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位彬:文物活化是文化价值的发现和赋能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甲骨文的发现过程中有三个关键性人物:李成、王懿荣和罗振玉。李成,安阳县小屯村农民,据说他在田间劳动时偶然发现几块甲骨碎片,当时他正身患肤疾,无意中捡起刮痧皮肤,不多日缠身多年的皮肤病竟然神奇地消失了,由此发现了甲骨的药用价值,于是他在田野专门寻找甲骨当作药材售卖,埋藏数千年的甲骨(文)就此重见天日,在李成那里甲骨(文)拥有了生计价值。
王懿荣是晚晴国子监祭酒,掌管皇家最高学府,因身患疾病在一味没有捣碎叫“龙骨”的碎片上发现刻有奇异的“纹络”,凭借学者的敏锐他断定这是比钟鼎文更古老的文字,于是,倾其家财到各大药铺高价收购,至1900年殉国前搜集了1500多片,成为震惊世界的甲骨文重大发现者,自此发现了甲骨文的文化价值。
罗振玉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教育家。他以学术的眼光确认甲骨文与一个王朝有关,对照《殷本纪》,首次确认了甲骨文的性质为商代王家档案,第一次考定甲骨真实出土地为史称“殷墟”的安阳小屯,并考订出商先王庙号十八、先公庙号二,至今其研究成果仍然是甲骨文研究的重要资料,罗氏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发现了甲骨文的文化史学价值。
同一文物,三个人分别发现了三种不同的价值,由此可见,文物本身往往蕴含着多种价值、多层价值、多维价值。同一对象,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可以发现不同价值,获得多个价值,其中路径不同、方法各异,有凭经验,有假创造,有赖创新,有作转化……可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天成”华章,“妙手”总是至要的。就甲骨文三重价值发现看,显然与三位当事人的职业、认知、学识、素养和志趣相关:李成本普通农民,王懿荣为学者官员,罗振玉乃学术大家,他们对甲骨文价值的不同贡献,偶然之中有必然,最终都与他们的身份职业学识眼界正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物,绝不是静止的古董,它是活着的历史,既要保护文物安全,也要让文物‘下凡’,走入百姓生活。” 就甲骨文的重大发现过程来说,李成、王懿荣、罗振玉三人都属于对它进行的“活化”,区别的只是角度、层面、性质和归途。由此可见,文物活化的切点很多,形态各异,但在本质上都是基于文物本身,以文为魂,以物为用,对其文化价值的发现和赋能。有了文物活化的萃取和赋能,进而让负载文化使命的文物形赋魂聚,开出灿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飞入寻常百姓家”,美化人们的生活,增强人们的力量,启迪人们的思想,焕发人们的精神,丰富人们的情感,点亮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境界。
文物是千年文化的宝藏,文化是千年文明的凝聚,文创是千年文明的再生。进入新时代,文物活化唱起的大风歌,是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创产品越来越多地带给人们高品质的文化“消费”,在文化大繁荣文旅大融合时代背景下,文创正成为文物活化集中而典型的表达方式。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优秀的文创产品使命在肩,前景无限。
1.老照新存 留住记忆
此类文创作品以北京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最为大手笔、活典范。北京首钢工业遗址最早是北洋政府时期创办和遗留下来的一个炼铁厂,在其近90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高炉、冷却塔、运输铁路专用线、机车、龙烟别墅等珍贵的工业历史遗存。首钢搬迁腾退出城市发展新空间后,被设计师们大手笔创作成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工业遗存和现代元素,在这里完美融合:钢筋混凝土圆筒被镂空雕刻出圆孔等图案,便于建筑物取光;周围转运站、料仓等建筑物外墙保留了原始风貌;架设在空中的皮带通廊在空中勾勒出硬朗的线条……光纤照明、光伏发电、雨水收集等绿色科技工艺,全都用在了这处先行试点改造的区域。与冬奥结缘后,精煤车间改造成了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四个冬季运动训练场馆,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四块冰”;曾经可以轻松开进运煤列车的300米长的偌大厂房,摇身一变成为条件最好的冰上运动训练场馆……这个原本保有历史沧桑的钢铁工业基地,经过一番改造,实现了工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昔日北京最大的工业厂址,蝶变幻化为首都“工业风”网红拍照打卡胜地,老照新存,留住记忆,让历史流淌在人们的生活中,堪称当代大手笔文创典范。
2.时空穿越 再现历史
此类文创作品可与大手笔、活典范的北京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相媲美的当属开封清明上河园。这座大型宋代文化实景主题公园,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写实画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营造法式》建设标准,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穿越时空,再现历史,集中再现了古都汴京千年繁华的胜景。清明上河园作为集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趣味娱乐旅游和生态环境旅游于一体的主题文化公园,突出体现了观赏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和情趣性等特点,成为国家黄河黄金旅游专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3.古道新履 感受发现
此类文创作品当首推河南博物院打造的动态文创系列产品考古盲盒,它把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结合,对文物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入挖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把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藏进土中,将考古发掘融入“拆盒”过程,让购玩家在一个个独立的“考古现场”中感受亲身参与发现历史瞬间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分为传承、史诗、传说三种类型,包含了河南博物院六大镇院之宝及80多款文物微缩仿制模型,种类涉及青铜器、玉器、陶器、瓷器等材质。产品从包装到内容都体现了考古的专业性,比如微缩洛阳铲、考古专用小刷子、外包装上考古地层的说明等。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了起来,成为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吸引更多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了解、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了河南博物院的出圈出彩。
4.一树繁花 异彩纷呈
安阳文字博物馆贴近百姓生活搞文创:“小仓颉”文具套装、设计精美的文创口罩、惊喜连连的幸运盲盒、富有艺术美感的十二生肖摆件,各种各样的明信片、冰箱贴、笔记本、小挂饰……百余件美观实用的文创新产品亮相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文字博物馆围绕“文字之树”大做文章,做大文章,把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交织起来,融入日常吃、喝、穿、玩、乐等多个方面,在创新上下足绣花功夫,激活文化生命力,让文物历史、文化审美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让观众与博物馆的每一次邂逅都感受文化,获得美好。
5.浓缩文物 收藏文化
此类文创产品比较常见,属于浓缩文物,照版复制,是各地旅游景区的标配,其创意虽简单,但文化内涵不可或缺,必须体现本地化、独特性、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易收藏的特点。在制作和市场运作上,往往借鉴邮票小型张原理,体(面)积小,全实物,可成套装、成系列、成建制,既可单独收藏,又能成套(系列)收集和欣赏。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记忆,而最能代表城市文化符号的文物,就是这些珍贵记忆的最直接体现,用艺术创造再现历史文明,将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用浓缩的文物收藏起来,无疑会拨动人们的心弦,带给人们无限的回忆。
综上可知,文物活化的切点和路径是多重的,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条分缕析,其诸多创思是相对独立的,但在实际运用中这些诸多方法路径又是相互交织、同时并用的。上述仅结合国内若干文创成功案例,作些创思上的梳理,在日臻成熟、异彩纷呈的文创大观园里,这些只是其中几个缩影。文创产品,创有定则,而无定法,打造优质文创产品的定则,一要立足本地,梳理文化资源,做好文化分析,聚焦最具地方代表性、提炼出最具本地特色的文化符号,这是一座城市、一个景区的文创产品让人眼前一亮的关键。二要在“文”上做文章,“创”上下功夫。文创产品内涵的是文化,外彰的是创意,它拒绝抄袭,摒弃庸俗,只有守正创新,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方能打造颜值与内涵俱佳的文创精品。三要与时俱进,在手段与表现上重视融入现代高科技元素,既适应变化发展的文旅市场,又把握先机,引领它的发展未来。
(作者:周位彬,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编辑:申久燕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