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静: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在哪里?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6-02 15:12

  2023年注定是载入中国发展历程史册的一年:这一年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又是中国式现代化开启全新发展的启航之年。中国经济也逐渐从跌宕反复的世纪疫情泥淖中率先走出。对于2023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仍有数个疑问等待回应:2023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到底怎样?是像西方媒体所言的利空,还是形势一片大好呢?回应质疑,阐明中国经济活力的底气到底在哪里,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宏观层面:擘画蓝图,精准施策

  (一)看顶层谋划:党中央擘画宏伟蓝图、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高举大旗定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宏伟而富有挑战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等。这些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谋划为2023年的经济工作定下了主基调、渲染了主色彩。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

  (二)循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恢复发展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经济建设,根据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基本国情的变化,着力破解经济难题,总结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规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变局中谋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精准把握经济发展新动向,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丰富实践中不断探索得出的理论结晶,展现了强大的理论活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这一科学思想在未来的经济工作中,会持续释放强大的思想伟力。

  (三)看关键主体:党员干部前行途中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作出明确部署。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案审查调查的553名中管干部当中,含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49人,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12人;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12人,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6人。自党的二十大闭幕至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已发布至少14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领导干部主动投案的消息,彰显反腐败打虎拍蝇、标本兼治的综合效应。“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这是百年党史尤其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深刻昭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从党成立以来,我们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部变质、变色、变味。”新时代以来,经过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依旧风华正茂、富有生机活力。

  (四)看具体举措:稳民心、提振经济,有真招、更有实招

  农业农村方面: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3年2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0个中央一号文件,再次亮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铿锵态度。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这是“农业强国”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该文件立足当前,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着眼长远,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多措并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稳定农产品供应,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民营经济方面: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面对国际环境的严峻考验和经济持续下行的巨大冲击,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再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继续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来”,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提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为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电子商务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发展电子商务作出重要指示,对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丝路电商等作出重要指示。“因时而变,因势而动,顺势而为。”2023年的电商发展,要继续推动线上线下相融合,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将电子商务深度嵌入新发展格局蓝图中,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官方数据显示, 2022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已达到42.93万亿元,网购用户规模将达到8.4亿,网民使用率达81.6%。在经济持续复苏的大背景下,2023年电商平台总体呈现向好发展的态势,继续向着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使命破浪前行。

  二、社会层面:全面铺开,百舸争流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依靠重大项目扩大国内需求、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重大项目进展迅速。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当前的项目建设奠定了未来的物质技术基础,当前的投资结构决定了未来的产业结构。重大项目建设是赢得发展先机、促进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河南省为例,奋力拼经济,河南“三个一批”项目同时开工,在消费和投资两端发力,以项目建设扩大国内需求,能够更好发挥内需支持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作用,稳住经济大盘,构建起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经济不断蓄势赋能,为未来河南的高质量发展,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了河南路径。

  国际贸易抢抓机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多地政府组团“出海”抢订单,成为中国经济抢占发展先机的生动写照。2022年12月,全国疫情防控优化措施一出台,浙江省商务厅等省级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的队伍就开始了抢滩欧洲市场的行动,该行动由浙江省商务厅牵头,政府带头联动企业赴境外参展。此次欧洲行是由省级商务部门带队出国的第一团。目的很明确,出国参加境外经贸活动,开展商务洽谈。欧洲行既为外贸企业打开出海商机,也释放了“稳订单、增信心”有力信号。

  三、个体层面:消费回暖,热气腾腾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着力扩大需求的举措共同发力,“消费马车”正跑得稳、跑得快、跑得远。消费火热的景象再次回归,为提振全年经济开了好头。要彻底扭转过去三年疫情给消费市场带来的影响,彻底改变民众不敢消费、不便消费的观望情况。要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形势、提高收入预期,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大小企业忙起来,物流快递跑起来,为消费提供十足底气。要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市场回暖的基础会更加牢固,从而为中国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有效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巩固消费市场恢复的良好势头,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今年春节前后,全国多地密集发放消费券,覆盖了多个重点消费领域,为市场回暖按下了“加速键”。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2.74 亿的旅游人次花了1480亿元,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消费市场暖意渐浓,活力不断释放,经济复苏的力证。

  结束语: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统筹谋篇经济工作意义重大。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复,消费潜力开始凸显、服务业生产逐步恢复、就业环境有所改善,经济活力和韧性将充分释放。此外,2022年实施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将在今年逐渐发挥效力,为中国经济和市场的发展叠加助力。历尽千帆,中国经济依旧稳中向好。中国经济发展活力的基因密码蕴含其中。

  睡狮正在醒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是选择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事情。”

  【作者:袁静,单位:安阳师范学院 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号:2022ZSZ007)之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