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亮:打造宜业乡村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3-09-06 09:48

  打造宜业乡村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推进宜业乡村建设,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施路径,努力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

  产业同质化基础设施匹配度偏低

  近年来,我省锚定“两个确保”,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不少乡村普遍处在以农业为核心的第一产业占比相对较高,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占比相对较低的价值链末端,以及存在以种养业为主的产业同质化现象。二是一些乡村产业项目与农户需求脱节、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程度低、现有的基础设施难以支撑乡村产业发展需要。三是乡村人才技能掌握程度同产业发展需要错位,面临人才“下不去”“用不好”“有产业没人力、有人力没技术”的局面。四是少部分基层干部对宜业乡村建设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工作能动性较低,影响产业项目落地和政策实施预期效果。

  社会生产力应得到极大发展

  宜业乡村强调现代乡村功能和价值包含农业生产、三产融合、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契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显性涵义是指适宜发展农业产业、就地就近就业、留乡返乡创业的乡村,即适宜发展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适宜提供就地就近就业的工作岗位,适宜各类人才留乡、返乡创业的环境。其隐性涵义包括富裕乡村、生态乡村、文明乡村三个维度。一是全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产业特色鲜明、经济实力强的富裕乡村;二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集生产、生活、生态等为一体的生态乡村;三是展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形成良好风气的文明乡村。

  宜业乡村还具有以下主要新特征。一是顺应乡村产业发展新变化,注重构建多业态、现代化、本土化的乡村全产业链条,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二是顺应乡村人口流动新动向,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和社会形态变化,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生产条件;三是顺应大数据智能化变革新趋势,鼓励探索农业生产智能转型、乡村产业链上增值等新模式;四是顺应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新格局,协同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加快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一二三产融合城乡要素双向互动

  宜业乡村建设必须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下来谋划、来审视,与我省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起来,坚持乡村产业、就业、创业联动,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带动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形成乡村产业更加兴旺、就业更加稳定、创业更有前景的宜业乡村建设新局面,实现在粮食安全、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等各领域取得明显进展,探索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河南实践。

  坚持规划建设一盘棋,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完善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科学划定乡村各类空间管控边界,合理确定农村产业发展用地空间。以乡村土地资源为重点,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融合发展。树立全产业链思维,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完善产业发展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农民增收水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统筹与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城乡要素双向互动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城乡要素优势,形成同资源基础相适应、区位布局相协调的产业格局。以产聚人,推动特色产业全域化集群式发展。以“一县一业、一乡(镇)一特、一村一品”为抓手,按照城郊型、传统农业型、资源富集型、文化特色型等不同类型,挖掘乡村特色优势,推动由点串线、连片成区,加快推进我省十大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做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人促产,发展乡村就业新业态。利用乡村生态环境,特色民居、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研学经济、康养经济等新业态。完善乡村宜业营商环境,形成创新创业良好氛围。落实高校毕业生和务工农民等群体返乡创业政策,鼓励本地乡土人才就地创业,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乡村产业主体发展活力,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向乡村地区。顺应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发展趋势,探索宜业乡村建设新模式。围绕农业产业链、打造全新价值链,探索“互联网+大数据”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作者:王元亮,省社科院)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