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冰: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点和焦点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9-20 11:0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黄河流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赖以存续的空间发生了变迁,黄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迫在眉睫。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应当科学梳理目前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工作的重点,围绕重点问题探索解决路径。

  (一)保护是基础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要把文化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保护是基础,是首要工作,如果黄河文化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进一步传承弘扬便无从谈起。

  1.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黄河流域留存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保护黄河文化遗产对保存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等问题,因此需要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以便开展系统性保护工程。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和沟通,综合评估黄河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特点,就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问题编制科学的发展规划。同时黄河流域的各地区之间也要建立沟通合作机制,统筹规划黄河历史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黄河文化综合展示体系等需要跨区域协作沟通的项目。如黄河故道的文化遗存就涉及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4个省份的多个城市,要做好黄河故道中的建筑、墓葬、遗址、民间故事等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就必须统筹兼顾各个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加强交流协作。

  2.要重视非遗项目的保护。一方面要重视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黄河流域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续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吸引年轻人加入传承人的行列之中,同时老一辈民间传承人逐渐减少,非遗人才缺乏导致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濒临失传。要举行多样化的传承方式,如设立地方非遗项目传习所等专业机构;对民间非遗传承人实施活态性的保护机制,组织开展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要重视非遗资源的保存。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建立非遗数据库,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来保存濒危的文化遗产资源,使非遗项目的相关资料得以保存,同时也方便非遗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共建共享,更好地保护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

  3.要重视传统文化礼俗的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能够很好地“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礼仪规范、民俗节庆,是特定社会共同体成员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集体性、一致性的规范,是社会主导性价值的仪式化体现。黄河文明的文化礼俗培育了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传统社会中儒家推行礼治的传统,依靠民间组织进行基层管理,并将其规约为礼仪规范教化民众。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对中国传统礼仪节庆等文化礼俗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当前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格外注重鼓励支持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到保护传承文化礼俗的工作中,重新激活传统礼仪民俗,使之与现代生活相适应,让传统礼俗在当代社会重新焕发生机。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新时代要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活力,保护好新民俗文化,对于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宣传是手段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西方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入侵越来越频繁,有人就认为代表中华文明的“黄土文化”落后了,应该无条件接受西方的所谓“蓝色文化”,这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至今还有一定的市场。大力宣传黄河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已变得刻不容缓。当下文化传播的载体、渠道日益多元化,宣传黄河文化也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宣传技术和推广平台,探索新的文化表现形式,切实增强群众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1.注重探索新的宣传媒介。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传播效应,探索黄河文化传播推广的媒介。当前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宣传展示已经成为文化宣传的潮流和趋势,新媒体互动性强这一特点也加强了观众的体验感。沿黄九省区博物馆开启在线直播就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直播活动也是对传统的博物馆游览方式的一次更新升级,不仅解决了外地民众不便到馆参观的问题,更为以后博物馆常态化的线上互动、引流提供了新的方式。

  2.注重探索新的传播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援引过鲁迅先生的话强调文艺作品的价值:“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文艺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文化宣传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近年来影视、综艺等方面的文艺创作对各地的文化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积极探索黄河文化与根亲文化、汉字文化、功夫文化等其他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深度开发具有中原特色、民族内涵、时代风貌的影视、动漫、综艺等内容多样的文化产品,着力打造一批彰显黄河文化精神的品牌节目,展现中原大地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活力,讲好黄河故事。

  3.扩大文化宣传的受众。扩大文化宣传的受众,使传统文化深入寻常百姓家,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体验感和获得感,也是文化宣传工作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首先要积极探索黄河文化宣传与群众性公共文化活动的融合发展,社区作为居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居民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选择,统筹规划将黄河文化融入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其次要积极探索黄河文化宣传与学校学科教育的融合发展,将黄河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之中,为文化传承积蓄后备人才。

  (三)平台是保障

  在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过程中,平台建设至关重要。通过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可以有效促进国内外文化的交流,通过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可以有效地推动文化项目的落地,通过建设智慧型服务平台可以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1.要加强文化交流平台建设。除了传统的文化交流日、旅游推介会,还要积极推进文化交流网络平台的建设,结合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推出系列文化交流项目,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积极搭建公共文化活动平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品牌,使人民群众亲身体验到文化建设的成果。

  2.要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文化产业融资难的问题长期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开展项目路演推介、业务合作等工作,推动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和交流合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黄河文化宣传。

  3.要加强智慧型服务平台建设。在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建设智慧型文化服务平台刻不容缓。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可以尝试创建数字化云平台,在大数据指导下开展群众性公共文化服务,为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四)旅游是关键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黄河文化借助旅游这个载体才能发展壮大。

  1.要将文旅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将文旅融合作为长期项目进行谋划,深入挖掘各地区黄河流域的文化资源,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上开新局,让文化赋能旅游、旅游彰显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与各地区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项目结合起来,通过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乡村面貌的改变。

  2.重视黄河文化的活态展示和体验。黄河流域几千年来一直以农耕文明为主,随着传统村落的减少,农耕文明的早期形态逐渐消亡。要重视对黄河文明的活态化展示,综合运用实物、图片、场景等多种形式,以及全息投影、光影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让观众生动直观地体验黄河文化的魅力。要加强对各地区黄河文化相关旅游线路的设计与宣传,形成精品旅游线路,让文化可知可感,增强人民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3.要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之中。2020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做出了顶层设计和谋划。宣传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打造文旅品牌,将黄河文化的传承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丝绸之路、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结合起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整合黄河沿线的地上悬河、峡谷奇观等自然资源和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龙门石窟、小浪底坝底公园等人文景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扩大对黄河文化相关景点的宣传,打造精品黄河文化旅游路线,发展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黄金旅游带。

  (五)精神是核心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目的是要挖掘黄河文化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大力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1.要注重挖掘黄河文化的内涵特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人类早期文明诞生到唐宋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自夏王朝奠定的中原正统观经过历代王朝沿袭,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传统,大一统的思想观念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对维护国家统一有着积极而长远的影响。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存在着农耕、游牧两种生产方式,不断发生农耕文明与边陲游牧文明之间的碰撞、互渗,经过历代王朝多次汇聚与融合,形成了黄河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特质,铸就了以“大一统思想”为统领的民族基因,凝聚起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量。

  2.要重视黄河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黄河文化不断与世界上的其他文化交流与融合。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沟通黄河流域与外部世界。两汉之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隋唐时期遣隋使、遣唐使络绎不绝地进入长安将中华文化传播至日本,明清时期西方基督教在华传播西方的科学知识。黄河文化在“有容乃大”中不断获得活力,黄河文化的包容力、凝聚力和辐射力,推动华夏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渗,形成华夏民族特有的精神内核。

  3.要注重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黄河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内涵实质,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新时代弘扬黄河文化,要结合实践为国家的现代化治理提供智慧启迪,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把握时代、塑造时代和引领时代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作者:卢冰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