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河南制度型开放”系列谈④|王喜成:推进制度型开放须建立牢固支撑体系
制度型开放是全面的、内在的,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又一个里程碑,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这个阶段,改革涉及的面非常广,不仅有经济领域,而且有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司法等多个领域,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靠我们对内的制度改革,破除制度约束,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以及配套性政策;又要靠对外的制度开放,加强国际规则研究协调,塑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对外贸易新规则,增强国际经济话语权。因此,推进制度型开放,必须建立起一套牢固、可靠的支撑体系。
第一是政策支撑体系。制度型开放将实现全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其特点和要求是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我们必须做好顶层设计。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抓住对标高水平自贸协定改革,拿出前瞻性较强、操作简易可行、政策提供到位的设计方案,加力推进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加快形成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切实推进立体式全方位开放。当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为适应和接受国际贸易规则体系,曾大规模清理或推出了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央层面达2300多件,在地方层面达19万件,从而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我们要认真梳理、整合国家对于推进制度型开放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部地区崛起,以及河南承担的国家发展战略中有关扩大对外开放给予的优惠政策、先行先试权等,予以深入研究,建立形成一套具有河南内陆开放高地特色的大开放优惠政策体系,同时要对这些优惠政策用好、用足、用活,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要研究制定吸引国外企业地区总部或功能性机构落户的大力度鼓励支持政策,完善和严格执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减少或者取消外商投资准入,推进贸易便利化,缩短办证、许可获批时间,完善进出口通关、审价、征税等便利化措施,吸引跨国公司在河南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鼓励在河南投资的跨国公司增资扩股、扩大投资规模。要建立贸易转型升级机制,拓展外贸载体与方式,培育新的外贸业态和功能,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及物流、商贸、旅游、医疗、金融、教育、科技、文化等服务业产业。要加快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创新升级,深化各类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
第二是科技支撑体系。我们要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平台,大力引进和建设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推动政产学研金创新链协同发展,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经济,建成国家重要的创新创业中心。要强化外部创新资源输入和整合,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保持持续的领先能力,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通过品牌和营销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转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新的优势。要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科技园区等平台,构建“政、产、学、研、金”等多部门参与的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推动创新型经济快速发展。要大力引进龙头型企业、关键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团队,强化与国际和沿海地区创新资源、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合作,大力研发前沿产品、终端产品、空白产品,推动企业由原料供给向精细生产转变、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推动形成原有产业集群做强、新型集群培育做大和区域集群协同发展格局,不断增强我省在装备制造、食品、新型材料、电子、汽车等产业集群影响力和竞争力。要加大创新投入,努力攻克一批优势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引领性原创成果。
第三是软硬件支撑体系。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更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要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帮助企业深耕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提升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规模和质量,积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打造一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培育外向型产业集群和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产品,打造国际知名品牌;进一步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引导企业积极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采购贸易、二手车出口等新业态新模式,布局建设一批海外仓,支持优势产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要顺应跨境电商品牌化、多元化、精细化发展趋势,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加强郑州、洛阳、南阳跨境电商综试区联动发展;积极探索跨境电商制度创新体系,加快完善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着力构建跨境电商生态体系,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帮助企业对接国际渠道、人才、资金等资源,引导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做大跨境电商规模,完善跨境电商生态,聚力打造高水平开放型河南。
第四是人才支撑体系。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开放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引进、培训、培养、锻炼等途径,形成一支领导开放的干部队伍、主导开放的企业家队伍、推动开放的人力资源队伍。要统筹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结合各类开放平台的体制机制创新,在引才蓄能、养才培能、聚才扩能上下功夫,重点引进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商务、金融、物流、法律、财务等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建设面向国际化的人才服务体系,改善外籍人才居留与通关政策,制定企业引进紧缺人才支持政策,鼓励海外留学生来河南入学、创业就业,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才在河南的充分利用。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吸引国际国内顶尖大学的分支机构落地,抢抓国家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机遇,制定实施覆盖科研生涯各阶段的人才引进计划。同时要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使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出彩。注意加强城镇居民就业培训和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培育出一大批懂技术的产业工人,把高素质劳动者作为吸引外来企业、增强投资者信心的品牌来打造。
第五是考核保障体系。要树牢鲜明的工作导向、用人导向,锻造过硬本领,不断提高运用国际规则、开拓创新、服务协调的能力。要统筹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乡情引才工程,在引才蓄能、养才培能、聚才扩能上下功夫,强化人才保障,努力开创高水平开放新局面。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诸如运行机制、政策扶持机制、工作机制、预警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监管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等等,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大开放的目标考核、评价、激励和约束体系,明确考核范围、考核对象和奖惩措施,真正达到以考核促开放,以考核促发展的目的。要创新管理机制、招商引才机制、要素保障机制,激发强大的开放活力。
(作者为郑州工商学院特聘教授)
编辑: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