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3-05-26 10:19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基层宣讲承担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使命,也是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提升基层理论宣讲实效,把“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讲内容送到千家万户,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坚持群众立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把“话筒”交给群众

  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必须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宣讲者,把“话筒”交给群众,让群众唱主角。宣讲员来自群众,理论宣讲才能接地气、吸引人。要坚持以老百姓为主体,通过基层推荐、主动寻访等方式,广泛从威望高、口碑好的老党员、老干部、先进代表、返乡青年、致富带头人等人才中选拔出“百姓宣讲员”,组建一支长期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宣讲队伍。让基层理论宣讲从“我讲你听”变为“我听你讲”,从干部“独角戏”变为干群“大合唱”,从而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理论宣讲的积极性。

  将“课堂”建在身边

  实现基层宣讲“全覆盖”,必须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在基层理论宣讲的过程中,要针对受众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工作性质等情况,因地制宜利用好各类场地,将宣讲场所搬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广场戏台,灵活运用座谈会、马扎会、田埂会乃至送“讲”上门等形式,对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身边。还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理论宣讲,不断拓宽宣讲阵地,将大讲堂与微课程相结合,根据不同受众群体需求,创作推出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融媒体产品,让“云上”宣讲有声有色,把宣讲内容送到群众手中。

  把“讲桌”楔进泥土

  必须虚心向群众学习,掌握群众方法,熟悉群众语言,汲取群众智慧。基层有基层的情况,群众有群众的生活,空对空的理论指导、滔滔不绝的单向灌输,必然导致听不懂、不愿听。基层理论宣讲必须将理论宣讲与解决老百姓所需所盼结合起来,帮助群众有效解决切身利益问题。要带着感情踏进泥土,常敲群众的家门,多坐群众的热炕头,奔着问题倾听群众的声音,主动听一听群众的“家长里短”,坚持眼睛向下、身子下沉,察民情以知冷暖,体民意以知民忧,做到精准对接群众所需,精准服务群众所盼。

  将“讲稿”融入民情

  传播好当代马克思主义,要善用群众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通俗化“解码”。基层理论宣讲要选用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话题和群众身边的典型事件为切口,将“冷冰冰”的政策语言转化为“暖融融”的宣讲语言,把宏大主题落细落小到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关注度,才能在以心交心的过程中与群众产生共鸣,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把“考卷”上交人民

  群众满意是对理论宣讲成效的最好评价。基层理论宣讲的成效必须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人民满意、事业发展上。要坚持讲后沟通,讲得好不好、宣讲效果如何,群众的评价就是最好的注脚、最好的裁判。要畅通自下而上的信息沟通渠道,掌握群众的反应,不断调整宣讲形式,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要建立信息反馈制度,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电话抽样调查等方式,收集受众信息,不断调整宣讲内容,改进宣讲方式,把握宣讲节奏,确保宣讲效果。

  【作者:张柏林,系河南省社科联副研究员、河南省传播学会秘书长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文旅文创战略下中原文化的创新表达与传播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BXW008)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