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霞:高质量弘扬太极拳文化和发展太极拳产业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5-11 15:01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特别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太极文化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契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自强,讲好“黄河故事”,弘扬“太极文化”,做大做强太极拳文化产业,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增加人民福祉、提升中国软实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太极拳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了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其基本理论主要植根于古老而深厚的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中文化内涵最浓厚、文化渊源最久远的体育活动之一,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因此,它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形神合一的生命观、矛盾的对立统一观以及传统文化的养身观和审美观。太极拳在地理上起源于中国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的陈家沟,在人文方面属于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在历史上属于东方古国的文化瑰宝,但在发展上它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

一 太极拳文化的诞生、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陈家沟,位于温县城东六公里的清风岭中段,此地正处于黄河、洛河汇流之处,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区域。洛河水清,黄河水浊,两河交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清浊分明、相互交融变化的旋涡,相传,这里正是伏羲悟太极、画八卦的地方,也是太极拳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的精髓所在。

17世纪中叶,陈家沟的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为太极拳。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各派之间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态。

众所周知,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拳正是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运——太极、太极——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1949年后,太极拳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的体操、表演、体育比赛等用途,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其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从太极拳文化诞生到现在的300多年时间里,民间的传承时刻都在进行着,随着太极拳文化被人们认识程度的逐渐加深,太极拳的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被全社会认可。

国家体育部门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推广简化了的24式太极拳套路,温县从20世纪80年代就下发文件在中小学推广太极拳。2009年焦作市政府下发通知,“把太极拳作为一门课程从小学三年级进课堂”,太极拳文化教师就是学校的体育教师。市政府的这个决定在一定意义上大大地推动了这一传统武术的传播。

但这种传播还只是把太极拳当作一种武术套路来推广,远未涉及文化,很容易使推广流于形式。因为在推广中没有太极拳文化专业教师,有的仅仅是套路师傅。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一种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都需要有深厚的经济支撑作为坚强的后盾,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才会源远流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弘扬太极拳文化和推进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一定要齐头并进、比翼双飞,做大做强太极拳文化产业是实现新时代焦作市高能级文旅融合战略目标的有力举措,也是实现新时代焦作经济新腾飞的迫切需要。

二 焦作市做大做强太极拳文化产业策略研究

(一)解放思想,转变思路,树立太极拳文化传承新观念

在做大做强太极拳文化产业方面,一定要有大气魄、搞大策划、做大手笔。尽量避免项目设计上的鼠目寸光,宣传促销上的急功近利,经营管理上的小农意识,招商引资上的叶公好龙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好大喜功。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1.扩大舆论影响,成立研究机构。全面提升太极拳文化的知名度是做大做强太极拳文化产业的重要前提。成立正规的研究机构是在科学层面让太极拳文化走向世界,也是真正实现太极拳文化发展国际化的必然选择。研究机构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太极拳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研究。重点突出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四个方面的研究。二是太极拳拳术及生化实验研究。突出太极拳文化及拳术创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健康产业等研究。三是开展太极拳文化传承、普及与推广的研究。重点做好挖掘整理太极拳文化,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举办高层次论坛,申请河南省与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积极开展市(特色文化城市)、省(和谐河南的主导文化)、国家(战略文化)三级层面的协调发展研究。四是太极拳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研究。比如说著名的太极拳传承人“四大金刚”之一的朱天才老先生,还有他的四个儿子,常年分散在世界各地传播、弘扬、发展、创新太极拳文化,他们不仅把太极拳打得出神入化、引人入胜,而且在太极拳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传承方面造诣颇深,特别是朱老先生的毛笔字独树一帜,处处蕴含着刚柔相济、圆润舒展的太极哲理,看后令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他在陈家沟的老宅里开办了一所闻名世界的太极武院,从房屋的装修风格到墙壁的装饰装潢,处处蕴含着太极文化的元素,令人神往,多年来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在此习武和研究太极拳文化;近年来,焦作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太极圣地陈家沟的推介和宣传,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扩大影响,增加其知名度,特别是邀请著名导演张艺谋编排了大型历史文化剧《印象·太极》,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他们都为提高“太极圣地”的知名度做出了贡献,在保护弘扬太极拳文化、大力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的今天,很值得进一步挖掘,做大文章。

2.寻求理论支撑,创办太极拳刊物。传承太极拳文化,做大做强太极拳文化产业必须有理论的指导和支撑。要积极创办国家级太极拳文化刊物,使之成为国家、省、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平台,成为太极拳文化传承与推广的人物平台,成为太极拳文化研究与拳术创新的发展平台。刊物要面向海内外发行,进一步在海内外提升太极拳文化的影响力和焦作的知名度,这对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有裨益,因为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属于旅游经济的范畴,而旅游经济是知名度经济,要精心包装,强化宣传,才能引来游客,赢得效益。

焦作市原副市长王哲,当年在英国考察时发现,每逢重要的节假日都有人在广场上打太极拳,然而却并没有人知道太极拳起源于中国的河南,更不用说焦作的陈家沟。令人感到欣慰的是,2020年10月8日,在焦作市举办的黄河文明与太极文化研讨会上,《世界太极拳蓝皮书》正式与大家见面,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世界太极拳蓝皮书》主编李慎明强调,要“持续办好《世界太极拳蓝皮书》,办成各路太极拳大师进行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向业界团体传递最新信息的平台,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咨询的平台。尽快成立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研究中心,充分发掘太极拳和太极文化这一宝库的资源,为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和大创新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所有这些举措,都为保护、发展和弘扬太极拳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做大做强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必要保证。

实践证明:焦作市如果不下大力气提高陈家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想要加快发展和做大做强太极拳文化产业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为当今的时代是商品经济时代,以往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已经过时了。因此,进一步在全市深入开展太极拳普及活动已刻不容缓,各有关部门应在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在全市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的通知》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六进”(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工作,成立组织机构。“六进”牵头单位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太极拳比赛,全市每年要组织举办“六进”系统性比赛和太极拳文化及相关知识讲座,进一步营造全民习练太极拳的良好氛围,加大太极拳文化和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力度,围绕太极拳学院、太极小镇、印象•太极等文旅项目,不断拉长太极拳文化产业链条,丰富太极拳文化新业态,创新太极拳文化新模式,推动太极拳文化走出去,不断提升太极拳文化新高度和世界影响力,共同讲好焦作“黄河故事”、写好世界“太极文章”。

(二)加强太极拳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

1.实施人才专业化教育和人才职业化战略。太极拳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传承和打造太极拳文化产业链中的重中之重。只有专业的教育才能培养专业的人才。比如说,河南省泰盈太极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在2011年12月开办了国家第一所实施太极拳学历教育的专业学校——焦作太极中等专业学校,该公司2012年又为旗下的《中国(焦作)太极文化城》项目投资28亿元,为弘扬太极拳文化和做大做强太极拳文化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制定太极拳文化人才职业化战略,就是用专业学校培养专业人才,同时规划太极拳专业人才的职场人生。例如,比利时王宫的高级保镖中就有太极拳传人,我国叱咤风云的商界人物马云的安全保卫也是一位太极拳习练者。

随着太极拳文化逐步走向世界,焦作市还应该进一步申请设置“太极大学”并尽快纳入国家全日制学历教育招生计划。例如,现在已经通过审批要在陈家沟建一所具有本科学历的全日制太极拳学院,学院已经开始筹建,但还没有具备招生条件,焦作市委、市政府一定要重视该学院的建设,协调各方力量完善各方面设施,特别是在财政和师资配置方面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和帮助。学院要适应国内外对太极拳人才的需要,建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化教学模式,向国内外培养输送太极拳文化专业师资。学院可以以孔子学院为发展参照模式,设立分院,并争取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将太极拳列入“国培”师资计划,培养太极拳特岗教师和文化专干人才。又如,可以立足于焦作市义务教育阶段,走出一条标准化传承太极拳文化之路:一是实施为全市中小学培养太极拳文化专业特岗教师工程;二是实施从每个行政村选拔、培养回到农村任文化专干的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太极拳特岗教师和文化专干人才,是焦作市落实国务院和文化部提出的培养特色文化人才的具体实践,是焦作市标准化开展太极拳文化普及工作的有效措施,也是焦作市规模化弘扬传统文化瑰宝的战略举措。

现在,焦作市已基本实现每所中小学配备一名太极拳文化专业特岗教师的目标,还应进一步推进太极拳文化专业人才覆盖每个行政村的人才培养计划。太极拳文化进学校进课堂,把太极拳文化作为义务和职业教育的必修内容,是推广太极拳文化的有效举措,是打造和彰显焦作特色文化城市的有效手段。例如,焦作市在中招体育加试中的太极拳考试加分,就是推广普及太极拳文化的一项有效办法。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编写初级、中级、高级太极拳教材,教材要进小学、进中学、进中职、进大学。

2.力争使“太极拳”成为我省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 。众所周知,近年来,河南省职业教育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例如,“少林武术”“漯河食品”“长垣厨师”“林州建工”“邓州护理”“信阳茶艺”等特色院校和专业都已经成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的特色,受到了省政府的重点培养和扶持。

那么,2006年就已经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极拳”更应该进入河南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焦作市一定要为此做出足够的努力:一是教育部门要对开展学历教育的专业学校在标准化教学、教材开发方面给予政策和专项资金扶持;二是要加大力度扶持现有的焦作太极中等专业学校发展,除国家免除学费及加大资助政策外,市教育部门还应向财政申请专项资金,连续扶持数年;三是尽快完成已经获批的太极拳本科学院的相关建设,真正实现太极拳教育的上档升级;四是努力为太极拳学历教育招生营造良好环境和开辟招生绿色通道;五是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提出的“推广地方政府对民办职业院校无偿或低偿提供校舍、场地、师资或部分启动资金、教育设备的政府引导、民办公助的办学机制”,盘活焦作市教育资源,将闲置的教育资源租赁或低价出让给现有的太极拳专业学校,使其快速成为河南省的特色学校。特色学校的发展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必将为焦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和培育“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为打造“山水富城,文武福地”做出贡献。

(三)动员各方力量,加大项目建设

做大做强太极拳产业既要鼓励民间投资,更要有政府投入。传承太极拳文化的初始目的是全民健身,继而延伸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有了太极拳就有了产业,太极拳是形,太极拳产业是影,只有形影不离,才能相得益彰、比翼双飞。“太极故里”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举办各种级别和各种形式的比赛,而且规模、规格越来越高,投入也越来越大。众所周知,一个名人、一个奥运金牌运动员就会形成一种产业品牌,比如说李宁这一驰名商标就起源于我国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李宁。而代表人类与自然文化精髓的太极拳却不尽如人意,多年来各种形式的大比赛活动带来的还是“小作坊”。由此可见,寄希望于大比赛让“传统作坊”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产业品牌显然不奏效。究其原因,不得不引人深思:举办高规格比赛产生的直接作用是扩大了知名度,产生的是社会效应,而出台优惠政策是表明政府的一种态度和决心,这种决心的实现还需有转换过程。现实告诉我们:高规格的比赛和出台优惠的政策必须双管齐下,与此同时,政府对太极拳产业发展的直接投入则更为重要。这种投入就是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有了这种引领,太极拳文化产业才会成为世界级的产业品牌。

实,太极拳可以带动的相关产业十分丰富;一是怀药产品的销售。众所周知,温县是闻名全国的“铁棍山药”的原产地,如果我们将“独特的水土孕育了太极拳”的人文理念灌输到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脑海里,他们本身就是怀药产品的直接消费者和有力宣传者。二是图书音像出版事业。许多太极拳大师都有自己的著作、光盘和录像带等图书音像制品,如果能让人们形成一种共识,即只有在陈家沟买到的这些音像制品才是最正宗的,到陈家沟去旅游买些此类音像制品必不可少,其市场潜力就可想而知。三是武术类服装产业。如果在陈家沟可以建一座专门生产太极练功服的工厂,质量可靠,价格呈阶梯状,用来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其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四是武术运动器械产业。如现在普遍流行的太极剑、太极扇、太极刀、太极棍等,同样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五是太极系列饮品企业。当地流传有一句顺口溜叫“喝了陈沟水,都会抬抬腿”,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广告。以上这些旅游产品的开发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合理规划、积极扶持、正确引导和规模投入。高瞻远瞩,有大理念,搞大投入,才能产生出大效益。试想,如果在陈家沟能建一个规模庞大的太极拳产品购物市场,形成太极拳产品购物一条街,再给相关的旅游商品注册上和太极拳有关的商标,比如说,“陈沟水”、“陈氏太极扇”、“陈氏铁棍山药”等,其市场前景会十分广阔。

总之,加快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首先必须实施项目建设,一定要做好产业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着手做好“一街一园一中心”和“一酒店三基地”建设。“一街一园一中心”,即焦作太极拳文化特色街、焦作太极拳文化产业园、焦作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一酒店三基地”,即焦作太极拳大酒店、焦作太极拳鞋业生产基地、焦作太极拳服饰生产基地、焦作太极拳器械生产基地。以上项目的实施,将为焦作市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其次,一定要创新发展理念,党中央一再强调,为了推动改革进程,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政府主导作用的不可替代性。

因此,主导、引导、服务是焦作市政府在“焦作太极”形成和发展阶段中不变的要义。在弘扬太极拳文化和产业两大世界级品牌的发展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太极拳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政府和企业的功能和作用;再者,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发展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一是在成立焦作市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在太极拳文化传承和推广普及方面应设立“推广办”,在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设立“产业办”,“两办”要责任分明,协调发展;二是发改、土地、规划、教育、文化、体育、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提高效能,搞好服务;三是大力培育和扶持太极拳文化骨干企业,尽快形成焦作市太极拳文化产业品牌。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在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过程中,只有优先于其他地市的发展,才能筑牢太极拳文化发源地的地域优势,才能叫响太极拳文化和产业品牌。

(作者:秦红霞 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