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菲:推动河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四点建议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高效、高质量,关键在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要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长期深耕细分市场,创新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是产业链上攻克关键技术的“主攻手”,是供应链上的“配套专家”,对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难题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国家鼓励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就是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目前,河南已建立完善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组成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坚力量,截至2023年5月底,全省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62家,其专注深耕细分市场,在关键领域创新能力突出,专业化优势进一步凸显,已经成为河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无论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还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都需要进一步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引领带动全省广大中小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策引导支持。聚焦河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和痛点难点,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体系和自下而上的培育服务体系,提升河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综合竞争力,引导更多企业走向“补链”“配套”的专业化之路。其中,实施政策引导、资金鼓励、税收优惠、融资服务、人才和产业链对接等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引导企业提高发展预期,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保持发展优势,引领带动全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之路。培育服务体系的重点是强化服务保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上市辅导、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知识产权应用、上云用云及工业设计等“点对点”服务,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实施靶向培育,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及创新水平。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河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把“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成吸引、培育优质要素,最终产生更高水平竞争力的重要载体。着眼企业发展,充分尊重企业发展规律,引导中小企业自主选择合适的产业路线,瞄准所属细分行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在微观层面的深度融合,走稳从技术到生产力的“最先一公里”。立足现代化产业体系,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河南补短板、锻长板的突破口,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成长与河南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结合起来,加大对处于重点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基础环节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精耕细作锻造更多“一技之长”,以技术优势夯实产业链韧性、提升稳定性,促进同一产业链条上的大中小企业实现空间、要素协同,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
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聚焦河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转型的差异化需求,加快完善数字产业和数字生态,依靠生态力量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管理运营降本增效,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深度嵌入,在面向技术、管理、生产、产品、服务等全过程的细分场景迅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建立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降低经营风险,最大化减少内部不确定性。以数字化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提高中小企业在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上的嵌入度和韧性,在细分市场上形成差异化优势,实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赛道。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围绕促进河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优化人才、金融、创新等资源要素配置,进一步提升梯度培育质效。打造多元化“专精特新”企业专属金融服务模式,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常态化组织银企对接活动,推动“专精特新贷”等专属信贷产品有效落地,缓解“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结构,设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程师培养专项,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开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训,鼓励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业各类专家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应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困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搭建科研攻关平台,发挥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搭建“专精特新”系列新技术成果转移交易平台,助推中小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知识产权上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作者:李丽菲,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