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创新发展论坛 | 王建国:河南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
编者按
4月22日,第九届中原创新发展论坛在黄河科技学院举办。本次论坛以“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内涵 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为主题,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河南落地生根为宗旨,10余位专家学者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献计献策。大河网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学术中原对此次论坛专家发言进行全文刊发。
以下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建国的发言《河南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
2023年2月12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河南省省级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上指出: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把我省人口规模优势、经济体量优势、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那么河南应该如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其着力点是什么呢?
一是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河南地处中原,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郑州是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在全国交通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全国的区位中心和交通枢纽,如果仅仅是为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车辆通行和物资流通提供通道和载体的话,对于我们来讲,这种优势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或者说是一种空洞的优势,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如何把这种区位交通优势变为胜势,关键在于把交通枢纽优势条件转为交通枢纽经济。为此,一要以郑州为中心,大力发展物流经济,打造全国生产要素的“强磁场”和物资“集散地”;二是充分利用河南的综合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交通偏好型产业,着力培育交通新模式、交通新业态、交通新产业、交通新经济;三是通过交通便利条件,引进资金、技术、项目、管理,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同时布局一批高端前沿产业,真正让河南这一交通“中心”变成物流“终点”和物流“始点”,让经过河南的物资“流量”成为留量;让经过河南的物流“车辆”成为拉河南货的“运量”;让交通枢纽成为枢纽生产力。
二是发挥农村市场空间大的优势,积极扩大内需。随着我国国际市场的收缩,加上长期的低水平投资导致的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扩大国内需求的任务很重。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市场空间大,农村消费需求潜力也大,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投入欠账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且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消费规模,也影响了消费升级。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要顺应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方面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水利、教育、医疗,以及文化、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弥补农村建设欠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短板,扩大农村投资消费需求,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新一轮乡村规划,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升级农民的家庭设施,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同时还要通过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家庭设施条件,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扩大农民家庭的生活消费规模,提升生活消费质量,拓展农村生活消费市场。
三是深入挖掘城镇化潜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河南是人口大省,城镇化水平偏低,2022年河南城镇化率57.1%,仍远远低于全国65.2%的平均水平,户籍城镇化率不到35%,大量城镇化人口处于“不完全城镇化”状态,被迫游离于“市民化”之外,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加入真正市民行列,这一部分人从事的是非农职业、身份却是农民;就业在城市、户籍却在乡村;挣钱在城市、消费则在乡村,导致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数量的不同步、不协调,不仅不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原因在于这部分城镇化人口在相当程度上不能享受与具有城镇户籍的城镇化人口同样的公共服务,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人民群众最关注最切身的领域不能公平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
这就要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条件下,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将“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一个正式的制度提出来,建立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明确按照常住地为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在内的全体常住居民提供公平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使城镇常住人口可以享受与具有户籍的城镇居民无差别的公共服务待遇,大幅减轻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成本与负担,使之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成为市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增添活力。
四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河南是经济大省,2022年经济总量61345亿,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但从产业发展水平看, “农”字当头,产业偏重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西部是能源原材料传统机械装备,东部“杀猪宰羊磨面榨油”,很显然,这样的产业体系是不可持续的,更不可以支撑高质量发展。
在新发展格局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该怎么办?首先,河南要下大功夫,切实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采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存量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高端元器件和先进软件的嵌入链;其次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升级原材料为元器件、为软件,纳入全国、全球产业链,成为其重要的一环;再次,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超前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使更多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落地。
同时,农业既要保粮食数量安全,更要通过转型升级保质量安全、保价值安全。服务业要围绕产业升级扩张生产性服务业,围绕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升级生活性服务业。
五是提升创新能力,强力推进产业、创新、资金、人才、政策“五链”融合发展。河南经济总量大,但产业结构度低,集中体现为高新产业占比低,根本原因在于创新能力弱、科技含量低,直接导致产业附加值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发展。
为此,要构建“五链融合”长效机制。一是政府—市场各司其职的联动调控机制,二是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功能协同互馈的迭代循环机制;三是产业技术短板导向—科学技术创新跟进的点嵌补短机制;四是未来高端产业前瞻谋划—科技创新布局的新产业全链条牵引机制;五是科技中介融通机制和资本市场催化机制;六是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政策、管理、服务、人才一体化高效匹配支撑保障机制。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