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图腾” 从“中华第一龙”说起①:“多此一举”的一个意外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5-04 10:15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古至今,龙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崇高地位和无所不能的威力和能量。凌空腾飞的“龙”的形象,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早已得到世界的承认。然而,它的最初出现,却是远古时代人们图腾崇拜的产物。在远古,它是华夏联合部族的图腾;在今天,中华民族都以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而自豪。东汉语言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龙”字作出了这样的诠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文献记载,远古的华夏氏族在形成过程中,是以龙图腾为主的。因为,在采集和渔猎阶段,动物和野生植物,是支持人类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后来,对动植物的崇拜后来就发展成为抽象的图腾崇拜。在这个意义上,图腾,是一个民族认定的标志。龙,意味着原始人把蛇加以神化的超现实的想象。

  “多此一举”的一个意外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意识觉醒较早的一个民族。“十口为古”。文明社会之初,人类已经有了历史意识,并通过口耳相传而保持历史记忆。中华民族的总图腾是“龙”,古籍上多有记载,但物证在哪里的呢?那就是“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龙”是从河南濮阳一座6500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它说明,中华民族在形成初期,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今天,距今6500年前的蚌壳龙,以及红山文化中遗址发现的玉龙、陶寺遗址发现的漆绘盘龙等,都可远证远古时代龙图腾的存在。

  1987年对濮阳市来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濮阳市政府从安阳全部迁到濮阳。为了保障这个新建城市的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市政府决定在濮阳县城内的西南角——人称西水泊的地方开挖一个约1平方公里的蓄水池,以引进黄河水供应城市。按照规定,市文化局先行到位,进行探方发掘。该工程由时任市文化局副局长的孙德萱负责。文物考古人员用洛阳铲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探挖,结果一无所获。

  就在考古人员准备撤离时,不甘心的孙德萱在规划的探方外又下了一次洛阳铲,就是这“多此一举”的一个意外,一个轰动全国的重大考古发现诞生了。恰好,这是1987年的年底,再过几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龙年—1988年。“中华第一龙”此时出土,似乎在刻意为龙年献上一份厚重的礼物。

  一个身材伟岸的男性尸骨旁,用贝壳摆塑着龙、虎和其他图案。按照中国四象之说,有四种动物分别指示四方,它们分别是:南朱雀、北玄武、东苍龙、西白虎。在一具尸骨旁,用贝壳来摆塑这些复杂的图案,仅仅是为了指示方位吗?神秘墓主身边藏龙卧虎,这位被龙虎簇拥着的人物,生前是做什么的,或者他是谁?此人死于何年何月?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