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中国古代神童和他们的成长之路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9-13 14:09

  又到了开学季,父母们望子成龙的焦虑又涌上心头,怎样教育孩子,怎样使孩子有所成就,不光是现代社会父母关心的问题,中国古代父母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古代神童都是怎样生成、如何培养的呢?我们通过史料,窥其一二。

  一、神童的表现

  中国古代的神童,根据时代需求,有多种表现。

  传说时代的神童大多是帝王将相,他们自出生即具有异于常人的能力,如《史记》记载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如帝喾:“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对帝王圣人的神童化刻画,是为了神化帝王自幼便异于常人,是写作者的有意为之,多有神化的倾向,可信度不高。

  先秦时期的神童,多是能言善辩之士。如《列子·汤问》记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儿童善辩,并以孔子“不能决也”来衬托这两个神童的聪明和辩才。从文献材料来看,这一时期善辩的神童还有很多,如甘罗、王孙满、王孙贾等,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需要能言善辩之士。

  汉代的神童,治事能力强,善于读经,对父母尽孝。比如治事能力强的张汤,幼年时因为老鼠偷吃了家里的肉,被父亲责骂,张汤于是逮住老鼠,摆出个审讯的场面,“劾鼠掠治,传爰书,训鞫报”,行为“如老狱吏”。张汤虽然年幼,却对官吏审案驾轻就熟,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沉稳与老练。

  再比如善于读经的荀悦,“年十二,能说《春秋》”“一览多能诵记”,范升,“九岁通《论语》《孝经》”。善于读经的神童多出现在西汉后期和东汉,这是因为儒学体系基本建立起来,由儒学进入官僚系统成为正途,所以神童的集中表现就在读经上了。

  汉代以孝治国,孝也是神童的表现之一。如鲁恭父亲过世,“时恭年十二”,“昼夜号踊不绝声”。乐恢父亲“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因为哭得悲痛又真切,县令释放了他的父亲。

  唐宋时期的神童善作诗文。唐代神童作诗,多为抒情言志。如苏颋7岁,看到兔子被弹丸击毙,挂于竹竿,便写诗抒情:“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骆宾王7岁写《咏鹅》,也是看到了身边鹅的生活状态有感而发,是抒情诗。而魏国公崔铉,八岁时就写出志向非凡的诗:“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借鹰表明大志,是言志诗。

  宋代神童作诗,言志和感慨人生者多起来。这是因为宋代科举制度对社会影响巨大,神童必须对政治有远见、对人生有感悟,才能在科举中有所收获。如袁枢8岁写诗“泰山一毫轻,沧海一滴水,我观天地间,何啻如一指”,天地不过一指,表明他壮志高于天地。黄庭坚,8岁时写《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风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弄进不如君”,是对人生的感慨。

  明清时期的神童善对。如孔文仲六七岁时,以《莲实》为题作对联,“一茎青竹初出水,数个黄蜂占作窠”。王禹偁,七八岁时,对“鹦鹉能言争似凤”的下联:“蜘蛛虽巧不如蚕”。唐宋及其以后的神童偏重于吟诗作对,是受科举制度的影响,读书应考是学子的人生方向,神童汪洙写诗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样貌。

  二、神童的培养

  唐宋时期神童表现的转向,和唐代推行神童举有关。神童举就是儿童参加的科举考试,考上之后,就可以称为神童了。

  唐太宗喜欢聪慧优异的儿童,常常召见他们,比如徐齐聃,“八岁能文,太宗召试”;“贾嘉隐年七岁,以神童召见”。唐朝的神童举,开始于唐太宗时期,应举童子年龄定在10岁以下,如裴耀卿,“八岁神童举,试《毛诗》、《尚书》、《论语》及第”。王训9岁,“垂拱四年,以神童擢第”。宋代亦然,政和六年,“诏念书童子十岁以下许试”。

  唐朝的神童举规定:“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能通读十卷经书者,即给予官职。“《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穀梁转》为小经。”这九经能通读两卷以上,就有登第的机会。如张士陵,“年八岁,以通《古文尚书》、《论语》,登春官上第”。徐珏,“五岁能诵《易》、《礼》二经,中童子科”。

  神童中举之后,经过皇帝亲自考察,可直接授予官职,但神童年龄较小,要得到官职,还需要十年左右。如裴耀卿“童子举,弱冠拜秘书正字”、张士陵“年八岁,以通古文上书、论语,登春宫上第,既冠,调补郑州荥阳县尉”,都是成年之后才有了官职。

  对神童的培养,除科举考试之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如贾黄中,“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触类赋咏”。他的父亲说:“俟业成,乃得食肉。”在这样严苛的教育下,贾黄中十五岁就中了进士。再如司马光“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自主学习能力很强,他的父母便注重对其品质的培养。“光年五六岁,弄青胡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子以汤脱之。女兄复来,问脱胡桃皮者。光曰:‘自脱也。’先公适见,诃之曰:‘小子何得谩语!’光自是不敢谩语。”

  三、神童的成才

  宋高宗说:“朕即位以来,童子以诵书推恩者多矣,未闻有登科名显者。”他的感叹,是对神童成年后的表现非常不满。神童早慧脱颖而出与成年后泯然众人矣的强烈对比,也使人们对神童如何成才产生了深入思考。

  从各种史料来看,神童至成年之后大有成就的,大多在幼年时期即学习刻苦。如陆九渊,“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再如王庠,“幼颖悟,七岁能属文”,父亲去世后,“遂闭户,穷经史百家书传注之学”。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成长过程中,一直努力刻苦学习,“得昌黎遗稿,苦志探赜,至忘寝食”。《中庸》说:“乃知圣人未尝不神,然惟其固,所以圣也。”圣人比常人聪明是一方面,但关键的是他们有坚持到底的意志力。以上几个成才的神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聪颖睿智的基础上,能自主刻苦学习,才是成才的关键。

  古代强调刻苦学习的言论很多,如《三字经》教育儿童学习要“朝于斯,夕于斯”“头悬梁,锥刺股”。《石林家训》要求子孙,“旦起须先读书三五卷”,“终日不离几案”。宋代饶州的乡民们自以为刻苦学习是神童成长的秘籍,便用各种“刻苦”的方法培养神童, “小儿不问如何,粗能念书,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昼夜苦之”,逼迫儿童昼夜读书,还有的 “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让其专心读书。虽然乡民们想尽了办法,但是结果却并不如人意,这些儿童“大抵神气傥恍、肤血不充,往往后日成就缺如也”。别说日后有啥成就,连身体都出现了问题。对于这样的结果,有人痛心疾首,如礼部侍郎李伯玉说:“人材贵乎善养,不贵速成,请罢童子科,息奔竞,以保幼稚良心。”外部环境的逼迫,并不能让儿童健康成长,有可能给他们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

  神童的神奇之处,一在于其天性聪颖,二在于自我学习能力强,这是神童的两个基本素质。我们往往只看到了神童超出同龄人智慧的方面,却没有看到神童超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自主学习能力才是神童成才的根源,也是一般儿童不具备的。

  不论是否神童,勤奋努力都是基本办法,如果仅靠天赋才智,而平日游手好闲,则在成才之路上就不免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

  【作者:王珂,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副编审】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