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光: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视域下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意蕴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8-04 09:49

  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新研学焦裕禄精神中的调研方法和本领,不仅能够提高党员干部的攻坚克难能力,而且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亲民爱民: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

  调研要扎根基层百姓。为改变兰考内涝、风沙与盐碱“三害”,焦裕禄通过基层调研,足迹踏遍田间地头、黄沙涝地、猪圈、炕头,从而成为群众所支持的贴心人。

  调研要问计于民。通过请教当地老乡,他总结出了沙丘治理的“贴膏药”和“扎针”等办法,有效开展了沙丘的灾害治理,并为兰考的后续发展找到了方向。

  调研要为民解忧。针对严重灾情,他倡导共产党员应该“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同时又亲自带救济粮款和大家一起走访群众,集中展现了他为民解忧的宗旨意识。

  艰苦奋斗:领导干部要带头经常调研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担当精神。为坚定干部治理灾害信心,他组织县委人员学习毛泽东“老三篇”和兰考革命斗争史抓思想动员,并在治理“三害”中探索出简便易行又合乎规律的举措。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为探查风源和沙丘的形成规律,他忍着肝疼逆风而上,手脚并用趴在地上向前爬的斗争精神,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具有重要启迪。

  抓紧推进各项工作的只争朝夕精神。为了给生产和救灾工作抢时间,他常常宵衣旰食,并动员党员干部说:“我们要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这种只争朝夕的精神应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调研中的“精气神”。

  科学求实:注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工业战线的工作经历为焦裕禄治理“三害”提供了科学思路:在全县翻淤压沙和植树造林并举,修筑台田和打井开渠、疏浚河道配套进行。同时也为党员干部科学施策开启调研新思路。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为了探寻“三害”的根源,他同盐碱普查队一起调研,并在品尝盐碱土的味道中绘制出全县盐碱分布分类图,探查出内涝是形成盐碱的根本原因,从而为党员干部调研树立了求实作风榜样。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认真态度。以“除三害办”的主动出击取代“劝阻办”的被动工作,在救助被困群众中查清内涝的源头。这种追求细节的认真态度,为党员干部调研起到了示范引领。

  迎难而上:坚持问题导向

  发现问题是做好调研的前提。在逃荒百姓的候车室里发现了车站积压8天的国家救济物资,在风沙刮得最大时查清风势走向。这种带着问题的调研方法,有助于增强我们在改革发展和党建中的问题意识。

  把握问题是调研的关键。通过干部、老农和技术员“三结合”的调查,为准确掌握“三害”的分布情况和成因提供了一手资料,同时也为起草科学治沙方案夯实了基础。

  解决问题是调研的主要目标。在坚持调研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的目标思路下,1963年年底全县造林21014亩,打防风带186条,堵风口83处,兰考夏粮产量比上年翻了一番多,为最终解决“三害”问题找到了出路。

  无私奉献:人民利益至上的党性修养

  心里装着人民的公仆意识。在组织生产救灾中安排的6项工作都攸关群众利益,一句“我是你们的儿子”充分彰显出他心系人民的公仆意识。

  不搞特殊化的自律意识。为防止干部搞特殊化,他亲自起草《干部十不准》。得知儿子“看白戏”,他立即拿出钱叫儿子到戏院补票。这种自律意识是新时代党员干部调研的精神财富和取信于民的根本遵循。

  鞠躬尽瘁的为民治沙情怀。1964年春,焦裕禄奋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表达出“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的为民治沙情怀。

  总之,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员干部要传承发扬焦裕禄精神中关于调研的方法和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开好局迈好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王振光 单位: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