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林:前瞻布局建设创新基础设施集群
创新基础设施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但创新资源匮乏、高能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较少等问题仍然突出。对此,要前瞻布局国内领先的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原始创新和技术转化应用能力,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对接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统筹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又称“大科学装置”,是推动重大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利器”,是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大国重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中国天眼”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全球看,随着技术研究向超宏观、超微观和极端方向发展,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突破的重要方式。从国内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国家创新高地的核心要素,在吸引尖端科技人才、汇聚前沿科研项目、产生重大原创成果、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粤港澳大湾区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都布局建设了高水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从建设运行角度看,当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呈现“空间集群化、功能集成化、设施建制化”的显著特点,我省要充分把握这一趋势特点,紧抓国家战略布局机遇,聚焦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性基础研究,从探索、预研、新建、运行四个层面系统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着力强化与中国科学院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接,高标准、高起点谋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功能区,探索开展“空间集聚”“异地协同”“大设施+小设施”等集群建设模式,不断提高设施运行和服务综合效益,特别是在生物农业、量子信息等基础优势领域,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布局,加快打造创新“增长极”和人才“强磁场”。
聚焦聚力一流高校院所建设,提质扩容科教基础设施体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原始创新的主战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非常匮乏,以国家实验室、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为代表的科教基础设施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要着眼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院所,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以“双一流”高校、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省医学科学院重建等为引领,以重塑重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新型实验室体系为关键抓手,进一步加大科教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补齐重大科技研发平台短板,推动我省科教基础设施量质齐升。要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协同,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提升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水平,加速科技成果的育成和熟化。要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推动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大力推进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建设,带动我省科教基础设施体系完善提升和源头创新供给能力增强。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企业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目前,我省科技研发投入强度还不高,2022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0.6个百分点,近一半的规上工业企业还没有研发活动,产业创新发展动能仍然较弱。当前,我省正在聚力打造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条重点产业链,要聚焦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和技术成果转化关键环节,围绕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一体部署推进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创新联合体、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等建设,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链条,有效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供给服务能力。要深入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现代种业、量子信息、新材料等优势领域争创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按照市场化建设、企业化运作模式,在全省标准化推广建设“智慧岛”,高标准打造创新创业服务设施,推动研发机构、科创人员、金融资本、创新创业项目等各类要素资源汇聚,提供“空间+孵化+基金+服务+生态”全链条服务,构建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生态小气候。以重大需求和场景为驱动,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布局建设,打通技术成果转化落地“最后一公里”。
(作者胡美林,省项目推进中心研究部主任、正高级经济师)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