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涛:李白乡愁诗的情感内涵与文化意蕴
摘要:作为“辞亲远游”的著名诗人,李白创造了大量的乡愁诗。纵观李白的一生,经历了少年轻狂,经历了壮年求索,经历了残年漂泊,虽然他每一个时期的乡愁诗都情真意切,却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意蕴和内涵。李白的乡愁诗就像一条河,既流淌着生命的追求以及生活的哀愁,也映照着有形的故园乃至无形的精神原乡。
关键词:李白 乡愁诗 文化意蕴
古往今来,在无数个聚散离合的悲欢里,人们对故土人情风俗的想念,总是深深地镌刻在骨子里,不断地醇厚于回忆中,最后借助于诗人的手落笔成诗。我们虽然看不到诗人乡思难遏提笔写诗的场景,但却能够记住那些吟唱故乡的诗。譬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都是传颂千古的佳句[1],都唱出了中国人对家乡最深情的思念。
在众多的乡愁诗中,李白的《静夜思》当是流传最广的一首。这位在《客中行》中诉说着“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李白,用一首深情款款的《静夜思》,让明月下的低头思故乡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招牌动作”。故乡的明月诚然可人,有着“天地之心”的李白还是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追逐那“已将书剑许明时”(《别匡山》)的理想和抱负,然而故乡的明月总是陪伴着他的赤子乡愁[2]。
一、李白乡愁诗的情感内涵
作为“辞亲远游”的著名诗人,李白创造了大量的乡愁诗。作为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享誉中外的诗仙,李白基于对亲情的渴望,对伦理温情的向往,对安宁幸福的憧憬,常常把离情万种化为浓烈诗篇,将胸中郁结写进浅吟低唱。李白向来以“神仙风致”为人所知,给人以潇洒缥缈的出尘之感,但在那些远离家园、抛妻别子、独自漂泊的日子里,诗仙李白常常不见了那些超然世外的逍遥,更多流露出对故乡亲人的牵挂,不仅为妻儿写下深情的告白诗,而且对蜀中和东鲁两个故乡也都曾写诗寄乡思。特别是在遭到放逐后,写下的许多“赠内诗”无不流露出“北雁南归看欲尽, 南来不得豫章书”的思妻深情[3]。
李白乡愁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可以说千变万化,但其一以贯之的乡思乡情却亘古不变。李白以修齐治平为志向,却自幼离家,蜀中常常被他视为故乡。李白多次自称“蜀人”,将长江水称为“故乡水”。从李白初出蜀时“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淡淡乡愁,到晚年漂泊中“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的凄凉惆怅,其间有建功立业的志向,有追逐志向路上的无尽忧伤,有壮志难酬的悲愤中对故园的思念,有思归不得中流不尽的泪水,泪水里满满都是对故乡亲人的挂念,“远别泪空尽,长愁心已摧”。
李白在远离家乡、理想失落、放逐他乡的日子中,唯有更加频繁地创作乡愁诗,才能排解内心的孤独寂寞。“不因秋风起,自有思归叹”,李白乡愁诗中的故园认同主要表现为时时闪现的故园记忆和归去不得的哀伤情绪。从“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的闻声而动,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望月兴叹;从“清猿断人肠,游子思故乡”的呐喊,到“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的慨叹,李白的乡愁始终与故土情感和生命体验紧密相连。
李白擅长以精微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表达对家园和乡土的真挚思念。他初出蜀时,“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通过朦胧夜色中“向三峡”“下渝州”的轻快,表达对家乡的丝丝眷恋之情。及至壮志难酬时,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便有眼前诸多风物竞相触发,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曲长笛足以惹人思故乡,“谁忍子规鸟, 连声向我啼”,一声鸟鸣便勾起诗人无尽的乡情。待到诗人有家难回,“思归阻丧乱,去国伤怀抱”,“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又有梦里依稀光景的勾连,“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李白的乡愁诗就像是一面镜子,既能照见故乡的种种过往,又能照亮诗人当下的现实处境。少年李白说“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对美好人生的憧憬显然盖过了对故乡的眷恋,因此在《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等早期作品中抒发的是踌躇满志放飞理想时流露出的淡淡乡愁。李白对故乡的思念随着理想接连受挫而渐次转入深沉,在《太原早秋》《春夜洛城闻笛》等作品中,诗人的乡愁已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日益沉重,待至在晚年被贬获赦后处境凄凉,诗人在困顿中漂泊江南,在《游秋浦白笴陂》中直陈胸襟:“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纵观李白的一生,经历了少年轻狂,经历了壮年求索,经历了残年漂泊,未能施展抱负的生活使他沉沦,每一次的离去使他悲伤,他却执着地将一切过往写进他的诗里。
二、李白乡愁诗的文化意蕴
长期以来,中国以农立国,社会各界安土重迁,极为重视宗族与家庭伦理。尽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乡,会思念着不同的人和事,但所有的乡愁里有着相似的牵挂羁绊。譬如,“寻找家园”的殷切渴望,“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美好期盼,“月是故乡明”的价值取向,“家书抵万金”的沟通需求等。随着时光变迁岁月流转,乡愁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最为深厚的依托,乡愁诗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自从李白离开家乡,“鸣蝉游子意,促织念归期”,家乡就成了念兹在兹的心灵原乡。“白日如分照,还归守故园”,对于身经诸多坎坷的诗人而言,故乡家园就成为慰藉受伤心灵的精神避难所。李白诗歌千载而下长盛不衰,究其原因,既是出于对其艺术价值的高度肯定,也有对其故园之思的深刻认同。李白在“走不通的仕途”与“回不去的故乡”之间艰难抉择、奋力抗争的身影,承载着千千万万秉持修齐治平理想的读书人在进退维艰中壮志难酬的精神困惑与痛苦,而浓缩了万千乡愁的《静夜思》成为最能唤醒民族集体记忆的审美表达,成为构筑民族精神血脉和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
李白的乡愁诗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就像一条河,既流淌着生命的追求以及生活的哀愁,也映照着有形的故园乃至无形的精神原乡。李白的乡愁诗表达的不仅是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依恋,也是对故土和风物的眷恋,更是对中华文化和民族血脉的皈依与寄托。在李白的乡愁诗里,“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故园草木皆有情,历历在目又朦胧,始终隐隐在心中。李白乡愁诗的故园认同更多时候是源自壮志难酬时的补偿心理,越是道路坎坷越是思乡心切。于是在明月下不经意的低头,在子规鸟鸣时油然而生的感慨,在孤舟上无言的哭泣,流露的都是李白缕缕乡愁的伤感。
作为读者,只有理解了李白“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的千里思念,才能懂得他“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的黯然销魂;只有体会了李白“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的无奈,才能懂得他“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的愤懑惆怅;只有感受了李白“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的遭际,才能懂得他“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的无尽忧伤。品读诗仙李白的乡愁诗,“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国情”,乡关、故国同时也喻精神心灵之所托[4]。无论是对故乡风物民俗的审美观照,还是对时事变迁的生动记述,抑或是对故乡历史文化的诗意表达,都极大地丰富了古典诗歌的生命意蕴。
三、李白乡愁诗的当代价值
千年之后,当我们再次品读李白的乡愁诗,依然会读懂诗人当年对妻子儿女的刻骨思念,对蜀中故园的无限挂念,对故园杜鹃花的深刻记忆,对举家团聚的遐想神往。李白乡愁诗中那份或浓或淡的乡愁,那种或深或浅的情怀,无论何时都值得我们尊重、理解、呵护和传承。今天的我们,吟诵李白的乡愁诗,更加懂得乡愁的价值。一个人只有记住乡愁,才有叶落归根的憧憬渴望;一个人只有不忘故土,才有报效祖国的价值认同;一个人只有懂得汲取古典诗歌的丰富营养来培植乡愁情感,才有家国情怀的自觉萌动。
作为古典诗歌的一流作家,李白的乡愁诗既是一面镜子,把诗人仗剑去国后的心路历程在一定意义上呈现了出来;又是一种样本,“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从中可以领略诗仙李白的乡愁韵味。李白的乡愁诗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激发人们跨过千山万水的阻隔,走近魂牵梦绕的故园亲人。因此,把握李白乡愁诗的情感内涵和文化意蕴,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论命题,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需要,对加强中华儿女的文化传承与价值认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运涛 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绵绵.蔡其矫与余光中乡愁诗的比较[J].龙岩学院学报. 2011,29(06):39-44.
[2]康怀远.《周易》交感论与李白天地游[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2):31-37.
[3]应克荣.论李白怀乡诗[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106-109.
[4]孙老虎、胡晓明.孤儿·残阳·游魂:陈三立诗歌的悲情人格[J].浙江社会科学. 2005,(01):9.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