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中原文化的特性与影响浅论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0-16 16:35

  摘要:中原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创造了影响深远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具有根源性、主体性、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与辐射性,与河洛文化、黄河文化、中华文化关联紧密,相互既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是重要的根与源的关系,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美美与共”,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大地积淀了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一眼万年,浩浩荡荡,中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汇聚为中华文化的主流;莽莽神州,栉风沐雨,中原文化在历史时空的风雨间成长为中华文化的主根主脉。黄河滋润的中原,孕育了灿烂无比的文化。拂去历史的浮尘,中原文化熏陶了中华民族品格,凝练了中华文化特质,传承了中华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中原居天下之中,得天时地利,自夏至北宋,中原大地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出现了一代代成熟的王朝文化,衍生出独特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形塑了中华文明乃至亚洲文明核心圈、辐射圈的文明版图,呈现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秉性。中原文化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一、中原文化的内涵

  中原文化像万花筒,包罗万象,璀璨夺目。中原文化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总称。就地域属性而言,只要产生在中原地区的文化,都属于中原文化。从时间属性而言,自古至今发生在中原地区的文化,都属于中原文化。就主体属性而言,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在中原地区创造的文化,都属于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是在动态过程中与周边文化互融沉积而成的客观内容,在由多元演变成一体的过程中成为多层位、多地域的中华文化内核,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农业、手工业等诸多业态在中原起步,旱稻混作,扎下农业文明的主根,农耕、水利、纺织、丝绸等的起源和发展推动了社会文化进步。人口繁衍、大型聚落、礼制遗存与都邑出现,文明在中原草创。八大古都,中原独占其四,成为国家正统的标志。甲骨文首现于中原,成为中华文明成熟的身份象征。商贸繁荣,汇聚东西,丝绸之路风韵尚在,大运河古迹犹存。科技发达,陶瓷与冶铸起源、发展、繁荣于中原,“四大发明”与中原息息相关,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原文化内涵深奥,沉淀了薪火相传的精神文化。“河图洛书”被视为中华思想文化之源,文王拘羑里(今河南汤阴)而演周易,影响深远。古圣先贤的思想照亮了中原的历史时空,老子、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列子等诸子百家,群“贤”灿烂。函谷关中老子书《道德经》,中原大地孔子传儒学,伊洛河畔“二程”创理学,嵩山脚下儒释道“三教合流”,传承了无数的思想文化。中原思想文化,崇尚“仁义礼智信”,塑造了中华民族基本的思想文化形态,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文明精神特质。中原思想文化烙印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熔铸于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与创造力之中,散发着恒久的影响力。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文化。大禹铸九鼎、划九州,国家制度形态初步形成。夏启家天下,宗法制度逐渐成为夏、商、周王朝根基。周公制礼乐构建了基本的社会伦理秩序。秦汉以后的诸多政治制度或制定、或颁布、或实施于中原,对当代治国理政、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依旧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二、中原文化的鲜明特点

  (一)中原文化的根源性

  中原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和摇篮。中原史前文化辉煌灿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出现诸多文明因素,孕育了文明之根。“三皇五帝”、炎黄二族活动于中原,华夏族形成于中原,多次民族融合运动发生在中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于中原。古国古族扎根中原,寻根溯源,中原成为姓氏之根、客家之源。夏商周统治核心区域在中原,开中华文明之序幕,草创各项制度框架,周公制礼乐,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河图洛书”被视为中华思想文化之源,儒、道诸家元典文化源出或传播于中原,佛教首播于中原,东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起源、兴盛在中原,农耕、天文、历数、文化、艺术源头都与中原息息相关。

  中原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具有主体性的得天独厚地理优势。在龙山文化晚期,随着中原地区在调整重组后再度崛起,形成具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内重结构核心。以中原为中心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理解和认同,推进着多元文化和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华夏族在中原地区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广域国家政权,并逐渐实现了国家的相对统一。夏、商、周三代统治核心区在中原,进入中原的东夷、苗蛮等族逐渐与华夏族融合为一体。秦汉时期,华夏族和其他民族融合为一,形成了我国的主体民族——汉民族,中原地区成为汉族的中心区。夏到北宋,中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洛阳、安阳、郑州、开封均位列全国八大古都,洛阳作为八大古都中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被誉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神都”,对我国都城格局乃至东亚都城建制影响深远。北宋衰亡之前,历代王朝都城体系完善、政治制度制定、政策实施、思想文化推广都与中原紧密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朝代兴衰的战争大多发生在中原。文化教育、交通水运、科技发展,也在中原开先河。

  (三)中原文化的连续性

  中华文明五千年连绵不绝,成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古国。中原文化的坚韧性,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中原文化的连续性。中原文化自古至今,像奔涌不息的黄河水,虽有波澜,却连续不断、勇往直前。史前时期,中原地区的史前文化谱系最为完整,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自夏至北宋,虽然王朝兴衰“城头变幻大王旗”,但始终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间虽有鲜卑等少数民族占据中原,却不曾隔断中原文化的发展,反而充实、丰富了中原文化,增强了中原文化的生机活力。源自中原地区的儒、道绵延不绝,各具时代特色。科技艺术推陈出新,各领风骚。北宋败亡后,中原文化虽然失去了主体地位,但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可以说北宋之后,中原文化发生了转型,从政治文化转化为市井文化,少了权贵气息,多了乡土味道。

  (四)中原文化的创新性

  中原文化立足本源,创新发展。刀耕火种是鸿蒙时期的开拓努力,陶器的制造、弓箭的发明、丝绸编织是文明初创的创新发明。中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从无到有开创了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发明等。中原文化的政治构架奠定了国家政治文明的基石。大禹治水,由“堵”而“疏”,是一种影响千年的开拓探索。元典思想与科技发明,都烙下了中原文化的开拓印记。“河图洛书”、《易经》、《道德经》对宇宙、世界、人生的独到见解,影响了中华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儒、道诸家元典治世思想的开拓思维,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陶瓷、冶铸、天文、历法以及四大发明凝聚了中原人民的创新智慧,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原文化革故鼎新,从北魏孝文帝改革到王安石“庆历新政”,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推动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递进,推动中华文明赓续不断的发展与丰富。

  (五)中原文化的包容性

  中原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旧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就成为南北石器文化交汇区。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可见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不同文化因素,最终汇聚为多元一体的夏文化。夏商周三代,中原“八方辐辏”,吸收周边多元文化因素。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风云变幻,南方的楚文化、东方的齐鲁文化与西方的三秦文化等都对中原文化有较大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加剧,中原文化自觉不自觉吸纳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造像,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体格和服饰特色。隋唐时期,中原文化多元融合更加显著。西域胡服、胡马大量进入中原,唐三彩胡人、胡马造型生动逼真。中原吸收少数民族的畜牧养殖方法和疾病治疗方法,并引入西域蔬菜、瓜果种植方法。佛教的中原化,在中原寺院、石窟造像的发展脉络中有生动反映,也是中原文化“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六)中原文化的辐射性

  中原文化影响力强,辐射广远。史前时期,以中原为中心的裴李岗文化,向东南深入到淮河流域中游,仰韶文化以豫西、晋南与关中为核心,影响大半个中国。远古时期,炎黄二族以中原为根据地,东伐蚩尤等东夷族,南征苗蛮,将炎黄文化辐射四方。先秦时期,各地域文化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夏商周文化影响深入长江流域。秦汉至唐宋,中原地区经济长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也常开全国风气之先,引领时代潮流,辐射全国,形成了“万里同风”文化面貌。中原文化通过王权影响力,或者征服战争,或移民运动,或官员流放,或兴办教育等方式在各地域传播,促进了各地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原文化与东南地区土著文化的融合,形成了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

  三、中原文化的地位与影响

  (一)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

  中原文化以河洛文化为核心,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缩影。“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河洛史前文化辉煌灿烂,夏商周文明赓续不断,13个王朝先后定都洛阳,是国家文化、都城文化的集中体现,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魏晋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古迹犹存。“河图洛书”、周公制礼、老子任史官、孔子问礼、二程理学等构成河洛历史时空中亮丽的风景,成为河洛文化辉煌的一部分。文学、艺术荟萃于伊洛河畔,魏晋文学、洛阳纸贵,隋唐诗歌、大放异彩。儒释道汇聚于千年神都,龙门石窟举世闻名。河洛文化内容丰富,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以汉魏隋唐为内容,以古都洛阳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以“河洛郎”为特征,是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血脉和精神纽带,具有显著的源头性、根脉性、主干性和族魂性。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母体文化,对客家文化、闽台文化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东亚、东南亚等地也都烙下了河洛文化的印记。

  中原文化以河洛文化为根基,逐渐衍化扩张,文化内涵比河洛文化更为丰满。从地域上讲,河洛文化仅限于河洛地区,是相对于中原文化而言范围更小的地域文化。从发展历程来说,河洛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源头,其鼎盛期在夏商周三代时期,隋唐以后逐渐式微。

  中原文化除了河洛文化为源头外,豫西、豫中等地史前文化都是其重要的源头,其鼎盛期在隋唐与北宋。从思想内涵看,“河图洛书”是河洛文化的思想之源与主要标志,而中原文化以儒家为主,道、法、墨诸家融汇贯通成为影响中华文化的元典文化。从内容上看,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中主要的国家文化,是核心与精华,随着政治中心转移而逐渐衰微,中原文化包罗万象,内容更为广泛,商贸、民俗文化绵延不绝,生命力旺盛。

  (二)中原文化与黄河文化

  中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黄河流域的其他地域文化进行文化交流。从地域层面上讲,中原文化是黄河流域的一个地域文化。从内容层面上讲,中原文化要高于黄河流域一般的地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核心与主干,与黄河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中原文化与黄河流域其他地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经历了初始的双方相互交流到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的过程。齐鲁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河湟文化等都受到中原文化的辐射与影响。周公制礼乐,孔子问礼,中原成为齐鲁儒家文化的源头;孔子周游列国,汉武独尊儒术,中原成为儒家主要的传播、发展地。关中礼法源于中原,对中华文化影响至深。长安与洛阳构成了夏至隋唐都城的主轴,影响了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原移民,关陇集团因势兴起,造就了中华文化鼎盛格局。三晋与中原同为夏之根源,春秋争霸,文化混元一统。春秋战国,合纵连横,见证了中原与燕赵大地的历史风云,“慷慨悲歌”深受中原文化影响,“胡服骑射”凸显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在燕赵大地的交融汇合。两汉之际,丝绸之路搭起了中原文化与西域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河湟文化烙下了中原文化深深的印记。

  中原文化在交流互鉴中成为黄河文化的核心与主干。中原是中华民族心灵的故乡,“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缔造了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根亲情节。多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中华文化在中原完成了多元一体的步伐。“问鼎中原”“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体现了中原文化在黄河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国家文化汇聚中原,挥斥方遒,决定了民族命运和国家历史进程。中原文化蕴涵黄河文化思想精华。周公“制礼作乐”,框定了中华文化的社会伦理秩序,诸子百家游走中原,思想之光照亮中华文化数千年。中原文化革故鼎新,李悝变法、庆历新政等变革运动推动黄河文化不断发展。中原文化的兴衰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黄河文化的波折命运。黄河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根源性、融合性、主干性、独特性,与中原文化的特性有极大的相似性,说明黄河文化与中原文化同呼吸、共命运,相融相通、共同发展。

  黄河文化是大于中原文化的一个地域文化,但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国家文化、政治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脉。黄河自人类出现开始,就开始把各自命运交融到一起,开始形成独特的黄河文化。黄河屡次改道,是黄河对人类的教训,黄河文化超越单纯的地理空间,塑造了“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黄河见证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激荡交融,孕育形成了黄土—黄河—黄种人多元一体相融合的中华民族。黄河是一条历史的长河,串联起中华大地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炎、黄、尧、舜、禹、夏、商、周、汉、唐、宋都在黄河流域演绎着兴衰更替家国故事。国家文化的基本体系始终在以中原为核心的地域形成,但文化范围又大大超越了中原文化。商周、秦汉、隋唐、北宋不断发展,形成了以“长安—洛阳—开封”为东西轴线的中华大古都的“黄河时代”,在千余年的历史岁月中,沉淀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三)中原文化与中华文化

  中原文化与中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区域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一元。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分子,不断吸纳周边地域文化的营养成分,更多的是不断影响、辐射周边文化。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域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多受中原文化影响,多元的中华文化最终在中原凝聚为一体。由此,中原文化不是普通的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主干,是中华文化的缩影。行走中原,即可读懂中国、读懂中华文化。

  中原文化在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域文化交流过程处于主导地位。“禹征三苗”的传说、盘龙城的遗存,述说了夏、商南下的历史,风格相似的青铜文化,见证了殷商文化在长江以南的影响力。奇特的三星堆文化,摆脱不了二里头与殷墟文化的影子。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先后脱胎于中原文化。中原文化辐射岭南地区,影响最深的是客家文化的形成。汉魏洛阳故城是“河洛郎”的心灵故乡。中原先民南迁,促进了江南、岭南、闽南等经济文化发展,留下大量中原文化印记。

  中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扩张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与主干。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反映了中华文化发展轨迹,折射了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透过中原文化可知中华文化的过去,中原文化引领中华文化发展,其天下大同的气度、天人合一的境界,熏陶了中华民族品格,指引中华文化发展方向。透过中原文化,可鉴中华文化未来。中原文化革故鼎新,推动中华文化发展,中原大地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推动中华文化车轮前进。中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民本思想、家国情怀等支撑了中华文化的精神谱系。中原文化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中原是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中原文化是海外华人远离故土的精神寄托。中华文化与中原文化基因相通,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

  中华文化以中原文化为根基,不断繁衍发展,多元融合,内容渊博远超中原文化。中华文化由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闽台文化、草原文化等不同地域文化组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综合体。中原文化融合了诸多地域文化,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发展;中华文化中其他地域文化滋养了中原文化,没有其他地域文化的滋养,中原文化不可能迅速崛起,长时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与核心。从这一层面讲,脱离中华文化讲中原文化就失去了意义,中华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依托和归属。

  (四)中原文化与世界文化

  中原文化是世界文化花圃中一枝艳丽的花朵,与其他文化在共同成长中争奇斗艳、各吐芬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一万多年的中原文化史、五千多年的中原文明史,是中原文化与亚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原文化与世界各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成长,不仅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丰富了中原文化内涵,促进了中原文化发展。

  辉煌的中原文化曾经与亚洲其他文化交相辉映,共谱绚丽华章。中原文化繁荣昌盛,中原逐渐成为亚洲的中原,为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原王权的辐射,影响了中华文化圈的政权构架。儒家文化大放异彩,沉淀了中华文化圈的文化基因。佛教的输入与汉化,体现了中原文化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度。中原成为儒释道在东亚、东南亚传播的起点或桥梁。中原文化凝练的中华文化特质,在亚洲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文字、教育、科技、民俗都可见中原文化的踪迹,东京成为洛阳的缩影。商贸推动了文化互鉴的发展,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风靡亚洲各国,丰富了亚洲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亚洲文化的发展。

  璀璨的中原文化曾经与欧洲等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为世界文化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汉唐丝绸之路,搭建了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形成中原文化西传与西方文化东传的互动局面,达到了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互鉴、互补互进的境界,充分彰显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中原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原。中原的丝绸、瓷器与茶叶,改变了西方特别是欧洲人的生活模式。“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吸收了中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成果,对欧洲摆脱中世纪神学的黑暗、开启文艺复兴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四大发明与中原其他科技成果促进了欧洲和西方工商业文明和资本主义萌芽,中原的哲学思想、民本理念对世界影响深远,推动了西方的社会变革。文化交流历程中,中原文化吸收了西方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文化元素,在文明互鉴中更加丰富多彩,形成了中原文化繁荣昌盛的“汉唐气象”。

  当今之中国,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民族复兴,必然要求中华文化复兴。中华文化复兴,必然要求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干,中原文化复兴是时代的召唤与责任担当。中原文化复兴,要立足本源,放眼未来,博采东西文化所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秉承中原文化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特性,推动中原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中原文化新辉煌,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应有贡献。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中原文化从来都是“美美与共”。未来的中原文化必将更加开放,天下一家,秉承广阔的世界视野和开放包容的气质,执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大同”精神追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原文化将昂首走出亚洲、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的姹紫嫣红中,刷出中原文化红,刷出中华文化红,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添新的色彩,为建设和谐、文明、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作者:李龙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