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文 | 姜保忠:“二七精神”融入郑州城市发展的时代价值与路径对策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6-16 14:58

  编者按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什么要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怎样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河南应该怎么做?即日起,学术中原开设专栏,邀请专家学者就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言献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伟大精神来源于伟大实践。1923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铁路工人发起了一场以京汉铁路郑州总工会为中心,北起长辛店、南至汉口的大罢工运动。这场罢工将中国工人运动推向了第一次高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二七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郑州人民通过设立二七区、修建二七塔、建设二七纪念馆等方式来弘扬“二七精神”。2021年,中共郑州市委组织党史专家,将“二七精神”的核心内涵阐释为“千里同轨、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坚定信念、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顽强拼搏、勇为前锋的斗争精神;忠诚为民、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从而使“二七精神”的内涵更加全面、准确。

  郑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作为“二七大罢工”的策源地之一,郑州在弘扬“二七精神”、推动红色资源创新性发展方面责无旁贷。2021年10月26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明确了推进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十大战略”,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提升发展软实力”、“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建设之路”。2023年是“二七大罢工”发生一百周年,以此为契机,研究“二七精神”的时代价值,推动“二七精神”更好地融入郑州城市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推进河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二七精神”融入郑州城市发展的时代价值

  “二七精神”融入郑州城市发展是提升郑州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评价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要考察其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生态治理等硬实力,还要考察它的制度施行力、社会凝聚力、城市吸引力等文化软实力。郑州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还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包括二七纪念馆、郑州烈士陵园、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等,具有近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荣历史。但长期以来,郑州红色资源标识在城市宣传中被忽视,红色资源的独特性凝练也不够充分,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不够突出。新时代条件下,深入开掘、整合郑州红色资源,将“二七精神”融入郑州城市发展,有利于提升郑州城市形象,提高郑州的城市竞争力和城市软实力。

  “二七精神”融入郑州城市发展为郑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精神与文化的支撑。“二七精神”中“坚定信念、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能够为郑州打造创新型、科技型城市注入不竭精神动力。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将“二七精神”中的创新精神融入郑州城市发展,能够为郑州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性发展注入灵魂与动力,增加郑州城市自身的精气神,提升郑州的城市品位。

  “二七精神”融入郑州城市发展助力于郑州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转型。“二七精神”中蕴含的红色精神内核,能够助力城市治理理念的更新,激励党员干部和广大市民为城市发展奉献力量。“二七精神”的核心内涵契合“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建设理念,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基本的评判标准。将“二七精神”融入郑州城市治理,能够促进郑州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尽快实现现代化。

  二、“二七精神”融入郑州城市发展的对策路径

  “二七精神”作为郑州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有效融入郑州城市发展,应当结合郑州自身实际,多措并举,凝聚各方力量,整合要素资源,健全政策保障,探索出一条特色融城之路。

  (一)坚持党的领导,保障融城工作顺利进行

  现代化城市治理中,党的领导是根本,党委的核心和保障作用是其他治理主体所无法替代的。“二七精神”是我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可靠保障,推动“二七精神”融入郑州城市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地方革命叙事、地方革命精神出发,宣传和阐释“二七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的重要指示精神,从河南省和郑州市实际情况出发,锚定“两个确保”和“十大战略”,从党史学习、党建工作、廉洁河南、精神文明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寻找融城工作的切入点。

  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将本地红色资源的学习纳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政法、社群等的日常工作,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形成“二七精神”、“红旗渠精神”、“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的红色精神谱系,将“二七精神”的科学内涵融入日常工作中,统筹规划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建设、运行模式、保障机制,让红色精神转化为群众凝心聚力的动员令。

  (二)以政府为主体,推进“二七精神”全方位融入

  组织开展红色资源开发工作,扩充红色精神的实物性载体。以落实郑州“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征集“二七”文物和相关史料,建立包括“二七精神”在内的郑州市红色资源数据库,健全红色资源统计、调查机制。加大红色文旅开发工程、红色文物维修工程、红色文化弘扬工程的政策支持力度,设立红色资源专项财政资金。

  依托二七纪念塔、二七纪念馆等,以红色产品、红色广场、红色品牌为载体,打造“二七名城”红色标签。首先,打造红色产品。培育一批红色文创企业和个人,在投资、税收、准入许可、技术补贴、产品流通方面给以政策优惠,形成以“二七精神”为主题的IP衍生型产品。其次,凸显红色广场。利用二七广场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符号优势,合理规划红色资源与商业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开发“二七元素”的商业价值,建设特色商贸街区。再次,形成红色品牌。以“二七”名人、故事等主题制作短视频、话剧、动漫等,在官方传媒平台发布;开展红色教育、旅游、康养等服务及公益性红色文化活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红色活动项目蓬勃开展。

  (三)激发企事业单位、个人等主体的能动性,营造浓厚的融城氛围

  开展“二七精神”系列专题活动,丰富内容和形式,吸引群众参与。动员市民积极参与政府举办的“二七精神”系列活动,依托各自行业背景宣传“二七精神”,为政府文化活动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鼓励市民组建红色文化小组或者参与政府组建的宣讲团,将红色文化带入学校、家庭、企业等,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发挥文旅企业的优势,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依托政府平台,借助政府信息优势,进行“二七精神”文旅产品的开发推广。文旅企业抓住“二七大罢工”周年纪念日的有利时机,积极与政府文旅部门沟通,加快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规划”的出台,做好红色景区合作、红色市场合作。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宣传方式。二七纪念馆作为“二七精神”的主要展馆,需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将“二七精神”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参考其他展馆经验,实现线下和线上双轨模式,线上可开发“云二七”,利用全景拍摄技术再现展馆场景。线下可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开展陈列展览、流动展览,VR、AR沉浸式展演体验,与文创作者合作开发红色“剧本杀”项目,提升红色资源的参与度、吸引力、感染力。

  发挥高校教学科研优势,加强红色资源教育工作。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和智库资源,能够为“二七精神”的创新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鼓励高校教师参与党委、政府组织的“二七精神”地方性课题研究,教师与政府工作人员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发挥高校思政课作用,将“二七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建立和完善 “二七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体制机制,实现“二七精神”弘扬与高校文化育人的有机结合。

  【作者:姜保忠,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依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2023年度郑州市社科联专题调研课题《“二七精神”融入城市发展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