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 开辟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新路径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3-05-26 09:4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当前,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宣传普及工作,必须积极结合社情民意、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和现实要求,不断创新和发展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方式方法,开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新格局。

  善用鲜活的话语阐释理论

  基层群众需要的理论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通俗化的方式阐释生生不息的党的创新理论,才能使其真正深入人心、走进群众。一是聚焦内容,即坚持从大众的理论需求出发,紧密联系实际,把理论普及同生动、具体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做到言之有物、有的放矢。二是活用语言,即善于用群众话语、时代话语、生活话语讲述、阐释理论,使抽象化的理论变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三是紧贴现实,即直面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找准理论与群众交互的共鸣点,激活理论与群众勾连的兴奋点,注重回应和解决群众的思想困惑与现实诉求。四是巧用案例,即善于用新鲜生动的材料、具体鲜活的案例说话,寓抽象于具象,以有形传无形,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把通俗化、具象化和形象化结合起来。

  创新发展多样化传播手段

  我们应当在有效运用传统的宣传普及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密切关注信息化时代传播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不断创新和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为此,要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在充分发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高度重视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作用与影响,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建立全方位、数字化、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二是优良传统赓续与方式创新相结合,在继续运用举行报告会、编写理论读物、开办宣传栏、树立先进典型等传统方法的同时,努力将理论宣传普及融入新闻出版、影视作品、文艺演出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三是宣传引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进工厂、进农村、进校园、进军营、进网络、进社区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在接受理论熏陶的同时,亲身参与到理论传播普及中来;四是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在传播与弘扬党的创新理论时,恪守“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原则,加强相关党纪国法的学习与贯彻,做到为治国理政疏堵而不添堵,为群众服务有理有据。

  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精准服务

  我们应当科学划分受众人群,按照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层次化的队伍、多样化的方式,针对不同性质、不同领域的问题进行理论传播普及。一是普及对象的分众化。进一步细化细分受众人群,譬如将社会受众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高校、街道、乡镇等,将特殊人群受众分为城市白领、农民工、流动人口等,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理论宣传普及。二是普及内容的分众化。对于领导干部等社会精英,以全面、系统化的理论宣讲为主要内容;对于普通党员,以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形势任务为主要内容;对于高校师生、中学青少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主要内容;对于基层群众,应把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尽力为群众答疑解惑。三是传播主体的分众化。广泛吸纳政治素质好、理论功底厚、表达能力强的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白领精英、英雄劳模等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基于不同主体、分为不同层次、聚焦不同领域、针对不同对象的理论宣讲普及活动。

  另外,还要构建相辅相成的互动机制,形成理论宣传普及的强大力量。首先,健全由党组织牵头负责、宣传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大宣讲工作机制,加强各层级的宣讲阵地建设,努力形成多层次、网格化、立体式的理论宣讲格局。其次,推进党政工军民学之间的协同互动,最大限度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积极吸收社会各阶层各团体先进人物、典型代表,做到协力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努力形成协同效应。再次,努力消弭理论普及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和鸿沟,用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身边事的形式,促进专家、干部和群众之间形成有效互动。最后,搭建互动平台,通过举办专家讲座、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接地气、受欢迎的理论宣传普及平台和品牌,并让群众广泛参与到其建设中来,在共建共享中提升理论水平、增进思想共识。

  立足群众所想所需宣传引导

  传播效果就是信息传播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具体表现为对人们态度情感与言行的改变程度。从传播的覆盖面、渗透性与感染力、亲和度等方面看,当今以文图平台网站(如微博、博客、论坛)、交互式软件或手机应用(如微信、QQ)、直播平台等为主要形式的社交媒体的传播效力已经远超传统媒体,这给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难得机遇与巨大挑战。如果不结合当前的媒介环境,不深入社会基层群众,不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急,依然沿着以前理论宣传的老路一味地搞议程设置与理论灌输,最终不是事倍功半、成效甚微,就是传而不通、宣而不受,甚或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当前,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全球化时代,经济、政治和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全球化的趋势。全球化浪潮对我国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我们要用智慧和理性去看待文化多元化发展,在文化的冲击中保有中华民族独有文化的核心、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与时俱进,用更加自信、尊重、包容的心态看待广大人民群众对外来文化的扬弃与取舍,积极了解社情民意、倾听不同意见,不断对往昔所为查漏补缺、守正创新。

  (作者:朱清河,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