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超: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共生逻辑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8-07 09:3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长期改革开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惯用思维,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点在于,摒弃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将资本作为核心,使得社会逐渐出现两极分化和物欲横流的病态现象。

  意识形态认同是一种价值认同,是民众对某种思想、价值、理念、行为指导等方面自愿接受和服从的一种上层建筑领域的价值表现。就我国而言,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国家上层建筑体系中的灵魂和主导,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和阶级政权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在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中,离不开人民群众在思想意识和实际行为上的认可,这种自主的思想和行为认可不能简单地依靠外力来强制实施,在整个建构过程的运行和维持过程中,人民的自主参与、主动认知和行为认可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社会主义价值认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精神意蕴,而中国式现代化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提供了重要物质支撑,两者形成了互为共生、相辅相成的逻辑特点。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唯物史观共生逻辑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条件下,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两者之间充分体现了共生的哲学逻辑。从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来看,它主要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为人类正确认识其发展变化过程和准确把握社会发展根本动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当前社会,现代化首先是一个客观的普遍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这就充分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客观性。所谓客观就是指现代化不是由人的理性所推动的,而是由不以人的理性或意识为转移的物质生产过程所内在推动的。所谓普遍就是指现代化不是专属于某一地区的过程而是在任何具有普遍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都能够普遍持续地运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兼有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普遍性同时又具有中国历史发展所特有的特殊性,是一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实性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意识形态反映的是特定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及特定社会和阶级利益集团所集中体现出来的利益和思想诉求,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和社会意识范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流思想意识等上层建筑的认可,这种对思想意识的高度认可将对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建设具有重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否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是判断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在现实社会中主要通过物质生活的提高来实现的,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这就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提供了客观基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变化是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物质生活变化在主观世界的反映。这种思想认同的基础就来自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实践,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变化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现实的反映,两者存在共生逻辑 ,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过程中牢牢把握着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内在逻辑。在特定的人类社会发展时期,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化的缔造者。人民群众在物质资料的影响下,会受到相应的精神文化或者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反作用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从而改变物质社会和精神世界。所以,要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中的主体地位,这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关键之一,也是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中体现人民群众的智慧,不断获取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只有充分把人民主体地位这一思想贯穿始终,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才有建构的内核,从而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共生。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共生逻辑

  (一)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重要支撑

  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在建构的过程中都需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是我们开展任何工作最大的逻辑起点。

  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又在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和国家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尤其在制度建设领域,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进一步增强了党的理论、思想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认可,更激发了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穿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当中,在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时注重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制度中占据的主体地位。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解决了怎样确立关于改革得失成败的衡量标准问题,从思想和实践中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探索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不断总结概括出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践特点,即在政治上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在经济上强调高质量发展;在民生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目标,抓住了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普遍增加。

  (二)文化认同是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内生动力

  在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中,都要实现与中国的具体国情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在融合。由于历史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条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这些特点既有人类现代化的共性特点,也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它吸收借鉴了天下大同的利益观、传统儒学的社会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将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特点进行融合,更加富有时代特点。这就使得这些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起到了重要的内生推动力作用。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具有鲜明工人阶级特点的思想体系。这种意识形态认同必须建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否则将很难产生广泛的认同。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文化有很强的认同根基,所以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传统儒学文化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更好地建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

  三、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践共生逻辑

  (一)“四个现代化”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践逻辑

  “四个现代化”建设时期既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与确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而完成了三大改造,奠定了新中国建设的物质基础。此后,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要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在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会上详细地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决策。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团结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农业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也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为“四个现代化”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也在逐步增强。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主要精力是从思想重塑向系统建设探索的过程转变,进而不断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要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以及制度的认同,一方面要强化理论制度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树立先进典型人物和事件,并对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开展了全方位的批判。从1957年到1966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理论政策,进一步扫清了思想障碍,奠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基础,也进一步从思想上到实践中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通过这个时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的享有上有了明显提高,切实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物质基础,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价值建设。

  (二)中国式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践逻辑

  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并用“小康社会”来加以阐释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随后,在党的十三大中,系统性地提出了现代化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到党的十五大后,党中央第一次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七大上,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奋斗目标。经过党中央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越发清晰,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和坚实的物质发展基础。

  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发生极大改变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也经历了极大的风险挑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是不相信的。如何将不断丰富的社会物质资料转化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刻认同,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也更加注重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生活需要。这种思想导向也使得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变得更加有效、更加及时和深入。由此可见,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了很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同时也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正是由于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才能加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为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提供了双重保障。

  (三)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践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以“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整地绘制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和伟大复兴的时间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主体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多方联动、全员参与的特点尤为突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全面普及,网络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渠道。在网络空间中的个体有着高度的自主性,这就要求意识形态认同要更多地强调互动共享的思想理念。为在新时代条件下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我们既要不断地强化思想引领的作用,更要高度重视互联网阵地建设,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不管在现实社会还是网络空间都在由单向被动向双向互动的方式进行转变,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方式使得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像“家常菜”一样,深入人民群众当中,为人民群众所享,也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冯超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课题编号:ZTZX—2023—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河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机制研究》(课题编号:SKSZYB23-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