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二龙:黄柏山国有林场的生态政治实践与绿色创新富民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6-08 16:31

  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党的领导下,位于河南商城县的黄柏山国有林场,从过去“山高坡陡石头多,荒草葛藤满山窝”的荒山野岭摇身一变为“茂林修竹,飞泉鸣鸟”的绿水青山,与塞罕坝林场一起成为向全国推广的森林经营“样板”。黄柏山林场的成功经验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铸就了“敢干、苦干、实干、巧干”的黄柏山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政治智慧。

  一、植树造林与绿化祖国:建设时期生态政治号召下的林场建设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植树造林号召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林木资源非常匮乏,森林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7%~8%,木材蓄积量约38亿立方米,以至于木材供应远远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对此,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曾算过一笔木材消耗与国家工业生产的账,即要造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就需要1.6立方米的木材;要造1000平方米的钢筋水泥的房子,也需要100立方米的木材;如果是砖瓦房子,就需要更多的木材;要生产100吨煤,就需要2立方米的坑木,如果每年要生产3万万吨煤,每年就得供应600万立方米的坑木……要保证我国工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就应当大规模地发展我国的木材生产。因此,在木材供应短缺的情况下,有计划地植树造林成为党和全国人民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相较于木材安全而言,低森林覆盖率所引发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更是严重威胁到河流保护和水患治理,由此所引发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国家发展,更是引起了党和国家的担忧。

  为有效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和河流上游的水土保持,1954年,林业部确定以水土流失严重的河流、水库上游山地和灌丛、疏林地为封山育林重点,黄河、淮河、永定河、辽河等大中河流上游山区都逐渐封禁。1956年1月,党中央制定《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要在12年内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地、荒山。同时,毛泽东提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为响应号召,共青团中央随即于1956年3月在延安召开“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河南五省(自治区)青年造林大会”,以期通过典范效应——通过植树造林来治理黄河,引导全国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植树造林的伟大号召。至此,植树造林被正式纳入政府发展规划,植树造林的要求也由西北五省进一步扩展到全国范围,这直接为黄柏山林场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黄柏山林场建设与艰苦创业

  历史上的黄柏山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但新中国成立之初已在战争和砍伐的破坏下变得满目疮痍,一副“山高坡陡石头多,葛藤茅草满山窝,年年冬天一把火,漫山遍野赤裸裸”的萧条景象,不仅毫无生机,而且石荒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很严重。为响应国家号召,商城县人民政府于1956年11月组织成立了国营黄柏山林场,将附近村民相互摒弃的山林作为林场主要用地,其面积不足3万亩,其中荒山荒地面积较大,仅有的部分林木还是天然次生林,森林覆盖率较低。另外,黄柏山的基础条件也十分简陋,没有上山公路,只有羊肠小道,也没有电,更没有水井供水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

  军人出身的李景堂被任命为第一任场长,他率领着七名技术骨干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开启了新社会改造荒山的艰苦斗争。他们将年久失修的法眼寺收拾为临时办公地,而住宿则就近搭草棚、睡地铺,饿了就以野果充饥、啃菜饼子,渴了就喝山沟水,创业条件十分艰苦。第二年春天,数百名社员被县里从附近乡镇抽调出来,与林场职工一起从60里外将培育好的树苗步行挑上山,并成功在场部背后的山坡上栽种了3000多亩杉木苗。这片杉木林成为黄柏山林场历史上第一片人工杉木林,从此也吹响了黄柏山林场大规模造林的号角。不过,他们发现除场部后面栽种的杉木成活率较高外,在其他地方种植的马尾松、金钱松等树种成活率很低。对此,负责技术的张培从和杜复道针对树种选育问题进行了科学调研和总结,认为在山下培育出的树种未必能适应黄柏山的土壤、水文、气候等自然环境,况且还经过了长时间、长距离的肩挑运输和暴晒。相较于这些“外来”树苗,山上土生土长的“土著”树种黄山松却长势良好。对此,他们及时调整思路,经过科学研究,最终选择黄山松作为培育对象。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广大林场职工和商城县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下,濯濯童山披上了绿装,林业用地由原来的61.5%提高到97%,森林覆盖率达到85.8%,基本完成造林任务。

  二、市场改革与科学发展:改革时期生态政治指导下的林场转型

  (一)改革浪潮中的营林困境与“突围”

  伴随人工造林任务的基本完成,黄柏山林场也迎来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国营林场改革浪潮。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对国有林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的管理体制改革,使其纳入市场经济体系,不再作为全额财政支持单位。自此,全国范围内的国有林场开始自己“找饭吃”,并将辛苦栽种的树木当成“吃饭树”,没有形成以树养树的可持续性营林方针,甚至有些林场出现了竭泽而渔式的毁灭式采伐。当时的黄柏山林场面临着同样困境,尽管保持着每年5000亩到1万亩的抚育间伐规模,但同样入不敷出,不仅无法按时给职工发放工资,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更是无法得到保障。

  面对经营困境和债台高筑,林场改革势在必行,但为留住自己亲手栽种的林木,不走伐树吃饭的卖树之路,林场职工一致决定“宁可人下岗不让树下岗”。2003年,黄柏山林场在全省率先推行国有林场人事改革,让懂技术、善经营的一批人留守黄柏山,而另一批人则离开黄柏山另谋出路。对于离岗职工,林场鼓励他们停薪留职,走出山门闯世界,同时为他们保留着档案身份、缴养老金,276名林场职工中共分流出149人,精简了4个二级单位。配合人事制度改革,黄柏山林场打破“坐地卖树”的破坏式发展模式,将林场发展重点定位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木材综合利用,一方面将黄山松和杉木选定为走向市场的用材林,一方面提出要适当发展以毛竹、油茶为主的经济林。通过积极嵌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探索出“租赁山场、扩张规模、荒山造林、培育资源”的林业发展方式。

  (二)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创新发展

  林场人事制度和营林政策的改革使黄柏山林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转亏为盈,还拓展了林场规模、借助乡村生态旅游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04年7月,根据中央改革开放精神,黄柏山林场租赁长竹园乡张花店村和达权店乡十二道河林地640亩。至此,林场林地增加到5.8万亩。2007年,经商城县政府县长办公会议确定,成立“河南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先后将黄柏山、百战坪、药铺、枣树塝、前河、磨盘山等6村划归管理处管理。自此至今,黄柏山管理处管辖的国土总面积为20.40万亩,为之后的绿色创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006年,林场成立黄柏山林场旅游公司,并于次年与北京天时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资金加持下,黄柏山林场焕发出勃勃生机,修建了现代化环山公路和旅游干线,不仅将林场所辖村落连线贯通,还打通了东接安徽金寨、南连湖北麻城的通道。同时,黄柏山的法眼寺、息影塔院、无念湖、李贽书院等众多人文景点也被重新打造,给青绿色的山林点缀了几笔富有历史气息的人文色彩,使绿色和历史有机融合,让“养在深闺”的黄柏山美景和修复后的景观以优美的姿态展现于全国人民面前,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三、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新时代生态文明引领下的林场蝶变

  十八大以来,黄柏山林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掌握住生态育林、生态富民的核心理念,将生态文明思想嵌入新时代黄柏山林场发展进程中,推动黄柏山林场实现了新的蝶变。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林场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同时创新发展理念,在坚持高质量营林实践中,不断探索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助力乡村振兴和绿色创新发展。建场67年来,黄柏山人工用材林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从速丰林向国家储备林、从艰苦创业到生态富民的历史性跨越。

  今天的黄柏山已今非昔比,森林植被每年能固碳15万吨、产生氧气11万吨、为下游鲇鱼山水库输送净水1.6亿立方米,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瞬间峰值可达每立方厘米47.8万个,均值达20.7万个,分别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空气清新”标准428倍和165倍,每年可实现25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林场野生植物达2116种,野生动物371种,珍稀古树28株,树龄最长的两株银杏树1300多年,森林资源总价值达40亿元。可以说,黄柏山林场的生态环境不仅具有巨大的林木价值,更是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丰富的生态资源为旅游产业和乡村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生态基础,不仅创造了工作机会以帮助人民群众就近就业,还推动了当地农家餐馆、家庭旅馆的兴起和特色林果业、林下经济、旅游延伸产业、中药材等绿色富民产业的发展,为助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商城县委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激发干部群众奋发有为、树立商城良好对外形象,根据“三代”黄柏山林场工人坚守初心、艰苦奋斗、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伟大实践,将黄柏山精神概括为8个字——“敢干、苦干、实干、巧干”,并在林场有针对性地建设了四个教学点。这种对黄柏山精神的总结提炼和宣传教育,既生动地诠释了黄柏山林业职工用智慧和胆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又如实反映了商城县人民迫切希望走生态立县、科学发展之路的时代要求。2021年,黄柏山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成立,向全国人民展现了67年来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果,进一步彰显了黄柏山林场践行中国共产党生态政治智慧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作者:苏二龙,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