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 读懂“一带一路”②:嫘祖的发明与功绩
“教民养蚕治丝,无须树叶蔽体;令地产桑育蚁,遂教人力回天”。这是北宋建隆元年的一篇疏文中描写嫘祖的功绩。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世本·卷一帝系篇》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产青阳及昌意”嫘祖是黄帝的妻子,也是古代传说中发明养蚕缫(sāo)丝技术的“女神”。我们知道,河南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无丝不成丝路,丝路之“丝”就是丝绸。丝绸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可以说,嫘祖发明的养蚕缫丝技术,为丝绸之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历史传承表明,嫘祖是河南荥阳人。事实上,荥阳环翠峪历来有每年农历三月十二祭拜嫘祖、逛庙会的传统。荥阳嫘祖文化源远流长。嫘祖长期生活的环翠峪留下很多嫘祖文化的遗迹、遗址、风物,有“嫘祖故里”之称。2009年,荥阳市收集整理的《先蚕氏嫘祖的传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荥阳市环翠峪景区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2013年,荥阳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嫘祖文化之乡”和“中国嫘祖文化传承基地”。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考古队员曾在河南荥阳的仰韶文化大型聚落遗址——青台遗址发现丝绸残片,但很遗憾的是,这些丝绸残片最后并未保存下来。一直到2013至2017年的河南荥阳的另一处仰韶文化遗址——汪沟遗址考古,在考古过程中,考古人员在破碎的瓮棺之中发现有一块炭黑色的薄片,经鉴定这就是目前最早的丝绸残片实物。汪沟遗址与青台遗址丝绸的发现,说明5000多年前郑州就已经开始制丝。嫘祖养蚕缫丝,开创了华夏“丝国”的先河。嫘祖将蚕茧制成绫罗绸缎,织成精美丝织物。她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用蚕丝纺织成纺织品、并将其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人。以养蚕缫丝为业的嫘祖,也因此被人们尊称为“丝神”。她和她所开创的养蚕缫丝工艺,更是被后世称为“华夏第一丝”。
小小蚕茧,是华夏民族的情感寄托。“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绩蚕初成茧,相思条女密。投身汤水中,贵得共成匹。”“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qǐ。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zhuó)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我们化蚕丝之“丝”为相思之“思”,表达人们缠绵的情感和如水的浪漫。
小小蚕茧,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寄托。“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变。”“物亦有仁者,蚕功不可量。 将身甘鼎镬(huò),与世作衣裳。”我们用蚕茧的自我牺牲、福泽万世,赞扬劳动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
小小蚕茧,更是饱含着华夏文明的密码。据《通鉴纲目外记》载,黄帝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cūn zhú)之患,后世祀为先蚕”。意思是说嫘祖教人们养蚕,用蚕丝做成衣服,解决了人们挨冻的问题。《易·系辞》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对这句话注释说:“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什么意思呢?孔颖达是说,黄帝以前,人们穿得是短小的兽皮,现在穿的是用丝麻布帛做的长衣。由“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可见,嫘祖发明的养蚕缫丝技术,对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影响。
丝绸不仅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的重要载体,更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中国丝绸,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征,而由中国丝绸发展起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更是成为了中国沟通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