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创新发展论坛 | 武文超:推动河南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4-28 10:30

  编者按

  4月22日,第九届中原创新发展论坛在黄河科技学院举办。本次论坛以“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内涵 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为主题,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河南落地生根为宗旨,10余位专家学者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献计献策。大河网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学术中原对此次论坛专家发言进行全文刊发。

  以下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武文超的发言《推动河南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去年12月以来,我国疫情防控政策转向,2023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全力拼经济。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全国各地纷纷召开民营经济大会,都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作为推动经济恢复的主要举措。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中,民营经济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活跃市场、改善民生、创造财富、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宪法中对民营经济的相关表述发生了从“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转变,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修改,由“引导、监督和管理”到“鼓励、支持和引导”的变化,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从我们的印象来看,每次需要提振经济的时候,国家都会强调民营经济的作用,原因主要在于民营经济活力强、带动就业能力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不管是重大投资、转变经营策略,还是破产、裁员,不需要像国企一样经过层层审批,不需要过多考虑政治影响,同时,国企有其发展定位和使命,尤其是国家战略和国计民生领域的关键企业,不能随便改变经营战略。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历程中看,经济发展好的地方,普遍是民营经济发展好的地方,比如东南沿海省份,比如市级层面经济最活跃的深圳、苏州,比如百强县的前几名等等。

  河南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省60%以上的GDP和税收、提供了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创新主体,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无论是民营企业的数量、规模,还是龙头企业的发展层次,都有很明显的差距。江浙、广东私营工业企业数量都比河南多一倍以上,广东、浙江、江苏都是4万多家,河南只有1.7万多家。龙头企业方面,以上市公司数量为例,河南目前是80多家,这80多家里面还有不少大型省属国企,广东的上市公司有800多家,浙江有660多家,江苏有接近500家。从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看,截至2020年年底,我省拥有20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四川并列第11位,比第一名浙江省少263家,也低于中部六省中的湖南(231家)和安徽(229家)。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量前十名城市对比图来看,郑州排名第10位,共有63家,比第一名宁波(182家)少了119家,比深圳(169家)少了106家,存在较大差距。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1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我国入围企业共301家,拥有量前三的城市分别为北京91家,上海71家,深圳32家,我省仅有3家入围,分别为卫龙、蜜雪冰城、华兰生物。

  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我认为,首先是为民营经济营造公平、法治、宽松的发展环境,比如信贷支持方面,比如过去说的“吃拿卡要”还有没有?比如行政审批效率能不能再提高?比如加快落实负面清单制度,等等。因为民营经济活力强,最需要的就是发展环境。就像星星之火,有足够的环境,民营经济就会自发发展起来。因此,要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让民营企业同等享受政策支持、平等获得要素支撑、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第二,对民营经济的正确引导。这与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并不矛盾。一些民营企业由小做大、由大做强的过程中,需要人才、财税政策、金融等方面的一些培训、学习。另外,最近几年,省内比较有名的辅仁制药、豫金刚石、雏鹰农牧、宋河酒业等非常有名的民营企业的破产,一部分是经营环境问题,还有一部分是老板过度超前投资,甚至于挪用上市企业资金等。企业破产一方面对企业来讲是很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职工、对于整个产业链,都是比较大的损失。如果政府和企业家之间、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加强对于经济发展环境的沟通交流,是不是会好一些?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于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规范监管严一些,是不是好一些?比如防止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起码不至于拖累整个企业甚至是产业链。

  第三,围绕我省的战略产业、优势产业,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培育。企业好不好,关键在于能不能在行业内部领先,能不能有绝活。比如以前我们认为的傻大笨粗的机械、化工行业,如果创新升级做得好,都是国之重器。现在热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最关键的还是化工,这方面河南有很好的基础。现在消费升级背景下,食品行业的新空间也很大,还有现在我们新兴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都是构建双循环、突破卡脖子点的关键领域。一是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和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和成长帮扶机制,引导民营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二是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培训、交流、调研,以便于不断跟进前沿领域、跟进发展新趋势新商业模式、推动民营企业深度融入产业数字化等。

  第四,营造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通过民营企业座谈会、新闻发布会、“经济专家进千企、进基层”活动等形式,充分阐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信号,多渠道、广范围宣传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政策。切实加强产权保护,用实际行动体现政府依法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决心,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发挥涉政府产权纠纷治理长效机制作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占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资产行为,让民营企业、企业家吃上“稳心药”,一心一意做实业、做主业。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