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哲学意蕴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0-08 14: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作为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基础与思维视角,从历史的纵深处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与传统生态智慧,对于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奠定了中国人认知世界的思维基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是中国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整个宇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看法,它以系统观念看待世界,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将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属于同一个大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中国人民生存智慧的结晶。在古老的农耕社会,人的生存以自然的生长性能为基础,只有善待土地、敬畏自然,才能获得好的收成,这种敬畏和善待自然的朴素态度孕育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不仅赋予自然以强大的修复能力和可持续性,也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张力和连续性特征。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形成表明我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生态智慧,将人的作用置于生命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去认识和把握,认为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要注重整体功能的发挥,从而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

  “道法自然”的宇宙法则提供了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遵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既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同时又强调人与自然各有其“道”,即人与自然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法则运行,强调人类必须按照自然规律来生产生活,从而实现与自然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法自然”一词出自《道德经》,老子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深层规律精辟涵括和阐述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也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根本属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分为天道、地道、人道,“三道”既是一个不断创生的大系统,也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其中“天地”是万物之母,世间万物皆由其“生生”而来,“生生”是“天地”内在的创生力量。“道法自然”思想强调人类应当善待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活动,对自然心存敬畏,对自然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维护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道法自然”作为一种宇宙法则,要求人类要知“道”,即认识自然规律;尊“道”,即尊重自然规律;依“道”,即按自然规律办事。《论语·述而》中就对孔子有“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描述, 意思是孔子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人类唯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为自身以及子孙后代赢得宝贵的生存空间。《孟子·梁惠王上》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天论》中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些质朴而深邃的生态观念都强调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人类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顺天之道,顺势而为。

  “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昭示了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的是人类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式,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美好状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指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即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自然也滋养人类、哺育人类、教化人类,同时也指人与自然又在动态演进中良性互动、相互成全,二者共同推动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大超越了西方主客体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平衡思维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致中和”的方法论原则处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强调天人合一中的“人”既是自强不息的人,又是厚德载物的人,人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中必须承担对于自然的道德责任,承担起裁成天地、辅相万物的使命,与自然形成道德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方面要求从人与自然“共存”的角度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另一方面又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良好生态环境造福人民、泽被子孙。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单纯以人类为中心,也不能单纯以自然为中心,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我们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看作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推动生态优先,倡导绿色发展,反对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无度索取,避免杀鸡取卵、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带来的恶果,以实际行动彰显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和子孙后代负责的神圣使命。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胸怀天下的道义担当。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面对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现代化从本国、本地区狭隘视野和资本利益出发对待生态环境问题,解决问题的最根本方法就是转嫁生态危机,即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掠夺”,同时将生态环境污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生态治理的“有效”方法。这种办法简言之就是“吹灭别人的灯,只让他自己亮”,这种以牺牲其他国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不仅导致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还会延缓甚至阻滞世界现代化进程。为了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中国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力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是利己达人、互利共赢、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下一家的道义情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遵循世界各国携手共进、永续发展的原则,既对中国负责,也对他国负责,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是使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受益、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难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未来必将证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也是全人类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人间正道。

  【作者:许晓娜 吴少天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演进轨迹与价值实现路径研究”(2022BDJ027)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