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科界“走出生态大省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理论研讨会成功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上作出河南贡献,8月2日上午,省社科联和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举办全省社科界“走出生态大省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理论研讨会。
省委第十八巡回指导组组长、信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谢天学,副组长、漯河市政协副主席赵改焕出席会议。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研究员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副主席苗树群出席会议,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新年研究员主持会议。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哲,省气象局总工程师、正研级高级工程师赵国强,省能源规划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勇刚,河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经济师张锟,河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牛海鹏,河南工程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李红艳,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斌,郑州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魏伟,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副教授邵田田等九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好气候大文章”“能源结构优化对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与会专家认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中居于管总和引领地位。要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以高水平绿色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风电、氢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建设,提升煤炭高效利用水平,以高效率双碳变革助力高质量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加强区域协同保护与治理,大力解决流域突出生态问题,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建立政府引导下的水权交易机制,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走廊,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做好农业农村生态化发展,促进乡村产业绿色化发展,推动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建设。
与会专家认为,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还面临能源结构偏煤、转型难度大,能源生产总量不足、保障压力大,能源利用率不高、管理水平低,电网网架结构薄弱、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要加快新能源开发,调整能源结构;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调节能力;做好需求侧和资源节约工作,提升管理水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转型力度;推动绿色科技发展,提升创新能力。
与会专家认为,努力走出生态大省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关键在于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要大力培育生态气候资源品牌,实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流域生态补偿,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要发展绿色科技体系,推广实施碳普惠制,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要完善企业“碳效率”激励机制、健全绿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建立资源环境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构建产品“碳标签”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李庚香主席在总结发言时指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新愿景的必然选择,是“人民至上”原则的生动体现,是坚定绿色发展的有力宣示,为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河南走生态大省绿色发展新路子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要求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现实需要。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着力打造“丰字型”绿色生态体系,努力走出生态大省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会议要求,全省社科界要结合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等重大命题开展研究,为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河南实践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