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明奇: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实践路径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7-03 13:41

  延安精神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的二十大结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延安学习考察,重温延安精神,并就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如何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等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我们如何用延安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加强延安精神学习,深化思想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考察期间指出,“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学而知不足,学而明方向,加强学习是提高思想认识的基本途径、首要途径。全党必须在深化延安精神的学习上下功夫,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一要机制化集中学。要把延安精神的学习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组织生活会、群众政治学习、干部培训等机制化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保证时间,向集中学习要效率。二要挤时间自学。我们处在一个百舸争流、只争朝夕的快时代,各行各业都很忙,领导干部更忙,合理分配时间、有效使用时间成为一项基本要求。我们必须发扬海绵挤水精神,千方百计挤时间充电,尤其是要把学习延安精神摆到重要位置,挤时间学。三要读原著学。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有味道。要多读、精读延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原著,原汁原味地学,逐字逐句地学,深入体会领悟原著中蕴含的精神要义。四要系统全面学。要把延安精神的学习与“四史”学习相结合。当前尤其要把学习延安精神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互相结合学,全面系统学,融汇古今学。五要结合实际学。认真体会延安精神的精髓要义与时代要求的内在一致性和时代差异性,更深体会延安精神中最深沉、最稳定、最本质的内涵,更多领会传承弘扬延安精神是立足新时代、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使命的内在需求。

  二、加强延安精神研究,多出精品力作

  多年来,学术界对延安精神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延安精神的形成逻辑、基本内涵、时代价值、弘扬路径等,成果形式主要是论文、学位论文、著作等。但相对于延安精神的重要时代价值而言,研究深度广度还不够,结合实际还不紧,后劲不足。今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加强:一要加强文本研究阐释。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之后考察延安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同时也要加强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有关延安精神的文章、讲话以及党的重要文献的解读阐释,做好文本研究。二要加强现实需求研究。现有对延安精神时代价值的研究太一般化,应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的精神需求侧和延安精神的供给侧进行分类研究、分层研究、分地域研究,把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说具体说清楚讲明白。三要加强教育传播规律研究。要结合行业深入研究以延安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播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各自特点和匹配规律,尤其要重视对不同人群受众需求特点的研究。四要加强智库类成果的研究。结合延安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多做针对性研究,为各项决策提供智力服务。

  三、加强延安精神宣传,持续引导舆论

  延安精神是在火热的抗战烽火中形成发展的,它经过广泛宣传“掌握了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现实力量,激励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今天,我们传承弘扬延安精神,也必须走出书斋,走出课堂,加强宣传,让它走向社会大众,飞入寻常百姓家。一要用好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俗著作、书画作品等传统媒体要更多刊登播发有关延安精神的研究成果、文艺作品、新闻报道等,发挥好主力军的引导作用。二要用好新媒体。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站、手机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小视频等新媒体,要更多刊发延安精神有关的理论文章、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学术讲座、学习心得、经典案例等内容,占领人民群众的碎片化时间。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要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集中研究受众收看偏好,有针对性地开发收视率高的微作品,引导思想舆论。三要抓好学校教育。学校是最集中、最系统的教育场所,要将延安精神分层分类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人文选修课、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四要加强理论宣讲。把延安精神纳入各级各类政治学习、干部培训、主题教育、素质拓展等学习活动计划中,选派优秀师资力量,增强宣讲实效。五要融入文化产业。要将延安精神的元素有机融入文化产业,通过文创作品、影视作品、舞台演出、主题晚会、旅游休闲、车载广告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宣传普及延安精神,使之人尽皆知、耳熟能详。

  四、用好延安精神资源,推进红色研学

  延安精神既是思想观点、优秀品质等无形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也有大量历史遗迹、革命文物、口述资料等有形有声载体资源。传承弘扬延安精神,也应重视这些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广泛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一要加强保护。我党在延安战斗13年,以延安市为中心,在陕北范围留下了大量红色历史遗迹,枣园、杨家岭、凤凰山等中央机关旧址,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六届六中全会、七大、枣林沟会议、小河会议等重要会议会址,直罗镇战斗、转战陕北重要战役战斗等重要军事遗址,宝塔山、延水河等重要自然人文标志,重要事件的群众见证人,陕北腰鼓、民歌、秧歌等革命文艺形式,都要有计划地保护、修复。有的需要抢救性修复和保护。二要有序开发利用。要结合旅游、干部培训、学生研学等形式,加强文旅融合,打造精品线路,增强研学效果。三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对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要有计划进行数字化加工转化,建设网上博物馆,开发虚拟仿真学习项目,强化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学习形式,扩大学习覆盖面,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四要加强经费支持。不能把红色资源学习考察简单看作公款旅游加以限制,应该把它视为理论学习的实践教学活动,切实加大经费投入。要对有关场馆建设、资源购置、软件设备等加强经费支持。同时要做好经费预算,严格支出标准,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数据资源利用率。

  五、推进延安精神具化,创新单位文化

  延安精神高大上,容易使人们误解为假大空。要使延安精神深入人心,必须结合不同行业、单位的实际,将它具体化为单位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一要使其精神内容具体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除了具备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宏观要求外,应该使其在中观上具体化为拥护本地区、本领域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微观上具体化为拥护本单位党委行政的各项决策和纪律,服从组织工作安排,维护领导威信,维护单位团结等。二要使其结合重点具体化。根据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群众团体等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实际,将延安精神与单位文化建相结合的重点方面具体化。如企业文化建设,就应重点突出将延安精神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内容;党政机关单位文化建设,就要重点突出延安精神中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等内容;科学研究单位的文化建设,就要重点突出延安精神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内容等等。三要将其行为要求具体化。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精神要求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自觉化、持久化。要将延安精神外化于行提出具体要求,形成与单位工作性质相契合的行为准则,才便于理解执行。如艰苦奋斗,就可以根据单位工作性质细化为若干条具体要求。

  六、推动延安精神外宣,彰显中国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改写了人类发展的版图,创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支撑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延安精神是中国的,自然也是世界的,应该加强对外宣传,使其走向世界。一要增强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广交朋友,发展经济,对外交往中很少宣传红色文化。但近年来,我们的“四个自信”不断增强,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的对外宣传应该加强。在延安时期,斯诺的《西行漫记》打开了西方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窗口,消解了内外敌对势力对中国革命的污蔑和偏见,赢得了国际友好力量的支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国红色文化对全球文化的引领价值和共同价值,把红色文化作为国际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树立中国先进文化形象。延安精神是革命文化,是蕴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文化,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其宝贵的思想内涵对那些既想发展又想保持独立性的国家和人民具有重要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其时代价值、全球价值,增强文化自信,理直气壮宣传。二要注重结合。延安精神具有鲜明的底色和中国的特色,在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情的国家和地区宣传时,要非常注重与当地的文化背景、发展需求等相结合,找准结合点、增强实效性。三要创新载体。要通过政党交流、经济合作、友好城市、学术交流、教育合作、文化交流等形式,宣传延安精神,讲好延安故事,增进友好国家和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精神品质、光荣历史的了解和理解,夯实合作共建的思想感情基础。四要培养人才。要立足长远,大力培养对延安精神有研究、懂语言、会外交、善传播的复合型外宣人才。加强对现有政府外事人员、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留学生出国前的培训,提高其以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为延安精神的对外宣传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作者:饶明奇,华北水利水大学教授 该文是河南省委宣传部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延安、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委托项目“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22DWT080】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