇化运动的过程,基本可以理解,这是一种从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的转变,也是从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农业文明以土地为基本要素,以农业生产为基础。而工业文明主要是建立在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两种不同形态的文明的基本对立,主要是基于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区别之上。正像马克思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文明的基本形态。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至今几百年的人类发展史充分证明了工业社会具有高于农业社会的效率,从而引发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正是因为以科学技术推动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成为主导的文明形态,从而引发了世界级的城镇化运动。先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提前步入城镇化,后来是其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启赶超模式,先后步入城镇化过程。其中当以中国的城镇化运动更为举世瞩目。由于城镇化运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几乎使人们坚定了一个信念:人类的未来就是不断地推动城镇化的过程,最终用城市文明来取代乡村文明。特别是在中国官方关于城市化运动的表述当中,更是坚定了这一方向。
然而,城镇化一定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吗?这里需要提及几个关键的历史事实。第一个是雷切尔·卡逊女士在1962年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深刻表达了对于工业文明的担忧,引发了一场持久的环保主义运动[8]。与此相近和相关的还有诞生在欧洲的大地深层伦理学派,他们从伦理的高度强调了各种自然因子的重要地位,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态系统的重要反思。
第二个事件是1987年布伦特南夫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9],迅速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特别是中国政府更是这一理论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践行者。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反思人类的工业化过程和城镇化运动,人类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很多方面都将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人类的发展必须转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来。这也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提出的重要历史背景。
第三个需要提到的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想[10]。虽然这一理想没有在人类历史上得到真正实现,但是却对人类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提出的城市有机疏散理论,以及城市组团理论等多多少少还是吸收了一些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理想。人类的努力是想在城市中创造和保留乡村的田园风光,或者是努力把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避免单纯的城镇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文明所代表的也并不一定是落后的文明,它只是与城市文明相异的一种异质文明。正因为相异,才表现出了特别的吸引力。因此,城市文明的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彻底地消除乡村文明,相反要不断地吸收乡村文明进入城市文明的总体形态中。
第四个需要提到的现象就是逆城市化[11,12]。在城镇化运动的过程中,人流滚滚涌向城市,这是一个主流的运动过程。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相反的运动过程,还有少量的人群不断地从城市返回乡村。这些人群是厌倦了城市文明,想要逃到乡村去取得某些安慰。然而,农村真的能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安慰吗?答案恐怕是令人怀疑的。中国目前正在大力开展的乡村振兴运动的前提是,农村处于相对凋敝的状态,文明相对落后。所以,想要在这样的农村生活下去并不容易。这种逆城镇化的潮流,只是表达了人们对单一城市文明形态的厌倦,渴望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也就是说,文明需要多样化。
第五个要提到的事情,当然是正在发生的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人工智能引领的信息革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当前ChatGPT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新事物的出现有可能会引发一些智力劳动者下岗。随着多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原本的城乡对立将逐渐弱化,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也将逐步走向融合,未来的城市当中,不断涌现着乡村的气息,而乡村中也不断地融入一些城市化的元素。在这种情景之下,城乡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将大大地缩小。
第六个要提到的事情,就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基本稳定在80%左右这一数据上。城镇化的水平为什么没有再进一步提高呢?是城镇化的发展缺少动力吗?其实不是。当人类社会不断走向城镇化的时候,就会不断地出现所谓边际递减的效应。相应地,乡村形态的文明就会变得越来越稀缺,对人类的吸引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当人类离开大自然越来越远的时候,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将变得越来越虚弱。总有一天,人类会认识到大自然依然是人类的母亲,依然是人类创造精神不竭的源泉。回归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将是人类未来的必然选择。而与自然密切融合的乡村文明,必定还有它的存在价值。
综合以上的论述,未来的城镇化还会继续发展。但是,城市文明不能抛开乡村文明单独运动和发展,两种文明必须互相借鉴,走向高度的融合。中国提出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可以看作是这种融合的初步阶段,未来还有更加广大的发展空间。
三、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
鉴于旧的城镇化主要是进行量的扩张,发展的水平不高,存在的问题很多,于是在2003年有学者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其间经历了“新四化”、“新五化”的阶段,终于在2013年提出人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的论断[14]。这种新思路的提出,基于以下几个主要的理由:
首先是基于发展理念和理论的变化。中央逐步认识到只有科学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并逐步放弃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走向了顶层设计。在这个转变的过程当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实施,生态主义的思想也日益深入人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不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系统化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渐占了上风。以此反观旧的城镇化运动,就有很多地方需要加以改进。特别是在城市的发展上,再也不能拼资源、拼消耗,必须走向更有质量的发展道路。这就是“新四化”协调发展的道路。
其次,在我们改革开放40多年之后,也开始集中反思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归结为一句话,还是要为人民服务。具体地展开讲是要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改革是为了人民,改革的过程要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人民始终是我们一切事业的核心,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由此反观,在旧的城镇化运动中,我们恰恰忽略了人民的感受。一方面是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人民的真切的获得感并不强。某种程度上说,人民并没有从改革中获得更多的好处。特别是劳动在国民收入中第一次分配的比例不断下降,这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原本设计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后富,然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设想也没有很好实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当然会让人质疑改革的目的性和正义性。因此,我们必须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人民身上,切实保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些新的要求,必然需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运动。其基本理由如下:
(1)中国毕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依然占据一个很大的比重,农业依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的重要地位。特别是中央提出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这就必然要求我们重视土地和农业问题。因此,“三农”问题依然是中央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城乡一体化的大型战略之下,统筹城乡的发展,统筹运用好土地的布局,特别是坚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底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城市的发展再也不能无序扩张,城市的发展也要从盲目的“摊大饼”模式转变到精耕细作的方式上来。这种转变也需要实施新型的城镇化模式。
(2)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科技发展,已经把智慧城市推向了前台。各种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彻底改变城市的面貌和结构,从而使城市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必然要抛弃旧的城市发展的理念和做法,去探索新型的城市发展道路。因此,走向新型城镇化已必不可免。
(3)在国际贸易争端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双循环的战略。这种战略的提出,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国内的生产力布局,建立起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体系。过去,国内的很多城市目光向外,彼此之间都是竞争关系。现在目光内敛,彼此之间要加强合作。这种视角的转换,让城市之间从竞争的关系转向了更多的合作关系,也可以说是竞合关系。正是考虑到这种关系的变化,中央提出要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15],其中也必然涉及城乡土地的统一市场建设。这对于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必然迫使我们走向新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4)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共产党人依然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党曾经对人民承诺过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我们国家已经摆脱贫困的束缚之后就要兑现这一诺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是一套人类解放的理论,共产党人的追求就是要不断地消灭剥削、消灭压迫、消灭阶级,建立人类大同的世界。近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工作。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又成为主角,以人为本的理念又一次得到高度关注。城镇化运动不能忽略人民、摆脱人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走新型的城镇化道路。
综上所述,结合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都必须走新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必须实施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方式,让城市成为人民的城市,建设城市要紧紧地依靠人民,城市建设的成果也要更多地由人民共享。
四、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新理解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全新的提法,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本文认为,这种“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能源。人类目前非常倚重的化石能源面临着枯竭的危机,而且面临着碳减排的沉重压力。因此,我们必须寻找新能源,建设新城市。新能源的应用比例会构成一个新型城市的重要物质基础。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新能源,特别是以氢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已经崭露头角,能否抓住新经济的机遇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新型的城市必然拥有新型的能源基础,这也是建设新文明的重要物质基础。
(2)新基建。随着整个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旧的基建活动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将是以5G、6G技术为代表的新基建。这种新基建活动将重新打造国民经济的新基础。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量子通信等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基建将要全新打造新的城市骨架,形成全新的人类生活空间,这个空间具有典型的虚拟化特征,并以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为主要的形象载体。
(3)新产业。产业的不断升级换代是国民经济保持活力的根本。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体现了一个城市在未来的经济活力。纯粹的人口、土地扩张形成的城镇化已经没有了前景,也没有意义。要让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必须有产业繁荣,而且主要是指向新产业才有发展活力。
(4)新市民。一切物的要素最终都要为人所利用才能发挥其作用。一个城市的真正生命力其实就在城市的市民身上。他们是否成为城市真正的主人,以及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最终决定了城市的命运。这种新市民阶层所占的比重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新内容的主要部分。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农民的市民化,进而是市民的现代化。
(5)新精神。这里是指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最为内在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全体市民共同创造、共同认可、共同栖息的精神家园。一个城市是否具有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发展到什么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格。所谓的新城市必须具有这种新的精神内涵。
(6)新形象。以上种种的新内涵最终会通过城市的新形象表现出来。城市形象是最为直接和外在的表现,就像一个人的仪表谈吐一样,是城市内在要素的综合表现。
在以上的几种新的含义中,以人为核心,并把这些不同的新内涵融汇在一起,灌注到城市的形象之中,表现在市民的举止活动中,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当然,也可以构建城市活力的概念模型,全面评价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活力。
五、关于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镇)转移,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农村城镇化也就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由于历史条件和具体的禀赋不同,每个城市(镇)都有自己特殊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从而出现了各种不同理论、特色鲜明的研究学派。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田园城市理论(E.霍华德,《明日的花园城市》)、注重分工的卫星城镇模式、灰色区域理论、分享空间理论、智慧城市等。国内也形成了城市发展的地理学派、经济学派、环境学派、生态学派等不同的流派。
这些不同的理论和流派各有所长。但大多数理论都是在西方社会的背景上诞生的,对于史无前例的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未必合适。为此,我们要坚持中国气派和中国主张,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这个道路的核心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道路,从而构建新型的城市命运共同体,实现城市化的联动发展。
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和社会有机体发展理论。以此为基础,探讨城市系统演变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
1.关于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借鉴和创新
每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的经验,会成为人类的共同知识。然而这种知识的普适性总有局限性,需要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认真分析,绝不能盲目地照抄照搬。特别是在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各个地方要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为此,要创造大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允许各地进行独特的探索,也要允许失败。没有政治上的开明和对创新失败的宽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肯定走不通。在此,要充分地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发掘隐藏在民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走到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舞台的前台。否则,只有政府的积极性,新型的城镇化道路走不通,更走不远。
2.充分发挥好两个积极性
中国已经基本摆脱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进入了顶层设计阶段。中国的各级政府已经展开了各种积极的姿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相比之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作为新型城镇化主角的农民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他们在“被城镇化”。因此,要把中央的顶层设计和部署一步步地向下延伸,直到具体的每一个农民。特别是要让农民真正地理解新型城镇化的伟大部署和战略意义,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型城镇化的洪流之中,这样才能创造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波澜壮阔的城镇化历史。即使那些没有进城的农民,他们也在推动城镇化。只有充分发挥好两个积极性,才能让新的城镇化行稳致远。
3.城市发展的质量最终体现在城市活力上
关于活力的理解不尽相同。本研究形成的初步理解是,新型城镇的发展要充满活力。具体体现在:城市的国际化和社会化参与程度高;城市市民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城市环境优美和谐,城市形象富有吸引力;吸引外来人口较多,城市交往具有外向性。这种种方面的特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但归结为一句话,新型城镇化必然让城市充满活力。
4.重点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以县域城镇为核心的就地城市化
古人讲“郡县治,天下安”,县级政权是中国政治版图中最重要的一个层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偏于宏观,而乡镇两级又缺乏必要的权限,县级政府是相对独立完整的治理机构,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紧紧抓住这样一个枢纽,进行扩权强县改革,积极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以县级城镇为核心的就地城镇化,这是中国和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领域。
5.新型的城镇化已经走向了联动发展和辐射带动的新阶段
国家的竞争主要依托城市进行,城市之间的竞争也主要依托城市圈完成。因此,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很快,城市之间协同进化的现象更加明显。以大湾区、长三角、环渤海为代表的城市群发展可圈可点。其中的龙头城市、中心城市起着重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由此形成了积极配套、协同发展的格局。相比之下,中原城市群发展相对不足,作为核心的郑州市首位度较低,所能发挥的核心作用相对弱小。因此,河南省委关于河南地区城市发展的“一主两副”的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通过城市间的合作创造协同发展的新局面,最终形成多中心联动发展的格局。
6.关于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河南曾提出科教兴省的战略。教育对人的改变是长期的,也是彻底的。在坚持传统的“三下乡”等比较有效的做法的基础之上,还要积极探索教育农民、培训农民的长效体制和机制。特别是要利用好互联网、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新型平台,加快消除存在于农民农村中的各种信息的孤岛,把农民积极地融入到城乡一体化的洪流之中,让他们不断地接受现代化的洗礼,使他们成为新农民,进一步降低以后成为新市民的难度,这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前置战略。
六、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向
未来城市的发展扑朔迷离,很难准确预测。但在面临百年大变局的格局下,有几个基本趋势还是明显的:
1。城市的现代化。要把新型城镇化纳入现代化范畴之下来理解,更重要的是完成城市的现代化,核心是完成城市文化和文明的更新。这个过程早已经开启,但仍未结束。中国城市未来的重要任务其实是实现现代化,最终建立起城市的现代文明。这方面的文献比较多,不再细述。
2.城市的智慧化。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城市发展如火如荼,从一般的信息化进展到数字化、智能化,再到智慧化,可以说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正处在一个全面智慧化的新时代,新型智慧城市已经呼之欲出[16]。
3.城市的全球化。尽管现在出现了全球化的逆流,但毕竟是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在美国逐步放弃全球化的领导权之后,中国必将接过全球化的大旗,继续推进以中国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运动,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更大格局下完成,从而彻底改变世界的面貌。
4.城市的人本化。无论城市如何发展,毕竟还是为了人民。权力不管来自何处,毕竟还要受到人民的监督。城镇化这样大型的活动,无法摆脱人民而独立运动,毕竟历史还是人民创造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的这个规律必须坚守,人民毕竟要回到历史舞台的中央,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必然在上述的基本框架下运动,借助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不断实现城市的市民化、社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最终建立起适应全球化格局的新型城市文明。这是一种融合了乡村文明的新文明,也是走向世界的新文明,成为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
【作者:雷雨 刘慧 高尚尉 单位:郑州大学 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题项目初步研究部分成果,专题名称:河南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专题号:2022ZT30】
参考文献:
[1]潘教峰,刘益东*,陈光华,张秋菊.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钻石模型-基于经济繁荣、思想解放、教育兴盛、政府支持、科技革命的历史分析与前瞻[J].战略与决策研究,2019 年,34(1):10-19.
[2]唐葵.在城市化进程中淘金创业家[J].2010,(1):P72-731674-4497.
[3]黄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使命、新内涵、新要求[J].人民论坛,2020 12月上,P56-59 1004-3381.
[4]刘国光.中外城市知识辞典[M].北京:中国城市经济出版社,1991:2.
[5]迈克尔·郝得森,著.国际贸易与金融经济学国际经济中有关分化与趋同问题的理论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丁为民.城镇化、资本积累与资本空间运动[J].当代经济研究,2015(09):5-11+2+97.
[8]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20,208.
[9]黄晶,张贤,梁昱.布伦特兰:多重身份的不凡人生[J].世界环境,2020,186(05):61-63.
[10]宗仁.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对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借鉴[J].现代城市研究,2018,(2):P77-811009-6000.
[11]王兴周.乡村振兴背景下逆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J].江海学刊,2021,(3):P98-108,2551000-856x .
[12]霍露萍.国外逆城市化的研究[J].中国名城,2021,35(7):P17-241674-4144 .
[13]解安,林进龙.新型城镇化:十年总结与远景展望[J].河北学刊,2023,43(1):P115-1261003-7071.
[14]刘杰武.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历程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2),2013-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 .
[15]刘志彪.全国统一大市场[J].经济研究,2022,57(5):P13-220577-9154.
[16]蒋华雄,郑文升.“智慧”城市主义: 思想内涵、现实批判及其转型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P111-115.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