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有理 | 曹建墩:周代中原地区的礼乐文明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9-07 09:26

  出于稳定局势、笼络人心的考虑,周人对一些异姓邦国或前朝遗民“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礼记·王制》),允许其一定程度上保留自己的礼俗。两周时期,中原的杞国、宋国、陈国等异姓诸侯,以及一些殷商遗民、前代之后,自有其礼乐文化传承,而不是全用周礼,从而使中原地区各诸侯国的礼乐制度呈现出多元的面貌。

  自周初分封后,中原众多的邦国部族在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内开始了文化整合与交融,从而促进了华夏文明一统化进程。周人重视通过礼乐文教化成天下,通过推行礼乐文教、文化融合等手段,将周礼播迁到各地。因此,西周时期的分封其实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殖民”,它将周人的礼乐制度与意识形态推进渗透到各封建国家与周边异族,从而确立周礼在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西周王朝坚持以德燮和天下的德治策略,尊重各地文化风俗,开创了“怀柔远人”、“柔远能迩”“兴灭国继绝世”的德政传统。周王朝遵从“耀德而不观兵”、“以文修之”的理念,试图利用礼乐道德的力量,以怀柔手段来整合天下诸邦,维护天下一家的王权秩序。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意识中,华夏诸国保持了对周王室的政治认同,奉之为天下共主;在礼乐文明的空间扩张进程中,周王国通过各种礼典来强化亲亲尊尊、孝悌、尊老等伦理道德规范,周礼以及周礼蕴含的意识形态为各国贵族阶层认同并遵循,这就是所谓的“王化”。礼乐政教的推行,促进了周王国一体化的文明化进程。经过宗周社会几百年的礼乐文化浸润,不同族群进一步融合,各诸侯国之间的文化同质性日趋加强,不仅华夏诸侯国对“德礼”政治模式以及周礼形成了深层次的认同,而且华夏之外的族群对周礼文教也产生了共同的文化认同。

  从考古学上看,西周中期以后,中原地区的考古文化面貌越来越趋于统一,周礼风格的墓葬与青铜礼器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殷商风格的腰坑、殉人等礼俗基本消失;青铜器上天干命名、族徽等殷商旧俗也甚为少见。尤其是作为礼乐文明象征符号的青铜礼乐器,其形制、纹饰、铭文等都具有典型的周人风格,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西周晚期的陈侯簋,是陈国国君为女儿出嫁铸作的媵器,无论是器型还是纹饰,都是典型的周风格,说明经过长期的联姻、聘问等交流方式,中原诸国的异姓诸侯已遵循周礼,其原来的文化传统也已被周人所同化。河南伊川徐阳村新近发现的戎族墓葬群,从其墓葬风格看,仍然保留有部分本族之俗,但随葬的青铜礼乐器、编磬、玉璜、玉扳指等物显然属于周礼文化系统,表明这些异族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周礼,周人的礼乐制度对其渗透浸淫较深,上层贵族文化已经华夏化。这些文化现象既是周王朝在各诸侯国推行周礼文教的结果,也是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

  经过西周社会几百年的德礼政教与文化融合,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一具有高度政治和文化认同的华夏文明共同体,而中原文明则是其核心,礼则是华夏文明共同体自我认同的文化符号,礼乐文明也成为共享的文化模式。(作者:曹建墩,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内容原发于河南日报)

  策划:河南日报理论部

  大河网

  今日消费视觉中心

  制作:魏凯

  美编:胡瀚泽

  相关推荐

  ·让党的创新理论“轻装上阵” 《此言有理》来啦!

  ·此言有理 | 中原地区何以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区

  ·此言有理 | 王少林:古代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