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①:5000年的中原治水实践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9-12 13:38

  编者按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治水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灾难史。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4周年之际,为助力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的召开,河南省社科联专题制作了《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系列短视频,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推出,敬请关注。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治水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灾难史。据记载,从公元前206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000多年间,大水灾就发生了1000多次,几乎是平均两年一次。从上古到今天,治水成功与否,关系国家兴亡、民族进步和文明发展。

  中原地处天下之中,河南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中原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自古以来就是洪水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流经中原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但由于黄河上游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泥沙不断地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床上堆积,黄河逐渐成了一条举世闻名的“地上河”。这种地上悬河,堤坝极不稳固,只要一下大暴雨,就很容易冲毁堤坝,造成大规模的洪灾。期间,黄河大规模的改道有六次,被称为“黄河六徙”。

  黄河的屡次改道和泛滥,给生活在两岸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据文献记载,在上古时期中原大地就曾发生过一次大洪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灾害。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gǔn)于羽郊。”。《孟子·滕文公下》记载“当尧之时,水逆行,汜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史记·夏本纪》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还有《淮南子·览冥训》上写“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àn)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é)老弱。”在这次大洪水中,在中国地势低洼的地方形成了九个比较大的湖泊,统称九泽。九泽之一的圃田泽就在今天的郑州和中牟之间的大片区域内,直到清代以后才逐渐被垦为农田。

  面对史上的这次滔天洪水,与西方不同的是,我们的先民没有造所谓的方舟躲避,被动地等待洪水退去,而是与洪水和大自然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诞生了大禹治水等耳熟能详的治水故事。西周遂公盨(xǔ)铭文上记载“天命禹敷土,随山濬(jùn)川,乃差地设征”,《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史记·夏本纪》“(舜)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从中华文明诞生之日起,中原大地上的人民就开始了长达几千年的治水实践,守护着这片土地和文明。从大禹治水到西门豹治邺,从汲黯的堵口工程到贾让的治河三策,从贾鲁治黄到林则徐督修黄河决口,再到近现代的红旗渠、南水北调等,中原大地上的治水故事和治水人物层出不穷,诞生了鸿沟、引漳十二渠、京杭大运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红旗渠、南水北调中线等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这些发生在中原大地上治水实践,为中华民族注入了迎难而上、团结一致、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为九州一体、多民族融合的天下大一统格局奠定了基础,大大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五千多年的中原治水实践,让中华民族形成了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锤炼出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激励着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披荆斩棘,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5000多年的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重要元素一起,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精髓要义,对于我们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探索中华文明发展规律,赓续历史文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悠久的治水历史,读懂了中原治水故事,就读懂了中原,读懂了中国,就读懂了中华文明。从今天起,我们就一起聊聊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从中原治水实践中感悟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