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兴业 | 汪振军:中原文化,何以兴?——关于河南文化强省建设的路径思考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6-28 09:47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6月20日上午,河南省社科联组织召开全省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走出文化大省以文兴业的新路子”理论研讨会,以进一步引导和动员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即日起大河网学术中原陆续刊发座谈会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河南作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大省”,在新的时代、新起点上如何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创造具有中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新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河南力量,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大问题。

一、新时代、新使命、新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讲话是继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后又一次重要讲话。这个讲话有三个重点:

一是系统地总结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大特性,指出了中华文明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说明了中华文明古与今、中与外的辩证发展关系。

 二是提出了“第二个结合”的新观点。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三是指出了文化传承发展的目标。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不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开放包容、传承创新的文明。突出了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新文化。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二、 河南“兴文化”的四重语境

一是古今落差。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建都,中国八大古都有四个在河南,一千年前的河南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北宋之后,政治中心南移,河南失去了中心地位,文化因此衰落。

二是南北落差。北宋之后,中国政治中心在南北方向位移,如杭州、南京、北京。同时,近代以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快速崛起,不仅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和重镇,也成为文化中心和重镇,文化发展超过河南。

三是经文落差。从经济上来说,河南虽然总量上比较靠前,但从文化投入方面来说远远不足,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平衡。

四是自身落差。河南是文化大省,资源很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历史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成文化创新优势,文化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文化产业实力有待提升。

正是以上四个方面的落差,说明河南“兴文化”任务艰巨。虽然最近这些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河南文化需要从整体上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需要将传统文化优势转变为当代文化发展优势,聚焦高质量发展,提高河南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

三、河南“兴文化”的路径思考

一是厘清脉络。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要确立人们的文化自信,必须厘清自己的发展脉络,要让人们认识中原文化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要把“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作为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和中原文化起源的研究和阐释工作。比如中原文化的产生问题,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彩陶,但他出于西方考古学的成见,不承认仰韶文化是中国自己的文化,而是提出“仰韶文化西来说”,他认为仰韶文化是受中亚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并以此臆想了一个由西向东的文化传播路线。针对安特生的观点,中国考古学家梁思永、尹达,特别是夏鼐等连续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古挖掘,用大量证据推翻了安特生的观点。特别是早于仰韶文化时期的郑州裴李岗遗址的发现,充分证明了中原文化渊源有自,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已经形成了系统而有序的中原史前文化发展脉络。我们之所以要花这么大的精力来做考古挖掘和研究工作,就是要“文化寻根”和“文化溯源”,让人们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不忘本来,才能创造未来。

二是传承精神。众所周知,文化包括器物、制度、精神三个层面,而在这三个层面中,精神是最重要的。物质的文化、制度的文化可能会随着时代消失,但精神的文化将会持续和永恒。今天传承中原文化,一定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和提炼中原精神。比如地处河南省中西部的巩义,浅山丘陵较多,土地贫瘠。为了改变生存环境,甩掉贫穷的帽子,巩义人几十年来一直探索着工业化的发展。现在烟草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新郑卷烟厂,就是1949年诞生于巩义,后来才迁到新郑。20世纪70年代,回郭镇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先后办了化工厂、化肥厂、铸造厂等社队企业。1975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文全面介绍了巩义回郭镇创办社队企业的经验,被称为“回郭模式”。改革开放以后,巩义经济快速发展。今天,明泰铝业、河南万达铝业、恒星科技等一批企业已经成为国内铝加工产业链上举足轻重的企业,巩义也多年一直位于“全国百强县”之列。同样,巩义还有一个著名的康百万庄园,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代,共计400余年。康家之所以能够达到“富甲三省,船行六河”的财富局面,恐怕和它的家族文化有一定关系。凡是去参观过的人都会见到一块“留余”匾。“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显然,“四留余”既是家风文化,也是商道文化。从过去的“康百万”到今天的“百强县”,如果循其文化的脉络,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说在“康百万”那里体现的是儒家“致中和”的思想理念,那么在“百强县”这里则体现了“求新变”的思想理念。前者是儒家的“中庸”思想,后者是《周易》的“易变”思想,前者是做人做事不过激、把握度,后者是变则通、通则久,在变化中发展。当然,今天的市场经济和传统儒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不少矛盾冲突,同时,也可能有某些融合统一。河南要发展市场经济,一定要好好挖掘豫商精神。

三是加强对话。从全中国的角度,“中原文化”是一个区域文化概念,与齐鲁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湖湘文化等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看,“中原文化”又不是一般意义的区域文化,它具有原创性、核心性、辐射性,在整个中华文化中占据突出地位。历史上的中原文化从来都不是封闭的,它是开放的,它与其他地方的文化都有交流,也吸纳了其他的文化使之中原化,正由于此,中原文化才显得博大精深。比如,河南最有名的少林寺,它的文化来自一个叫达摩的和尚,原是印度高僧,后到中国,先在南方停留不长时间,后到嵩山一个石洞修炼,面壁九年,终于悟道,成为禅宗初祖。今天,少林寺的文化已经完全是中国化的佛教了。中原文化要传承发展,一方面要让外边的东西进来,另一方面,自己的文化也要走出去。今年5月,为庆祝“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化和旅游部在全球41个国家举办以“茶和天下”雅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河南围绕宋画、宋代书法、宋词、宋瓷等,通过茶会、雅集、交互式艺术展等方式,将开封的大宋文化引入日本大阪,“宋茶”与日本“茶道”对话,很好地实现了中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100多年前,马克思就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人类将结束相互隔绝的状态,“世界交往必须要替代局部的民族交往,成为交往的主旋律。民族交往必然冲破以往的种种藩篱而成为世界交往的一部分”(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1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十分重要。今后,我们要举办更多的活动,让中原文化走出去,与其他地方的文化交流,充分实现中原文化的跨区域、跨国界、跨文化传播。

四是守正创新。所谓“守正”,就是提倡正根、正宗、正道、正源。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一定要进行鉴别,把最优秀的文化传下来,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所谓“创新”,就是要随着时代变化,做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发展不是凝固不变的,不是“天不变道亦不变”,而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守正创新”就是强调中国的现代文明是在赓续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文化创新都要有依据。同时,中国式的现代文明是从中国大地生长出来的,不是照搬照抄别人的文化就能形成的。中国文化要有自己的定位、自己的方向、自己的特色、自己的目标,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否则,将会迷失自我。以河南陶瓷为例,历史非常辉煌。有5000—7000年前的仰韶彩陶文化,3600年的原始青瓷,1400多年的唐代三彩,1000年左右宋代的五大名窑,钧瓷、汝瓷、官瓷艺术达到了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高峰。但是从今天来看,河南陶瓷业已经远远落后于浙江的龙泉、江西景德镇、福建的德化。这里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今天河南陶瓷产业要复兴,重铸辉煌,一方面要认识到自己的历史文化积淀优势,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与其他地方的现实差距,认真谋划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审美文化为导向,生产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产品。同时,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研发新产品,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今天我们讲中原文化,不能就河南说河南,不能就文化说文化,一定要站在现代文明的高度、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全方位重新审视中原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发现问题,找到突破的路径和方法,树立文化自信,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作者:汪振军 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