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多维体系建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23-08-01 13: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抹绚烂的色彩,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既是中华历史文明的见证与标识,又是联络民族感情、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保护文化传统,守住文化根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村落发展、繁荣和吸引外来游客强有力的“武器”,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开发独特的发展模式,构建非遗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多维体系。

  非遗助力乡村政策体系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公共文化资源,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参与到非遗保护利用的过程中,在政策制度方面予以保驾护航。从多角度找到主抓手,包含财政政策、产权保护政策、人才政策、税收金融政策、资产管理政策等,构建多层次非遗交互体系,完善乡村发展政策。多层次交互体系的确立首先要体现出完整性和条理性,其次也要表现出关联性和灵活性。对于体系的完整性也要出台相应的评价机制,如策略咨询机制、指标解析机制、监测评价机制等,评价体系既要符合国家发展总战略,符合国情乡情,又要能够适应动态发展的需求。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人才体系建构。人才是乡村振兴强有力的建设军。非遗本身产生于乡村土壤,回归本土的保护利用方式依赖于农业农村农民。非遗保持活力、延续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在于人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对于人才体系的建设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如建设标准要清晰明了,人才决策要科学严谨,人才判定标准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手段要合理多样,人才发展渠道要畅通有序。在支持非遗制度、非遗人才引进决策和规则的基础上引进并选拔乡贤,构建较为完善的乡村非遗人才体系。构建高等教育、非遗传承人、杰出人才、社会筛选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选拔适合农村非遗传承保护的人才。

  非遗助力乡村文化体系建构。在我国广阔的农村土地上,大量群众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而这些文化习俗也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成为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地的民间文学、传统歌舞、传统戏剧、民俗等,都是具有独特地方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我国农业文明发展的全貌,大力推动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农村传统道德体系的建设进程。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是系统性工程,对乡村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乡村振兴中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政策基础上建立乡村文化设施提升机制、乡村现代文化宣传机制等多维机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性研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一系列实际措施,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乡村的文明风尚进行内涵式的重建,构建系统的乡村文化体系,向外界展示乡村特色,铸牢乡村文化之根。

  非遗助力乡村产业体系建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从原来单纯的文化转化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的生产要素。目前,各地都在尝试将文化资源与本地的产业结合起来,包括建筑业、手工业、旅游业、文创设计等。通过发掘乡村当地的非遗文化特色,整合相关文化资源,利用现代工艺对非遗进行创新,发展乡村非遗文化产业,可以吸引村民参与其中,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比如,以故宫文创为代表的文物复刻周边、具有舞台特征的说唱表演、依托文化内涵打造的乡土旅游景点等已经成为当下热门项目。对于传统技艺类非遗,运用传统生产工序,生产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产品,并与旅游同步开发,助力乡村产业发展。除此之外,发展农业文化产业,促进农村现代种植业的发展,建设特色农业文化产业展示区;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产业,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非遗新业态,比如敦煌莫高窟推出的线上云旅游,不断提升乡村非遗经济的辐射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引领乡村物质的生产,同时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提升乡村发展质量、改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等,都与非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样的举措让广袤的土地上陈列的文化遗产都能焕发生机。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就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文化是灵魂,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血脉相传,是人民精神生活的源泉。振兴乡村,以文化为主导,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先行。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本。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真正实现“改善人居环境,传承乡土文明”的根本目标。

  【作者:杜颖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文学院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及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2019J030)、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文化自信’背景下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研究”(2022HZ0569)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