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牢牢把握五个突出特性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这些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特别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开创性认识,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明确了方向,为做好新时代思想文化理论宣传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在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规律性的认识中,锤炼思想自觉、价值自觉、使命自觉、行动自觉,奋力续写中华文明新辉煌。
“连续性”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走自己的路
“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内在特性。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它指引中华民族选择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承接古代中国、回应现代中国、创造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续写中华文明的新辉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道路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为文化自信提供了科学理论和正确价值观指引。坚持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就能创造什么样的文明形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自己的路,才可能创造历史伟业,才可能传承发展独特的民族文化,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民族文明。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走具有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路,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中华文明以中华民族独特气质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也必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文化传承发展的广阔前景。
“创新性”永葆中华文明的蓬勃生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弘扬进取精神
“创新性”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的民族。创新创造是中华文化的生命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传承发展,关键在于不断适应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进行自我更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坚定文化自信,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在关于文化建设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从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积淀中汲取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等精华养分,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继承和发展了勇于进取的精神。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自觉做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对传统文化作出合乎逻辑合乎实际的新阐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实践需要有效衔接。
“统一性”凝聚中华文明的强大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筑牢团结基石
“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性。民族团结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力量所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团结进取,在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共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共同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和情感态度,铸就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之成为中华各民族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汇聚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一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史,既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也是各民族团结统一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进一步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中华文明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文化认同不断加深,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血脉。一个现代强大的国家,需要民族团结;一个复兴强盛的民族,需要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团结基石,根本在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同构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在于继承和弘扬慎终追远、敬宗睦族的优良传统,肩负起守护中华民族团结的共同责任,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最大合力。
“包容性”体现中华文明的开放胸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交流交融
“包容性”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格局与胸怀。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同世界其他文明开展交流互鉴,善于吸收世界文明的先进要素,形成了丰富多彩、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及其价值取向。开放包容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协和万邦”“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彰显出超越民族、超越文明的宽广胸襟,表达出包容互补、交流互鉴的务实态度。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历史上,沿着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中华先民不懈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今天,“一带一路”更是拓展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促进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取向、恢宏格局、开放胸怀。坚持借鉴和吸纳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备品质和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要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辩证取舍,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始终保持中华文化蓬勃生机和强盛活力。
“和平性”传递中华文明的价值取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合作共赢
“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价值属性。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主张和平的民族。“天下太平”“共享大同”的社会理想,“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担当,“国虽大,好战必亡”“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傲慢和偏见是交流互鉴最大的障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中国积极倡导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文明和平发展。
“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只要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就一定能够续写中华文明新辉煌,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作者:杨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四川历史研究院院长)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