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双创专家谈 | 高亚宾:紧抓国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机遇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0-19 10:3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是党和国家基于当前及未来发展面临的总体形势和重大问题而实施的战略性举措,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我省需要紧抓机遇,对重大生产力布局进行中长期的战略性思考,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一、国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特征分析

  (一)我国重大生产力布局的演变特征。生产力布局是指所有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合,生产力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功能发挥和资源配置效率。生产力布局理论最早起源于前苏联,是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的一种形式和手段,旨在通过合理的地域分工分配物质资料和社会劳动,调控区域经济的良性运转。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根据各时期国家总体战略目标,重大生产力布局先后经历了“一五”“二五”时期的相对均衡布局、“三线建设”时期分散布局、改革开放以来至90年代中期集中发展、90年代中后期至2011年协调发展、十八大以来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布局等多次重大调整,由于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由于区位、资源、历史积淀基础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客观上造成了经济起飞早晚、增长快慢、发展模式的不同,导致了生产力布局不均衡,对经济布局和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我国生产力布局几次转变来看,生产力布局是在依托各地现实基础和禀赋条件的基础上,服务于不同时期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着眼于15—20年左右的中长期部署安排,是动态的,也是与时俱进的,既是国家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的作出的战略性调整,更是在市场机制下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近期与远期的必然结果。

  (二)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不适应性和弊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生产力布局不均衡的现状得到大大缓解,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先发优势锁定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从发展阶段看,我国先进生产力还处在加快向优势地区集中的时期,这些地区经济效率高、产业配套能力强、科技人才集中,成为先进生产力布局的首选区域。从产业转移态势看,发达地区在布局战新产业和创新平台的同时,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汽车、装备、电子等传统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利用平台经济赋能升级纺织服装、小商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这些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动能有所减弱,加上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不完善,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不会瞬间完成,将导致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据测算,1993-2012年,南方省份(16省)与北方省份(15省)GDP占全国比重的差距在15个百分点左右,2022年差距扩大到3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过于集中与安全、韧性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发达省份和城市依托产业、创新、资本、教育、人才等优势,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人才要素集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促进这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生产力在某一区域高密度集聚,一旦供应链出现断裂,将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如我国集成电路、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和航空制造等80%以上的产能集中东南沿海地区,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经济在遭受诸如疫情等极端事件影响时韧性不足,产业链供应链极易出现安全隐患、呈现“单点失效”。以上海汽车产业为例,根据中汽协有关数据,2021年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汽车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11%、23%,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数量分别约占全国的4%、37%;2022年3、4月份的疫情导致上海及周边地区超过1000家汽车产业链企业不同程度的停产或减产,致使国内4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7.6%。为维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迫切需要在中西部符合条件的地区和城市建立关键产业链备份制造中心或基地,使关键和重大生产力布局适度分散、合理分布。三是中西部地区现有生产力的质量效率、技术能力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不相适应。随着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各地都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中西部省份受传统产业比重高、投入产出效率较低以及高端人才和创新能力不足等影响,严重制约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在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和重大创新平台等领域进行布局,通过在一些新兴领域的“弯道超车”或“换道领跑”,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升质量效益,缩小与发达省份的差距。

  (三)新时期我国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当前我国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主要涉及五个方向:一是能源、冶金、化工、机械装备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经济、高端制造、新材料等高速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大科学装置等创新平台与创新基础设施;四是煤炭开采、特高压输电、西气东输等能源生产与运输工程;五是5G网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二、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问题

  我省是工业大省,工业总量长期居全国第5位,2016至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从1.6万亿提高到近2万亿元(19592.76亿)。我省传统产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汽车制造、轻工纺织、钢铁、有色、建材和化工等8大产业,规模约3.4万亿元,占全省工业的比重72%,初步形成装备制造、食品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其中,装备制造构建形成了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盾构装备、矿山装备、起重装备等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链;食品产业连续15年稳居全国第二位,肉类、果蔬和面粉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冷链食品和休闲食品产业链;汽车产业形成了郑州整车、新乡动力电池、鹤壁汽车电子等产业集群;铝加工形成从氧化铝、电解铝到合金化加工等完整产业链条,氧化铝、预焙铝电解等技术处于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建材工业形成了汝州水泥、许昌禹州陶瓷、郑州新密和濮阳耐火材料、洛阳玻璃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特色产业集群;轻纺工业量大面广、门类齐全,拥有新乡化纤、新野纺织等行业龙头企业和一批具有特色的中小企业)。总的来看,我省制造业多数仍处于产业链前端、价值链低端,很多领域创新能力弱、资源消耗大、龙头企业数量少、品牌影响力不强,以中低端为主的产品结构难以满足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等问题突出,面临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出局的风险。

  (一)传统产业能级不高,多数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环节

  一是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和控制能力不足,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仍处于产业链不完整状态。比如,我省钢铁产业中安钢集团作为省内钢铁龙头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且普钢产品比重大,市场竞争力位于全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30名之外。二是产品附加值偏低,超过60%的企业仍以初级产品为主。比如,汽车制造产业中汽车整车产量仅占全国3%左右,上汽郑州、东风日产、开封奇瑞轿车和中重型载货车品种少、产量低,缺少中高档产品;化工产业中基础大宗化学品比重大,而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比重落后于山东、广东、浙江、江苏、湖北等省份。服装产业中出口全部为贴牌加工,附加值较低,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意识较弱、能力偏低。

  (二)新产品开发不足,特别是“新赛道”切入远远不够

  以食品为工业为例: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湖北、河南等6个主要食品工业大省规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1197.7、10030.2、8369、6660.48、6229.1和5940.4亿元,同比分别为31.2%、10.3%、8.5%、8.7%、10%和6%。白酒业河南有600亿左右消费市场,豫酒只占19%;传统肉制品、面制品、速冻食品占据主导地位,附加值相对较低;而山东以酒类、食用油、水产等为主,广东以饮料啤酒、水产、特色休闲产品为主,四川以白酒、乳制品、休闲食品为主,福建以精制茶、水产、高端休闲食品为主。

  (三)部分产业产能流失问题突出

  以铝工业为例,我省作为铝工业大省,氧化铝、预焙铝电解等技术处于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拥有中孚实业、万基控股、伊电集团、明泰铝业、万达铝业、宝武铝业等行业龙头企业,涵盖从氧化铝、电解铝、合金化加工等完整产业链条,2022年铝材产量1094.2万吨,居全国第2位。受生产成本特别是用电成本等因素制约,自2018年以来电解铝产能加速向云南、四川、内蒙等省外转出,2022年全省在运电解铝企业仅剩4家、产能199万吨。

  图1 2015年以来我省电解铝产能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四)产业创新整体实力不强,与工业大省地位不相匹配

  创新能力位居全国中游水平。根据《202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年河南综合创新能力居全国第13位、在中部六省位居第4位;第1—12位依次是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安徽、湖南、陕西、湖北、重庆、四川。根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河南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仅位列全国第17位,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位置与其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研发投入强度低且区域不均衡。从全省看,2022年,我省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0.7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7位;从各地市看,我省仅有洛阳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83%,高于全国2.55%的平均水平,郑州、新乡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各省辖市研发投入强度不均衡,仅洛阳、郑州、新乡3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信阳市仅为0.77%,与全省平均差距较大。从百强企业看,2022河南制造业企业百强研发投入总额为278.02亿元,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1.72%,低于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1.81%的平均水平,低于2022年中国轻工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2.82%的平均水平。

图2 2022年我省部分省辖市研发投入强度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反映了当地市场对技术服务的需求程度和转化程度。据统计,2022年河南省技术合同成交额1025.3亿元,在全国排名13位,分别为GDP前四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的22.7%、26.4%、31.5%、40.3%;在中部地区六省中排名第4位,分别相当于湖北、安徽、湖南的33.7%、35.2%、40.3%;分别为陕西、四川的33.6%和62.1%。从有效发明专利看,2021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42849件,在全国排名第12,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分别是河南的11.94、5.66、2.82、2.41、1.83倍。

  图 2022年部分省(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表4 2021年部分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件)

  

地区2021年2021年排名2020年2020年排名
广东省51171714355091
江苏省24242322245122
浙江省1208733931593
山东省1034104789264
安徽省784805704675
上海市665097621476
北京市705386552617
湖北省619868491978
福建省4569511447029
四川省4889894211410
湖南省46937103980511
河南省42849123650012
辽宁省31740142878813
河北省34240132813514
天津市26326152494515

  资料来源:根据2022年科技统计年鉴整理。

  (五)产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不少困难

  2021年,河南省产业数字化规模实现重大突破,占GDP的比重为24.6%,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高。全省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不足100家,仅为广东的6.9%,也少于安徽、湖北等中部省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自动化生产线改造、财务、办公、采购、销售等单项应用,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企业比例不足20%;中小微企业、传统行业企业数量众多,生产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较低。

  (六)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产科教融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潜力

  高层次人才数量较少。截至2022年底,全国拥有“两院”院士2754人,其中河南省82人,占比5.32%,远低于江苏(500人)、浙江(415人)、山东(181人)、湖南(172人)、广东(150人)、福建(146人)、安徽(145人)、河北(121人)、湖北(115人)、四川(96人)。2022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选结果显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成都、西安、重庆、长沙等高校,位居前5位的依次是:北京大学37人、浙江大学28人、上海交通大学28人、华中科技大学23人、武汉大学23人,而我省高校入围人数几乎是空白。

  高技能人才占比不高。近年来,我省统筹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不断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力度。截至2022年底,按取证人数计算,全省高技能人才达392万人(其中高级工318.7万人,技师63万人,高级技师10.4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1415.6万人的27.7%,低于全国平均2.4个百分点,低于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湖南、湖北等省份。

  图6 2022年部分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

  创新人才引育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目前我省每万人就业人员中R&D人员29.2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7.2%。调研中不少省辖市和企业反映,普遍缺乏高水平科研人才团队,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专业人才培养本来就很有限,加上人才外流,导致企业发展受人才制约越来越突出。

  总的来看,对我省产业发展来说,能否抓住国际生产力布局重塑、国内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的重大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抢占“新赛道”、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的关键,事关能否如期完成“两个确保”战略目标。

  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立足我省产业规模优势和部分领域领先优势,抓住产业链供应链优化重组机遇,加快形成产业链群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我省庞大内需市场、完备产业体系等优势,加强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融通联动发展,着力提高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水平,加快形成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产业链群发展模式。一是推动供需适配。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以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为关键,加快提升重点产业链本地配套率和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充分释放产业链上下游融通联动和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拉动作用;深化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合作,探索推广“创新策源在外、孵化生产在中原、产品市场在全球”的产业协作模式,共建一批产业链飞地经济园区,进一步增强供给体系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适配性。二是推动产销衔接。建立完善重点产业链产销对接机制,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信息通路,有效促进企业间产销信息互通,降低企业搜寻成本,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鼓励链主企业采购链上核心配套中小企业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等,支持装备、汽车、电子、轻工、纺织等领域中小企业深度融入“链主”企业供应链体系,加快构建稳定高效的供应链生态系统。三是培育龙头代工企业。我省制造业门类齐全,在复杂产品组装、供应链组织等方面具有相对突出的优势,要在机械装备、食品制造、电子制造等领域培育类似富士康这种龙头代工总装企业,培育并形成一批既能组织中下游产业链水平分工,又能实现垂直整合的制造业龙头企业,也就是核心代工的龙头企业。

  (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夯实产业创新发展基础。企业是推动产业创新的核心。围绕7大产业集群和28条重点产业链,建立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和研发目录,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为产业创新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群。聚焦电子信息、汽车、装备、食品、材料等优势产业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全方位整合创新资源,大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一批拥有原创性核心技术、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链主”企业,提升整个产业链技术掌控能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氢能、新型储能等战新产业以及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构建起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推动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这些领域集聚,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企业和行业“单向冠军”。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健全完善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的新机制,支持规上企业加快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全覆盖,鼓励企业根据发展需要,设立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研究院等研发平台,重点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和行业领先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三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装备升级。以提升优势产业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等“五基”为重点,开展“一条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开发应用增材制造、超精密加工、近净成形、分子级物性表征等先进工艺技术,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夯实产业基础能力。

  (三)大力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补齐中小企业数字化的短板。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的难点在“两头”,一头是数字技术的攻关,一头是数字技术运用。一是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于我省产业创新而言,完善提升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企业协同创新平台。依托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食品等龙头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向集群内中小企业共享生产要素、共性技术等,向集群外高校、科研院所开放场景应用,加强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设计、协同服务、协同供应和协同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创新信息互惠共享和创新行动同步推进。二是瞄准数字化改造的重点对象,精准施策。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在传统中小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贷款贴息、产业引导基金投资、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政策性加速折旧等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传统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传统中小企业与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合作,引导传统中小企业通过“上云”提升数字化水平。支持制造业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5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应用新场景,推动开展以“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为核心的智能化改造,创新发展平台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制造业生产过程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转变。三是瞄准数字技术攻关推进机制,协同发力。关键数字技术攻关是政府、企业和终端用户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美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资金最初来自国防基金,欧洲、韩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规划背后有飞利浦、西门子、三星等公司的深度介入;国外工业软件在全球销售,用户数量和信息反馈远比国产软件多,进化速度也远快于国产软件。鉴于此,应加强对关键数字技术攻关的统筹协调,牵头成立若干国家级关键数字技术研发中心,建立研发成果向行业企业公开的机制,促进中小企业低成本应用和融通创新;在企业层面,支持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参与政策制定、组建技术联盟和开展技术攻关;在用户层面,建立鼓励国内用户和终端厂商使用自主可控数字产品的机制,避免在非关键应用场景对自有技术过于苛求。推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关键数字技术尽快建成自主可控产业防线。

  (四)把新产品开发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一批引领市场需求的工业精品,推动传统产业切入“新赛道”或进入新一轮产品生命周期。持把新产品开发作为产业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形成一批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美誉度好的工业精品,抢滩占先“新赛道”,为新一轮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一是研发生产进入产业链中高端关键环的新产品。制定河南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支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相关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提升创意设计、产品美学和消费者体验感知能力,让更多产业产品、技术装备、材料器件进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环、中高端,全面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如华为Mate 60系列依托可靠性、通信能力到美学设计,在国际科技潮流中成为引领者。二是推动传统领域积极拓展“新赛道”。引导食品、汽车、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包、众创等新产品开发,支持龙头企业紧跟市场需求不断迭代升级,形成一批引领市场潮流的“爆款”产品。比如,紧抓预制菜“风口”机遇,构建新产品定期发布机制,重点开展安全、美味、营养、健康预制菜产品研发。三是打造“美豫名品”品牌。深入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制定,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跻身国内国际前列的河南制造精品品牌。比如,在电气、农机、矿山、盾构、起重机械等装备制造领域,推动产品供给向“产品+服务”转型,构建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标杆品牌,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五)跨越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关口,在“双碳”形势下实现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一方面,坚持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加快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绿色化改造,加快发展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设计产品等,着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布局高附加值、低消耗、低碳排放的重大产业项目,推动企业、产业间低碳化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加快绿色低碳产业链条化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一些重点产业特别是出口额比较高的产业,出台鼓励企业使用”绿电“生产的政策措施。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应对“碳关税”的挑战。

  (六)提高传统产业生产要素保障能力。一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地方粮票”学习制度,依托地方院校采用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等方式,为企业培养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借鉴美国、法国等国家经验,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资质认证制度,对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各项税费给予减免优惠。二是推动土地高效集约利用。针对我国企业生命周期普遍较短的现状,在总结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抓紧在工业领域推广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制度。率先在轻资产、低利润行业采取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创新用地绩效管理,强化土地批后监管,用好项目退出机制。三是强化金融产品定向支持。根据传统产业改造资金需求大、实施周期长等特点,开发风险投资、风险基金、具有担保属性的债券等金融产品,精准制定包括定向降准、融资担保、财政贴息等在内的政策工具组合包,促使资金精准流向传统产业改造急需的领域。四是强化质量标准建设。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围绕质量强国、质量强省建设,构建一流标准体系。

  (作者:高亚宾 河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