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霞:传统革故鼎新理念的河南贡献
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关于“革故鼎新”,习近平主席在2019 年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曾指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一、革故鼎新理念,作为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起源于河南
鼎新革故,典出《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鼎新故,字面意思是:革卦象征着除去旧物;鼎卦象征着取得新食。革、鼎二卦分别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九卦和第五十卦。两卦内容说的是“汤武革命”,改正朔、易服色,和“圣人亨以享上帝”,圣君养贤兴仁的大事,过程尽管艰难曲折,会遭遇“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的情况,但如果在适合的时间进行改革,且措施得当,“革而当”“顺乎天而应乎人”,历经“革言三就”,终会达成“玉铉在上”“大人虎变”“君子豹变,小人革面”的结果,形成“文明以说,大亨以正”的局面。两卦均表达了主张改革维新的坚定意志。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理论根源,其蕴含的哲思包罗万象,深奥精妙,并为后世继承和发扬,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早已作为中华文化的基因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中,至今仍观照着中华民族的当前和未来。
相传《周易》诞生在河南。《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商朝末年,商纣王忌惮日益强大的位于西方的诸侯国周,将其国君周文王拘禁在都城附近的羑里城长达七年之久。周文王在此据伏羲八卦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羑里城位于今安阳市汤阴县城北的羑里城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蕴含有丰富的商周文化遗存,后人在此建有文王庙,元明清历代皆有重修。《周易》诞生于此,典出《周易》的革故鼎新理念自然也起源于此。
二、革故鼎新理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传承弘扬与河南密切相关
源于《周易》的革故鼎新理念,为后世思想家、政治家所传承和弘扬,集中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创新思维。变法图强是战国时代的主旋律,尤其是战国末期的商鞅变法震古烁今。商鞅变法的根本理念是“苟圣人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简单说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稍晚的韩非,宣扬将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即国家的礼仪法度应根据时势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宋代王安石变法的基本理念是“礼贵从宜,事难泥古”,改易更革,在于“法其意”,而不是“法其政”,并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表达了坚定的改革决心。商鞅是卫国人,韩非是韩国人,两地均属今河南。王安石虽是江西人,但出任宰相主持变法,政令都出自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革故鼎新理念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改朝换代、改革变法。中原地区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为都畿,亦为要地,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即所谓中原定,国家乃定,自古以来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自古以来,逐鹿中原、问鼎中原演绎了太多成败兴亡的故事。由于中原战略枢纽的位置,自古兴衰更替,但凡涉及天下全局的角逐,中原势必是逐鹿问鼎的必争之地,天下安定,中原又成为谋求长治久安的控御中枢。
革故鼎新理念体现在社会生活上,就是实现移风易俗。典型的例子如北魏孝文帝对鲜卑旧俗的改革。首先改衣服制度,自上而下推行,禁止鲜卑人穿民族服装,改穿汉服。其次改官方语言,朝廷上禁止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再次改姓氏,鲜卑复姓改为单音汉姓。最后鼓励与汉人通婚,死后就地安葬,不迁回故土等等。魏孝文帝的改制,坚决而彻底,使南迁的鲜卑族呈现出一派汉化的新气象。魏孝文帝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是在迁都洛阳之后。
革故鼎新理念体现在文化上,就是思想、文学、科技等文化形态不断发展创新。中国的许多原典早在先秦时期即已产生,先秦诸子中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等河南籍或孔子、孟子等虽非河南籍,但长期在河南游历、与河南关系密切的思想大家阐发的思辨哲理,深刻影响了后世思想家,他们在前人基础上创新精进。诗歌、散文、辞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形态的不断发展,离不开中原的滋养和贡献。科技创新,更是代不乏人,极大推动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和世界文明发展历程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也与河南密切相关。
三、革故鼎新理念,根植于中国历史的实践进程中,河南是重要舞台
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各区域的文化不断融合、统一并革故鼎新的过程。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是由包括主体民族华夏族——汉族在内的许多民族在长期交流、融合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革故鼎新,逐步形成的唇齿相依、不可分割、内涵丰富的民族集合体,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自石器时代即已开启的这一演进过程,中原地区都是重要的舞台。距今3800年左右,各地文化因素在中原地区风云际会,并完成了一系列整合重组,从而诞生了二里头文化。中华文明自此进入以中原为主导的多元一体新格局。在不断革故鼎新的三代礼制文化强烈影响下,中国各区域的文化也在进行着大融合、大统一,而以礼制文化为核心的思想观念的融合和统一,与三代统一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互为表里。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大一统思想得以确立,成为后世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和人们坚信国家必然统一的坚强动力。
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是革故鼎新的重要途径,多元文明交流互鉴从来都是双向的,尤其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互鉴,或许会推动自身的创新性发展。佛教传入中国、与儒道合流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典型的例子。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与河南密切相关。河南是佛教在我国内地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洛阳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中国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由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在白马寺共同译出。三国时,洛阳已成为北方佛教传播的中心,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西行求法者——颍川人朱士行。南北朝时期,佛教在北方得到了大部分统治者的大力扶持,发展迅速,并开始了与儒、道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时,印度僧人佛陀和菩提达摩先后进入嵩山少林寺修习禅法,传至唐代神秀、慧能时,便创立了极具中国特色、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佛教宗派禅宗。唐代佛教的对外交流活动取得突出成就,如洛阳缑氏人玄奘西行印度求法。佛教的某些思想也被后来宋明理学所汲取,佛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革故鼎新理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不断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提醒我们,因时顺势,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经国序民,破立并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向前推进。
【作者:张玉霞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规划委托重点项目“革故鼎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经验研究”(2022DWT019)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