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展:提升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策略探究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5-25 17:28

  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

  当今国际交往中,文化外交逐渐成为国家获得认同、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外交模式,也是中国加快形成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路径。文化外交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就要解决“讲什么、如何传”的问题。我国为促进文化外交、增进文明互鉴,主动创新对外翻译传播实践,拓展传播渠道等举措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应有之义。

  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传播是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文化身份、价值取向与战略规划,促进国际人文交流,获得不同国家受众的共鸣与理解,塑造美好的中华文化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但当下盛行的众多翻译理论,尤其是西方翻译理论,多从西方视角出发,若用于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翻译实践,适用性和解释力不足。因此,在全媒体时代,进行对外翻译传播时,宜参考我国本土翻译理论。吴赟(2021)指出,当今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不同媒介形态推动不同模态交互参与翻译过程,推动了多模态翻译,并提出了多模态话语翻译理论,即探索非言语模态如何与言语信息一起编织成符际网络,从不同的维度完成意义在不同文化中的转换与重构,推动不同媒介模态交互参与的翻译实践,从而创新传播内容。

  此外,胡庚申(2004)提出生态翻译适应选择论,指出翻译应在“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等之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才能产出恰当译文,实现译文在新的语言、交际、文化生态当中的生存。而优质的译写文本再通过受众和媒体转发,将中华文明故事生生不息地传播开来,使译文反哺和滋养原文的生命力,拓展更广阔的文本生命循环周期,在国际语境绽放新的生命。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不仅需要借助本土对外翻译理论创新传播内容,还需要构建和拓展传播渠道。美国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认为传播过程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这五种要素。美国传播学家布雷多克基于拉斯韦尔的模式增添了“传播目的”和“传播情景”两要素,将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优化为互动传播框架,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综上,以基于多模态话语、生态翻译的对外翻译理论创新传播内容,并针对海外受众丰富传播情景,有效拓展传播渠道,才能更好推动当今时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三、中华文化对外翻译传播策略

  中华文化对外翻译不仅需要准确的语言转换能力,还要通晓海外受众与我国受众在语言文化、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贴近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信息需求与审美习惯,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当代优秀文化的浩瀚海洋中,提炼优秀文化特质,并通过有效的翻译与阐释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创新对外翻译传播理论,自塑中华文明良好形象 创新对外翻译策略,探索如何通过有效的对外翻译,言说中华文明,塑造中国形象。以多模态翻译理论为基础,以多媒介传播为路径,贴近不同国家的不同受众,推进中国故事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实现精准传播,在世界格局中确立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建构新媒体翻译生态环境,突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新媒体平台具有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强的优势,译者应当“译有所为”,针对译语生态中的某些欠缺部分,在各种翻译策略之间做出与新媒体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选择。此外,在翻译中应特别注重文化历史、风俗习惯、人文情怀的传达,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阅读期待和习惯,突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塑造令人神往的中华文化形象。

  打造对外翻译传播智库,促进中华文化精准传播中华文化对外翻译传播是综合性的长期工程,需要持续投入和严格监管,政府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中华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加大投入和监管力度,做好综合规划和人财物保障。同时,需要构建政府指导下的高水平翻译团队、在线外语服务人员、高校专家学者组成的对外翻译智库,和专业的艺术设计、品牌营销、网络运营管理智库依据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精准定位和整体策划,建设更加高效的对策性研究机制,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中华文化对外翻译传播。

  四、拓展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渠道

  推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创新对外传播内容和做好国际传播渠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除了通过较为有效的翻译,提高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能力和接受度外,还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解决好“谁来传,如何传”的问题。在聚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影响力和传播力的主流媒体之外,加快拓展和构建传播渠道,建好用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网络社交新媒体平台。

  丰富中华文化传播形式,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上的生动实例传播中华文化。一方面,通过亲华友华的国际友人第一视角讲述“我眼中的中国”,让海外受众与之产生“共情”并产生认同,从而吸引更多的阅读、点赞、分享、转载,形成传播合力。另一方面,建立政府、智库、自媒体协同合作的多声部、立体化的国际传播叙事形式,多主体、多领域、多渠道传播中华文明,达到更好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效果。发挥新媒体多点多向的互动传播优势,重视人际传播,增强信息传播的时效性、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最终实现对外传播的开放双赢。

  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技术赋能下“人人皆媒”,国际传播能力已转变为一种公共素养,这意味着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定位也应逐步转变为通识教育,需加强个体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高校外语教育应紧扣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和国际传播新需求,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系统,提升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华文化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文化自信,培养兼具国家意识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用好经典中华文化符号,让中国形象惊艳世界。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通过精准翻译让中国书、中国诗、中国画、中国戏、中国茶等经典中华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文化的闪亮名片。综合运用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等手段,让中华文化符号通过多样的载体,尤其是紧跟时代脉搏的社交媒体,抓住国际会议、节庆、展会等展示中华文化,充分发挥国际性的展会和论坛的机会,向海外受众宣介中华优秀文化。让海外受众感知、感兴趣,乃至参与主动传播,实现跨时空、非线性、多模态、跨国界、双向交互、体验参与式的高效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典型、积极、千年传承的核心内容,需借助国际通用的语言、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和当代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恰当地提取、包装、转换,“熔融为适合当代人自觉摄取的、与人类社会同向而行的、易于当代地球村民接受和共享的文化和价值体系”(胡正荣2017),释放出当代活力与现实意义。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应当成为地方政府、高校智库乃至每个中国公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多元和谐、兼容并蓄的文化环境里,吸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策略研究做深做细,对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国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展,洛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项目“中华优秀文化海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2DWT04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友义.发展翻译事业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繁荣[J].中国翻译,2008,29(04):6-9+94.

  [2]胡庚申.以“生”为本的向“生”译道——生态翻译学的哲学“三问”审视[J].中国翻译,2021,42(06):5-14+190.

  [3]胡正荣.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播中的困境[J].人民论坛,2017,569(26):134-135.

  [4]吴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翻译学发展的未来向度[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0(01):12-22.

  [5]吴赟,李伟.翻译方向性与中国文化对外翻译的研究面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45(06):99-109.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