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琼: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凝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磅礴伟力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7-26 09:23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先进的文明,是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指向,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特征和本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需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要求

  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指引。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马克思认为精神生活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本质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把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作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把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作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人民精神生活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也是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理想形态。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民精神生活既是根本要求也是发展目标,缺乏高尚的精神追求,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上是实现人的精神世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面貌自立自强既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屹立不倒、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见物又见人的现代文明,既是物质富裕又是精神富足的现代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先进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同时也要着力避免人们精神空虚,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实现两者协调发展的同时不断充盈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理想文化样态,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这是对传统精神文化形态的超越,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道路,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对西方现代化发展逻辑的超越

  人类文明走向现代化的方式是多样的,人类文化进入现代文明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明显区别于西方文化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也是对其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模式的超越。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是对西方现代化中信奉资本至上、物质至上的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由于其制度和文化的劣根性,个人主义、物欲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导致出现西方精神危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倡导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提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和敢于斗争,这是一种建立在高水平的思想境界、高质量的文化产品、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基础上的文化形态。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体现在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是对西方现代化中推行两极分化、扩张主义的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对外推行文化霸权、文化侵略,以傲慢的文化自大感漠视其他民族文化,以蛮横的文化优越感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人,严重危及人类文化生态的平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倡缩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差距,平等地对待外来文化、民族文化,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这种文化价值和文明理念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体现在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想愿景,这是对西方现代化奉行零和博弈、文化歧视的超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搞狭隘的种族主义、排外主义,冲击国际和平稳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继承传统文化优秀基因,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构筑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它所昭示的前进方向契合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也反映着全球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三、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巩固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精神文化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为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良好基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牢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价值导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出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民的精神生活中,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

  丰富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健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体系。要围绕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加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供给,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充足、更优质的精神食粮,让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惠及各类群众。不断创造更多文化精品,不断缩小文化差距,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丰厚滋养。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路径支撑。要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激发文化消费潜能,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着力提升人民的道德品质、审美趣味和精神境界,加快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夯实文化支撑。

  【作者:郑琼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河南红色文化可视化传播与价值拓展”(2022BXW009)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