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菊萍:焦作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高质量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建设的首要任务。焦作是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工业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传统工业优势明显、新兴工业齐头并进、未来工业抢滩破局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一、焦作工业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位居全省第四。在2022年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情况通报中,焦作市入库项目数居全省第4位、项目投资额居全省第1位、项目投资完成率居全省第3位。近日,2023年河南省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下拨,焦作市共获得技改示范项目、“机器换人”示范项目、首台套重大装备奖励和保费补助、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各类奖励资金1.123亿元(占全省的10.23%),其中技改示范类项目获得资金8178万元,居全省第二位。
二是传统工业提质增效。2022年,499个重点工业转型升级项目、388个“四化改造”项目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9%、101.6%,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7.6%。11个项目入选省“绿色发展领跑计划项目”、获授信额度41.3亿元,均居河南省首位。科瑞森获评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蒙牛乳业、明仁药业等13家企业入选河南省绿色制造体系名单。
三是新兴工业发展壮大。培育“356”特色产业集群(高端装备、绿色食品、新材料3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铝工业、轻工纺织、能源工业5个500亿级产业集群,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5G6个100亿级产业集群)和“一城一都一基地”(中部新能源材料城、休闲健康食品之都、国家级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2022年新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4个百分点。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规上企业由2021年的14家增至39家、产值由140亿元增至300亿元。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获批河南省首批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动力电池等25个特色产业链入选河南省重点培育的特色优势产业链,16种锂电池主要材料实现本地化生产、占全部材料的66.7%。
四是未来工业加快布局。焦作市成立氢能产业联盟,举办河南省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对接会及氢燃料电池汽车装备展示会,建成投运撬装式加氢站2座,联合郑州等市成功创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城市群,启动河南理工大学未来储能技术学院建设。
五是工业创新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89家,全省排名第6;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614家,全省排名第7。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研发机构覆盖率分别为74%、65%,均完成省定目标。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55.4%,高于全省平均8.4%。
六是数字化转型加快。晋控天庆、宏达钢铁等6家企业获评河南省智能车间,强耐新材成功入选2022年河南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名单。明仁、金鑫恒拓等企业7个项目入选河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项目、居全省第3位。新增5G基站1885个,累计达到5486个,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千兆城市。
二、焦作工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业结构偏重。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名前10的行业中,六大高耗能工业有5个,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4.1%;全市26家用电大户(超1亿度)企业,用电量占全市工业用电量的74.1%,资源型、结构型矛盾仍然突出,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二是传统工业占比较高,产品附加值低。传统工业占比60.3%,高税负行业少,受经济波动冲击大,稳定性差,增长慢,制约工业税收乃至整体税收增长。
三是龙头企业较少,市场主体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龙佰集团、中原内配、多氟多等少数企业外,全市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制造业中小企业居多,缺乏领军型、龙头性、支柱性企业。在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河南入选11家,焦作仅有龙佰集团1家入选、位居421位。
四是科技创新发展优势不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偏低,企业研发投入不大,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简单复制仿造型企业多,具有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的企业少,不利于产品的迭代更新。
三、焦作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路径与对策
焦作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2023年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目标定为8%。焦作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重在补短板、锻长板,确保工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一)打造“一城一都一基地”优势产业。一是打造中部新能源材料城。以新能源牵引新材料、新材料支撑新能源,加快多氟多新能源年产20GWh锂离子电池、新开源年产10万吨NMP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锂、钠、氢三大主流电池和钒液流、光伏等新兴电池协调发展的“3+N”体系,力争工业集群营收突破500亿元。二是打造休闲健康食品之都。发挥四大怀药、小麦、玉米等产业优势,依托大咖、明仁、蒙牛、京华等企业,培育养生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饮料、调味品等高成长产业链,构建“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发展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三是打造国家级汽车零部件特色工业基地。支持中原内配、风神股份等企业发挥优势,健全协作配套体系,由汽车零部件向集成、总成方向发展。
(二)加快实施“2122”企业梯次培育“添翼计划”。以打造龙佰集团、多氟多2家超300亿元行业领军企业,中原内配、超威电源、蒙牛乳业等10家超100亿元龙头企业,江河纸业、广东兴发、中轴集团等20家超50亿元大企业为目标,集聚要素资源,加大政策支持,鼓励通过股权投资、杠杆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壮大企业规模,引导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同时,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抓大不放小,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在细分行业领域成长壮大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到2025年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左右,形成一批以链主企业为代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大企业群体。
(三)转型升级传统工业、培育壮大新兴工业、前瞻布局未来工业。传统工业存量大、带动就业多、经济拉动效应明显,推动矿山、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围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培育壮大新兴工业。加快万方精密年产200台精密数控机床、焦东生物医药产业园、沁阳再生金属绿色循环利用工业园区、孟州电子元器件和应用电子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在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前瞻布局未来工业。加快孟州氢燃料电堆核心零部件工业园建设,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创新研发。
(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数字经济是强劲动能。数字经济发展是时代大潮、全球趋势,未来没有哪个工业能够游离于数字经济之外。加快数字工业化、工业数字化,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创新,促进不同类型工业的数字化转型。聚焦“5G+工业互联网”,推动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推动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加快实施“四化改造”项目,积极推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工业布局调整,大力推进传统工业兼并重组和高污染企业退城入园。严格落实“两高”项目会商联审机制,实施新上项目“三个一律不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降低4%。
(六)加快弥补基础研发短板,构筑工业体系“源动力”。以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为主的“跟跑”模式难以为继,已触及上游基础科研瓶颈。必须下决心培育一流高校、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培养拔尖人才,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发挥好市产业技术科学院“五链耦合”平台作用,高标准建设焦作智慧岛、白鹭湖智慧岛,推进市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
(七)健全有利于优化工业布局的制度环境。妥善解决政策滞后性、功利性和缺乏一致性问题,构建高质量制度供给体系。政府聚焦基础性、公共性和关键性领域,定规则、定标准、定原则。深化区域工业转移协作,以区中园形式布局建设一批工业转移合作园区,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郑洛双圈等工业协作,重点承接新兴工业和优势工业链关键环节转移。
(八)强化现代化工业体系要素支撑。加强人才保障,吸引国内外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构建开放型研发网络。加强原材料保障。加大资金保障,提高基础研究、政府资金在科研经费中的比重。强化土地保障,妥善解决工业链关键环节和配套工业用地问题。
(作者:单菊萍,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张许良,中共焦作市委党校副校长)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