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 | 从《说文解字》看古黄河生态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3-10-30 10:11

  □李运富

  远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华夏民族便以黄河流域为主要活动区域,直至宋代,黄河流域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全面分析汉字的专书,作者是汝南郡(今河南漯河市)人许慎。就时代而言,许慎生活的东汉正是黄河流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从地域上说,汝南郡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与当时的文化中心洛阳相距不远。探讨黄河对《说文》的影响以及《说文》对黄河的记载是黄河文化及《说文》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大徐本《说文》中,“河”字共出现53次,“河”在这些条目中都是专指黄河。涉“河”条目的内容包括黄河及与黄河相关的地名、水名、方言、物产、引文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东汉以前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及社会文化。

  水湍岸阔:黄河的仪容生态

  《说文》:“河,水。出焞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这条解释说明了黄河的源头及终点。古人对黄河的源出有争议,河出昆仑的说法见于《山海经》和《尔雅》。在古人眼中,昆仑雄伟壮观,神仙所居,山上景色壮观、植物高大、动物可带来祥瑞,《说文》中凡涉及昆仑的地方都含褒义,将这样一座神山当作黄河源头,能强化黄河的重要和神圣。

  《说文》对“淜”字的解说透露古黄河的壮阔特征。《水部》:“淜,无舟渡河也。”段玉裁注:“《小雅》传曰:‘徒涉曰冯河,徒搏曰暴虎。’《尔雅·释训》《论语》孔注同,淜正字,冯假借字。”古代文献中多借用“冯”字记录“无舟渡河”义,如《周易·泰》:“包荒,用冯河。”孔颖达疏:“冯河者,无舟渡水,冯陵于河,是顽愚之人。”《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毛亨传:“徒涉曰冯河,徒搏曰暴虎。”《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安国注:“暴虎,徒搏。冯河,徒涉。”“暴虎”指徒手搏虎,“冯河”指无舟渡河,二者均是勇力的象征。“暴虎冯河”一词在黄河流域使用广泛。孔子将“冯河”与“死而无悔”连用,孔颖达认为“冯河”是“顽愚”之人所为。可见在古人眼里,“冯河”虽然代表勇力,但同时也是有勇无谋的象征。古人对“冯河”也就是“淜”的态度说明无舟渡河极其危险,间接反映出汉代以前的黄河水域宽阔,水量丰沛,水流湍急。

  《说文》中的“州”指水中小岛,“漘”指水的两岸,而皆以黄河为例。《川部》:“州,水中可居曰州,水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诗》曰:在河之州。”又《水部》:“漘,水厓也。从水唇声。《诗》曰:寘河之漘。”引《诗》以证字,所引都是黄河流域的土风民歌。《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表明汉代以前黄河中有不少小岛可供鸟类栖息。《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诗意为黄河两岸多檀木,可砍伐做车辐和车轮。从《说文》所引两诗,依稀可见黄河宽阔,水中有岛,岛上关雎飞鸣;两岸多檀木,檀木高大,一派生机。

  物产丰饶:黄河的环境生态

  古黄河不仅自身兼具壮丽与秀美,黄河流域也是物产丰饶,富有生机。侯仁之主编《黄河文化》(1994)指出:“黄河流域在世界上首先驯化了多种粮食作物和蔬菜瓜果。其中有纤维植物,有种类很多的药用植被。就动物种类而言,有可提供肉食的动物,有提供毛皮的动物,有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动物。”《说文》中的有关说解可以体现黄河流域的物产情况。

  黄河流域的农作物。黄河流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发展农业,黄河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农业文明。古代文献中所谓“五谷”“六谷”“九谷”,其品物大体已见诸甲骨文。而从《说文》来看,上述各种农作物在黄河流域的种植情况应是以“麦”和“禾”为主。

  《说文》中有“杷”字,“杷”训为“收麦器”。“杷”在其他汉代字书中也有收录,如《释名》:“杷,播也,所以播除物也。亦言拨也,拨使聚也。”《说文》与《释名》的说解略有不同,《说文》认为“杷”只是“收麦器”,而《释名》认为“杷”还可以“播除”其他东西。在《说文》诸多农作物的解释中,只有“麦”与“禾”出现了专门的收割农具,表明至迟在汉代已经出现了专门用来收麦、收禾的农具。收麦收禾专用工具的出现,说明麦和禾的种植在汉代已有相当规模。

  《说文》对“麦”与“禾”的说解也与众不同,可看出二者的特殊地位:“麦,芒谷,秋种厚薶,故谓之麦。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说文》中的植物,只有麦、禾两字被赋予了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属性。这说明至少在汉代,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作物是麦与禾,而且麦与禾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黄河流域的野生植物。秦汉时期黄河流域还有不少野生植物。《说文》中至少有2条材料跟黄河的野生植物相关。见《木部》:“柽,河柳也。”“櫾,崐崘河隅之长木也。”

  “柽”在《诗经》中已有使用,《大雅·皇矣》:“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毛亨传:“柽,河柳也。”《汉书·西域传》:“(鄯善)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颜师古注:“柽柳,河柳也,今谓之赤柽。”佘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柽柳,一般认为即红柳,沙漠中特产,高不过1.7米,红茎绿叶,枝叶茂密。”可见柽又名“赤柽”“红柳”。秦汉时期红柳的分布范围当不止沙漠。上引《皇矣》为西周史诗,说明商周时期黄河中游有大量红柳的存在。《左传·僖公元年》:“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其地当在今河南省淮阳县西北。”以柽作为地名,反映了该地有红柳生长。淮阳县今属周口市,可见春秋时期黄河下游也存在红柳。魏晋南北朝时期,红柳已经成为珍贵木材。《南齐书·和帝王皇后列传》:“世祖嗣位,运藉休平,寿昌前兴,凤华晚构,香柏文柽,花梁绣柱。”直至今天,红柳仍是黄河中上游最常见的植物,内蒙古地区有一个名为“乌梁素海”的淡水湖泊,“乌梁素”为蒙古语,意思是生长红柳的地方,可见红柳在黄河流域分布很广。

  再看“櫾”,“櫾”在传世文献中写作“榣”。许慎说“櫾”是一种生长在昆仑山附近的高大树木,那应该生长在黄河上游,许慎相信黄河源出昆仑。商周时期,黄河流域存在较多的高大树木。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十讲》指出:“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大量四不像、鹿、象和竹鼠等喜暖动物的遗骸,证明商代当地有森林、草原和湖泊沼泽的存在。……近年来,在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大量房屋与柱洞,都是用木材建造的,宁夏南部西吉、隆德等地出土了一批胸径达数十厘米的粗大古木,证明宁夏南部及其邻近的黄土山区绝非今日之童山濯濯,而是有着以针叶树种为优势的规模浩大的原始针叶、阔叶混交林。”许慎对“櫾”的说解证明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也存在高大树木,这为我们了解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参考。

  黄河流域的野生动物。《说文·角部》:“觬,角觬曲也。从角兒聲。西河有觬氏縣。”“觬”的本义是角弯曲,觬氏县以“觬”作地名,说明汉代西河地区存在不少牛、羊等有角动物。通过《说文》对“觬”的说解,可以看到秦汉时期黄河流域曾有过弯角草食动物和较为凶猛的食肉动物,这也反映了古代黄河流域的生态与现在有着较大差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说文》是在黄河文化中孕育产生的,反映了黄河流域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的有些记载呈现的是古代黄河的生态环境。历史的黄河美景,呼唤当代黄河生态的保护和发展。

  (作者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