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勇: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时代表达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23-07-14 10: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视野审视百余年来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之路,有助于揭示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特征,对于创造新时代的中国文学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启示意义。

  与时代同频共振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文学即进入现代化探索与发展的历史阶段。在百余年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文学,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始终谋求进步与创新,以文学的方式记录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历程。

  五四新文化、新文学最鲜明的标识是先进知识分子对“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向往,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发现”,即现代意义上对“人”的重新发现。面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贫弱的状况,以鲁迅、陈独秀、郭沫若等为代表的新文学家遵循“人的文学”观念,高举“以人为本”的文化旗帜,试图借助文艺来完成改造国民性的重任。由此,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世界现代潮流相呼应。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文学的思想意识、情感心理、表达方式、审美风尚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涌现出鲁迅、郭沫若、茅盾等文坛巨匠,开启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之路。

  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程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也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实践过程。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早期共产党人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邓中夏、恽代英等,在革命实践中就已经开始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文艺运动和文学创作,以配合中国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随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学创作进入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唤起民众觉醒的阶段。这是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在反思五四文学经验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和革命文学创作推向深入。左翼作家积极展开对文学革命性与阶级性的探讨,由此,现代文学在时代精神、文本形式、表达技巧、叙事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左翼文学的重大建树在于对文学阶级性的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它将五四文学对个人的发现推向“阶级的发现”与“大众的发现”,为中国文学现代化发展积累了组织建构与社会实践层面的宝贵经验。

  延安文艺是中国文学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节点。在如何让文艺最大程度地获得大众认可这一问题上,延安文艺从理论到实践给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回答。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讲话》指明了中国文艺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为什么人”以及“如何为人”的问题,阐发了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原则。“为人民”文艺方向的确立,使中国文学走上了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符合中国文艺发展的现代走向和时代吁求。同时,延安文艺的“大众化”实践与“民族新形式”的创造,开启了中国文艺现代化新的美学实践路向,此后无论是“赵树理方向”的提出,还是《白毛女》等现代新歌剧的形式创造,抑或种种群众性的文艺创作活动,都充分体现了文艺“为人民”的创作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学发展,塑造理想新人,歌颂新的时代,是文学界面临的时代使命。中国文学在经历了波澜壮阔的现代时期之后,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于文学人民性的要求,开始广泛渗透于这一时期的文学生产、传播、批评等各个环节中。以文学表达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书写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的艰苦奋斗,成为时代主题。中国文学的这些变化,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进入新时期,中国文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新作家、新作品不断涌现,文学作品以艺术之笔描绘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指出:“要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成为新时期党的文艺工作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发展和繁荣文艺工作的方针逐步推行,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了很大拓展,开始逐步与世界文学大潮同频共振、衔接碰撞、深入交流、广泛对话。在具体创作实践中,各种文学思潮此起彼伏。其间,产生了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堪称经典的《平凡的世界》(路遥)、《白鹿原》(陈忠实)等作品。这些作品在对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当下与未来的现代性思考中,较为成功地创造出具有时代色彩与个人特色的文学风格,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收获。

  彰显人民性内涵

  新时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发展,表现出新的面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日新月异,文学在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创作方法、传播接受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网络文学、非虚构文学、影视文学、微信写作等各种文学样态的兴起和飞速发展,读者文学兴趣和阅读方式的巨大变化,都体现出新时代文学的独特之处。

  新时代文学拓展和深化了对“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探讨。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精神结构、文化心理、人文素质、文明程度的现代化。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固然重要,却无法代替精神层面的现代化。新时代文学对人的现代化的表现,彰显出丰富的人民性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中,特别强调文艺的人民性特征,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文艺创作中“人民”的具体表现方式:“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因此,要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人性的光辉与心灵的深刻,“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起到“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作用。

  文艺“为什么人”与“如何为人”的问题依然是新时代中国文学的重要议题。从某种程度上看,百余年来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一直围绕着这一议题展开。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并不单纯是指文学文本或某种创作现象,它反映了每一时代的社会变迁和精神症候,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情感结构,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艺工作者要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要把“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作为神圣使命,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是与民族复兴伟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以独特的叙事方式、书写路径,多角度呈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百余年来,中国文学在现代化历程中,用多样化的艺术手法讲述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努力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

(作者:赵学勇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红色文艺与百年中国研究”(21&ZD260)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