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黄河研究⑱| 饶明奇:善治国者必先治黄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9-04 10:11

  编者按:“黄河宁,天下平”,真实立体全面讲好黄河故事,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凝聚精神力量。2014年出版的《政治黄河研究》对我们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该书分为政治中心篇、战争篇、职官篇、政治人物篇、著名河官篇、法规篇、治黄与治国篇七部分,围绕政治黄河这一中心,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学术中原持续摘编刊发书中的部分篇章,敬请关注。

  本期推《善治国者必先治黄》,本文经原书作者、学术中原特约专家饶明奇修改,更加通俗易懂,供大家品读。

  治国之枢,在于治水。多泥沙的黄河,是全球最难治理的河流。黄河治理是历代统治者无法回避的首要政治任务。

  中国自古有两个国家安危治理的两个标志性的事物。一个是长城,一个是黄河。如果人们赞叹长城巨大工程量的话,那么我们应该相信,治理黄河的工程量绝对不会低于长城的工程量。只是长城建立之后,往往垮塌毁掉的比较慢,而黄河的工程直接和水对峙,难以保留。长城往往是对外御敌的象征,而黄河水患往往被认为是对内统治的象征。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但又经常泛滥成灾,尤其是中下游阵痛般的河道变迁,无论对于政权的稳定,还是民众的生计,都堪称人力难以抵御的大患,为历代执政者所深虑。“黄河宁,天下平”是古往今来历代统治者的共识,“海晏河清”是无数中华儿女的梦想,“圣人出,黄河清”是祖祖辈辈中国人对统治者的殷切期望。历代统治者都把治黄当做关乎人心向背、关乎长治久安的中心任务。

  在封建统治者看来,天人合一。黄河泛滥,和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一样,不仅是治理不善的结果,也是上天示警的表现。一旦黄河发怒,必然动摇政权根基,必须认真对待、认真治理,使黄河安流。谁能治好黄河,不仅有功于子民,而且符合上苍的意愿,其统治更有具有合法性。

  大禹治水有功,因而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威望,被尊立为王,为夏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春秋时期,黄河下游日渐开发。齐国地处黄河下游,沿河平原地势低下,各种灾患以水害为大。管仲于公元前685年向齐桓公提出筑堤防洪、除害兴利之法。齐桓公采纳管仲建议并付诸实施,齐国得以富强,终成霸业。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各诸侯国已普遍修筑堤防,但因为没有统一规划,在保护自己家园的同时,往往淹没他国田园。公元前65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提出“无曲防”的禁令,解决诸侯国之间修筑堤防的纠纷。在此后漫长的历史时期,伴随着黄河频繁的决溢改道,防御黄河水患成为历代王朝的大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不断堵口、修防。

  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公元前422年 ,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公元前246年,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汉朝对农田水利更为重视,修建六辅渠和白渠,扩大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同时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国渠、灵轵渠等,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

  为了巩固边陲,从秦、汉开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在湟水流域及沿黄河的宁蒙河套平原等地,开渠灌田,使大片荒漠变为绿州,赢得了“塞上江南”的赞誉。西汉时期,已专设有“河堤使者”、“河堤谒者”等官职,沿河郡县长官都有防守河堤职责,专职防守河堤人员,约数千人,“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河防工程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据 《汉书·沟洫志》记载,淇水口(今滑县西南)上下,黄河已成“地上河”,堤身“高四五丈”(约合9-11米),堤防也很高。《史记·河渠书》中记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令“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并亲率臣僚到现场参加堵口,说明黄河堵口已经是相当浩大的工程。

  西汉末至东汉初,约60余年黄河失治,当时黄河、济水、汴渠交败的局面愈演愈烈,要想恢复汴河通漕,必须首先治理黄河。为此,汉明帝审时度势,决心治理黄河、汴河,他于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春,召见王景询问河、汴治理方略,并委以重任,命王景与王吴一起共同主持治理河、汴工程。“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里”。“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诏曰:‘……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景虽节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扼制了黄河南侵,恢复了汴渠的漕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后数十年间,黄河水害得到平息,汴渠亦恢复了通航功能,大面积被淹耕地重焕生机。

  王景治河后800余年至唐代后期,黄河履新,决溢较少。可是到了北宋时期,黄河下游河道泥沙逐渐淤积,河道变迁加剧,决、溢、徙又较频繁。由于北宋的京城在开封,地处黄河下游,河患与统治者的利害关系密切,所以宋王朝对黄河的治理相当重视,从皇帝到朝廷重臣,许多人都卷入了治河争论。北宋建都开封,当时黄河水患严重,宋王朝对治河很重视,设置了权限较大的都水监,专管治河。沿河各州设河堤判官专管河事,朝廷重臣,多参与治河方略的争议。这个时期治河问题引起很多人的探讨,加深了对黄河河情、水情的认识,河工技术也有很大进步,特别是王安石主持开展机械浚河、引黄、引汴发展淤灌等,在治黄技术上有不少创新。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夏,黄河暴涨,河决白茅口(今山东曹县境内),主流向东北注入运河,再南流入淮,泛滥达7年之久。朝廷召集各地河防官员,商议治河大事,并任贾鲁为工部尚书兼总治河防使。他采用疏(即分流)、浚(即浚淤)、塞(即拦堵)三法并举,综合治理,使龙口很快合龙,决河绝流,故道复通。

  明代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黄河决溢灾害加重,朝廷更为重视治河,治河机构逐渐完备。明代治河,以工部为主管,总理河道直接负责,以后总理河道又加上提督军务职衔,可以直接指挥军队,沿河各省巡抚以下地方官吏也都负有治河职责,逐步加强了下游河务的统一管理。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大部分时间流经河南、山东、江苏,夺淮东流入海。其间,黄河多支并流,此淤彼决,并侵犯运河漕运。政治中心在北京,而经济重心则在南方,南北水运就成为国家经济大动脉,治黄防洪工程必须确保大运河的畅通,堤防工程重北轻南,人为逼水南流,水患仍频繁发生。朝廷为保漕运,寻求治河之策,各种主张活跃,有分流论、北堤南分论、束水攻沙论、放淤固堤论、改道论、疏浚河口论、汰沙澄源论、沟洫治河论等。有的虽然付诸实践,但效果不佳;有的只有议论,并无实施。惟有明代后期,潘季驯提出“束水攻沙”方案,对后世治河影响深远。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都非常重视黄河的治理,康熙皇帝把治河、漕运、三藩视为三件当务之急,书于宫廷柱子上,以经常提醒自己。人们常常提及康熙南巡视江南。实际上,康熙巡视江南的中心任务是巡视河务。当时黄河顺淮河而下,在淮安是运河漕运、黄河和长江水系连接交汇之处。康熙六次下江南,次次必到淮安,均以详细巡视河工为首要,中心目的非常明显。当时的黄河和现在的黄河不同,它夺淮入海。有诗为证:防河纡旰食,六御出深宫。缓辔求民隐,临流叹俗穹。何年乐稼穑,此日是疏通。已著勋劳意,安澜早奏功!”康熙不仅巡视江南,事实上,为了根治黄河,还反映在他还巡视黄河上游地区的西北:“自横城舟行,顺黄河下流,历人所未经行之河套,直达数千里,所至之处,无不详视。”。可见,康熙为了根治黄河,他自己几乎走遍了整个黄河。

  清代河道总督权限更大,直接受命于朝廷。明末清初,治河事业有很大发展,堤防修守及管理维护技术都有长足进步。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淮流域大雨,黄淮并涨,奔腾四溃。黄河在砀山以东决口21处,黄河倒灌洪泽湖,高家堰决口34处,淹没淮、扬7个州县。黄河河道在清口以下至河口长300余里严重淤积,河道、运道均遭严重破坏,漕运不通已成为清王朝的心腹之患。康熙皇帝由此决心治理黄河、运河,并于康熙十六年调安徽巡抚靳辅为河道总督,担任治河重任,前后达11年之久。清乾隆元年(1736年)以后,黄河河道淤积日益严重,决溢地点亦逐渐上移。据统计清初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207年中,虽没有大的改道,但决口年份多达60多年,河道大有愈决愈淤、愈淤愈决的趋势。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遂于兰阳县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结束了700年的南流夺淮之路,改走现行河道。

  清朝末年及民国期间,战乱不断,国政衰败,治河也陷于停滞状态。193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又让黄河成了泛滥之源。就在这一年,民国的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了,首任委员长乃我国近代著名水利科学家李仪祉先生。1933年的黄河大水使下游决口数十处,洪水泛及五省,灾民数十万,李仪祉即在此危难之时走马上任。李仪祉一生对我国水利问题研究范围之广,造诣之深,鲜有所见。特别是他对黄河治理方策的探讨和研究,超出了我国清代以前治河方略只着重于下游的定式,提出了上、中、下游全面治理的主张,使治黄方略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在治黄史上起了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漫长的历史长河,黄河的治理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呈波浪式演进,其中,农田灌溉和漕运有所建树,治河方略与主张此消彼长,各领风骚,但终因朝政干预和国力不足,不可能全河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三年两决口”的现象依然如旧,黄河因此被称为“中华之忧患”。种种治理黄河的美好设想一直存留于人们的希冀之中。1946年,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从此开启了人民治理黄河的新纪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精心谋划下,此后的黄河,由分区治理走上统一,黄河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70多年来,治黄方略跌宕起伏,治黄画卷波澜壮阔。70多年的治河实践,伴随着一次次重要的黄河规划,一个个重大治黄问题的讨论,一系列积极而富有创见的治黄主张或建议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治黄思想。同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兴建各类水利工程,使黄河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治黄成就举世瞩目。

  善治国者,必先治黄;能治黄者,当能治国。首先,因为治黄是治国中非治不可的工程,治国者如果能够重视,就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其次,重视治黄的领导必定会关心经济和人民的疾苦,而不会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分心。再次,能够成功治黄,必然已经形成了上下同心同德的良性政治生态和完善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第四,能够治黄,就会时刻提防,警钟长鸣,不易出现麻痹大意的治国失误。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