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 | 张晓琳:古代中原地区的山川险隘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3-09-01 09:51

  “得中原者得天下”。长期以来,中原地区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清代顾祖禹《河南方舆纪要序》叹:“当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争;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矣。”由于“无有名山大川之阻”,历代经略中原的统治者便充分利用天然地理屏障,修筑关隘阨塞,遣兵设防,以实现王朝的长治久安。

  河网密布:中原地区乃天下粮储和漕运中枢

  古代中原地区分布的大型水系有三:其一,黄河沿太行山脉南下至风陵渡附近折为东西向流经河南中北部地区,据《(嘉庆)大清一统志》记载,河水经潼关自阌乡入境,经陕州、河南府、怀庆府和开封府、卫辉府和归德府,在山东与江南接界处出境,自西向东横亘数千里。《水经注》中记录了注入黄河的支流有清水、湛水、洛河、济水、沁水等。其中支流又有不少水道汇入,譬如洛河有伊水、瀍水、涧水、崤水、昌谷水注入;其二,淮水上游发源于河南西南部,《水经注》载,淮水出南阳胎簪山(今太白顶),东北流经桐柏山,又向东过信阳,至固始县北入颍州界。入淮水道(汝水、颍水)及其支流大多发源于西部、南部山地;其三,漳水,位于河南最北端,由自西北而来的浊漳水和清漳水在交漳口汇合后,经临漳出境。三大水系横切中原,且支流众多,水网密集,水量丰沛,又地处平原,水流平缓,既利于农业灌溉,又可进行大型的舟漕运输,黄河两岸大小渡口有数十处,主要渡口有陕津、河阳和延津,负责中原境内的黄河两岸的漕仓转运。陕津,一名茅津,一名大阳津,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大明一统志》记载:“春秋秦伯伐晋,自茅津济,封崤尸而还,即此。”河阳津在今河南孟州市南,古孟津渡口。延津,又名灵昌津,今河南新乡市东南,《水经注》云,“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设有延津关。秦汉时期,为保障和满足京都的粮食供应,需从关东和江南地区大量转输粮食,其所依靠的便是中原地区庞大而强劲的漕运能力。除了源源不断地运粮到京,还在漕运枢纽修建大型粮仓,其中以洛阳附近的敖仓最为著名。楚汉战争中,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一线鏖战,为的就是争夺敖仓之粟,解决军粮问题。隋朝时期,为实现南粮北运,炀帝修建大运河,将中心枢纽设在洛阳,与黄河形成近似十字的交通枢纽,四方通衢。唐朝之后,经济中心南移,开封继洛阳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中心枢纽。由此可见,古代中原地区在全国交通运输中占据核心领导地位。

  名山襟带:中原地区乃关中与关东交往之咽喉

  由于东部地区为平原地带,无险可守,无塞可据。因而在今河南省西部的纵列山脉成为古代关中与中原地区之间唯一的天险屏障,其自北向南有太行山、王屋山、底柱、崤山,而崤山之南为秦岭东麓、伏牛山脉,桐柏山、大别山等,这些山脉将今河南西部、西南部分隔为南北两个盆地,即伊洛盆地和南阳盆地,包裹其中。而中部和东部的河流大部分发源西面诸山,或穿山而过,从而形成断裂的河谷孔道,成为关中与关东地区交通往来的咽喉襟要。

  太行山脉背负晋冀,俯瞰中原,位于三省交界的冲要之地。《万山纲目》记载:“太行山在陵川县东,河南辉县西五十里,西南跨怀庆,北接彰德,绵亘数千里。”受沁水、漳水、丹水、滹沱、桑干等河流切割,连山中断,形势险峻,这些中断的横谷成为晋豫两地互相往来的重要通道。自春秋时起,三晋地区为沟通太行两侧,在山脉横谷地段疏浚通道,设置关隘,控扼河谷,形成著名的“太行八陉”。

  太行山脉往南为王屋、底柱,二山位于晋豫交界之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王屋山,(济源)县西八十里,与山西垣曲县接境。”底柱,孔安国形容此山,“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也。”西汉孝武帝征伐四夷,从山东运粮经中原漕运转输至关中。至隋唐时期,虽采取过整治措施,但唐德宗时期还是出现了“岁漕经底柱,覆者几半”的恶劣情况。故而昔时自洛到陕、自陕到京的舟漕运输皆避开底柱之险,改走陆运。顾祖禹直言:“黄河在山峡之间,龙门为险,而在晋豫之交,底柱为扼也。”

  崤山又称三崤,据《水经注》记载,是为盘崤、石崤、千崤之山。在洛宁县,崤水出此山,北流入河,崤谷之底为渑池,并设有崤底关,其与函谷关并称“崤函之塞”,控制着关中进入中原地区的噤咽通道——崤函古道。崤函古道位于今三门峡市及毗邻地区境内,古道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形成,在贯通两京的交通地理格局中,崤函古道是最为崎岖和险要的一段。西周之后,崤函故道在沟通关中与中原的过程中仍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隘塞阻:中原地区乃古代兵争的防御中枢

  中原地区拥有极为优越的粮储、交通枢纽等战略必需条件,故而成为不少王朝建都立业的兵冲要地。如洛阳,“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号“天下之中”,其西经崤函可至关中,南过伊阙而入江汉,东历成皋通往齐鲁,北渡黄河能达幽燕,因而为历代兵家所重视。为提升洛阳的防御能力,光武帝刘秀定都后,在伊洛盆地设置八关以控四方。函谷关在洛阳西面,位于今新安县东部的山谷间,东指洛阳,西望长安,南临涧河,北依邙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控扼崤函古道。东面是成皋关、旋门关。成皋关又名虎牢关,在今荥阳市汜水镇,所以又称汜水关,是洛阳东面之阻,更是汴、洛之间的咽喉要冲。成皋关西侧为旋门关,二关扼守洛阳盆地东部的成皋道。孟津和小平津则位于洛阳以北的黄河沿岸,从北岸渡河经各津关入洛阳的路径有限,孟津和小平津是渡口中重要的军事据点,小平津又称河阳津,位于汉平阴县城北,旧属孟津。孟津在汉代河阳县地,又称河阳渡、富平津,筑有三城,《河阳三城记》记载:“北城,南临大河,长桥架水。南城,三面临河,屹立水滨。中潬城,水环四周,表里二城,南北相望,黄河两派贯于三城之间。”乃“天下之腰膂,南北之噤喉也”。伊阙关、大谷关、轩辕关位于洛阳南部,镇守伊洛谷地的重要孔道。伊水经伊川盆地流入洛阳,伊阙关位于伊水河谷,从伊水北至洛阳,必经此关。由伊阙入洛阳后,在万安山峡谷之间设大谷(太谷)关。轩辕关则位于万安山与嵩山之间的山谷中。广成关位于八关最南端,处于伊川盆地东南的白降河(大狂水)与汝河的分水岭,备御东南。

  广成关东南有两条位于宛、洛之间的车马古道。一是方城路,春秋中晚期,楚国为加强与中原地区的交通往来以及开展军事行动,陆续在南阳盆地的东、北、西三面山麓修建楚方城,从楚都向北穿过南阳盆地,经过今平顶山市的叶县与南阳市的方城县交界处的大关口,便是楚国所修从宛北至颍川的方城路,南北贯通。二是三鸦路,古道由新野沿白河、新店铺北上,渡鸭河,过鲁阳关,经鲁山、临汝最终抵达洛阳。《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三鸦路自南阳府北有石川路,一名百重山,即第一鸦;府北七十里分水岭而北,即第二鸦;由故向城而北又八十里有鲁阳关,入鲁山县界,即第三鸦。三鸦镇为北周设立,控守鲁阳关水道,自昔为军事戍守要地。

  城口三隘,即古之大隧、直辕、冥阨,三关位于今桐柏山东南,大别山西北之间的信阳与古楚地交界之处,南襟湖广,北蔽中原,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大隧,又名九里关、黄岘关、百雁关,在信阳州南九十里。直辕,又名武胜关、武阳关,在信阳州东南一百五十里。黾阨即冥阨,又称平靖关、恨这关,在信阳州东南九十里,其地有大小石门,凿山通道。自春秋开始,城口三关便是历代为拒守攻战的军事重地,楚国经三关可通北地,渡淮河可达陈、蔡等国。唐宋时期,城口三关为镇守淮西的军事据点。《元史》又记,元兵在河南边郡与宋军对峙,信阳西为桐柏山,东为大别山,两山之间只有城口三关可通南北,所以不论元兵南下,还是宋军北上,都必须经过信阳诸关,实为南北兵争的首夺险阸。

  正可谓是山川秀丽,襟带抱负,关阨要塞,气象万千。这些山川险隘奠定了古代中原在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中独一无二的战略地位。

  (作者:张晓琳,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