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双创专家谈 | 刘晓萍:加快培育壮大河南食品新消费产业
近年来,食品餐饮赛道作为新消费产业的最大风口,新式茶饮、餐饮连锁、休闲食品等领域新品牌持续涌现,推动了区域食品产业发展格局重构。我省蜜雪冰城、锅圈食汇“万店级”品牌企业强势崛起,姐弟俩、西部来客、槐店王婆等餐饮连锁品牌在全国迅速扩张,辣条、酸辣粉等一批网红食品“出圈”,推动了河南食品的品类多元化、品牌年轻化、原料标准化、供应链一体化。但是,与湖南、四川等省相比,新消费品牌的数量和影响力仍存在差距,品牌培育成体系推进机制远未形成。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食品产业大省,地方特色美食文化底蕴丰厚,区位交通物流优势突出,具有培育壮大新消费品牌的综合实力和巨大潜力。
一、食品新消费呈现五大典型趋势
(一)绿色消费意识崛起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提升,绿色低碳消费日渐盛行。这既体现在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也体现在生产端食品企业的绿色制造及零碳产品。如伊利集团推出零碳牛奶,康师傅、可口可乐采用无瓶标低碳环保包装,安慕希上线减油墨包装产品,以及元气森林、蒙牛落地碳中和工厂,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正在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二)新技术成为重要引擎
从长期看,新消费趋势都是技术进步的外化表现,创新迭代源自技术储备。回顾全球食品工业百年发展史不难发现,那些可以载入史册的“时代爆品”总是源于对某项科技成果的突破和应用。以基因编辑、纯化分离、改性合成、定向发酵、冷冻干燥、液氮保鲜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突破,正在推动一批细分产品的快速成长。
(三)专注细分领域打造新品牌
当前,聚焦细分领域逐步成为品牌破圈的新战场。在每一种消费产品都值得重做一遍的新消费时代,专注于细分领域打造明星大单品,通过差异化竞争定位切中市场空白,打造细分品类新品牌已经成为食品企业换道领跑的重要途径。如速食、代餐、气泡水、植物奶、低度酒等新赛道快速崛起,“小产品,大产业”成为食品产业赶超发展的新路径。
(四)跨界融合拓展品类边界
当下,跨界融合、强强联合在新消费趋势中不断出圈,通过创新产品塑造了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开辟了新的赛道和新的品类,如茅台与瑞幸咖啡的酱香拿铁、香飘飘和泸州老窖的低酒精冲泡奶茶、可口可乐的日式柠檬气泡酒。
(五)地域成分成为创新密码
随着国潮国风的日益盛行、互联网直播的蓬勃发展以及冷链物流的日渐完善,各地的饮食文化开始从小众化、区域化逐步走向大众化、全国化,经过历史沉淀、富含地域特色、带有属地原料成分的食品,在差异化竞争趋势下价值逐渐被挖掘,如柳州的螺狮粉、敦煌的杏皮茶、内蒙古的沙棘汁成为食品界的创新密码,正推动其所在区域食品产业开创“小产品、大产业”的赶超发展新路径。
二、河南食品新消费产业发展优势逐步显现
(一)新消费品牌加速崛起
当前,河南新消费品牌正在由单点开花走向群体涌现。独角兽企业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超3万家,年营业额超200亿元;国内最大的食材连锁超市锅圈食汇,门店已超过1万家,年营收近百亿;姐弟俩、西部来客、槐店王婆等餐饮连锁品牌走向全国,部分已经成为细分领域头部品牌;河南酸辣粉品牌快速成为现象级“地标特色美食”,全国10桶酸辣粉8桶河南造,涌现出了嗨吃家、食族人、丽星食品、豫道、嘿人部落等酸辣粉品牌;原阳致力打造预制菜产业基地,九多肉多、雨轩、禾胜合、九豫全、斯慕源等品牌竞争力持续提升,红焖羊肉礼盒、毛肚、麻油鸡等多款预制菜品成为爆款单品。
(二)头部品牌带动形成“超级供应链”
深入研究河南新消费产业发展历程,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得益于头部品牌企业的引领带动,基于蜜雪冰城、锅圈食汇、巴奴火锅等一批行业龙头赋能,食材供应链、冷链技术及装备、供应链物流、品牌策划设计等产业链日益完善。如蜜雪冰城背后的大咖国际,通过自建生产基地布局生产端,以纵轴“糖奶茶咖果粮料”七大核心品类和横轴“设备、包材、RTD(即食饮料)”,在为旗下门店提供茶饮原料、物料、设备的基础上,向行业开放供应链资源,提供一站式饮品解决方案。如锅圈食汇通过整合布局17大现代化中心仓、1000多个前置冷冻仓,打造了常温、冷藏、冷冻等多规格、标准化、高效率的仓储物流配送体系,提升了河南冷链整体配送能力。另外,原阳预制菜、通许酸辣粉、内黄豆制品等形成了较强的生产能力和供应链能力。依托头部品牌企业带动形成的“超级供应链”,为河南新消费品牌群体扩容提供了强大支撑。
(三)郑州逐渐成为食品新消费全国研学基地
在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等超级品牌带动下,外省多地商会企业、企业家、创业者甚至地方政府部门纷纷来郑州学习取经,一些新型中介组织打造多条郑州茶饮、餐饮研学课程,蜜雪冰城、巴奴火锅、千味央厨、姐弟俩土豆粉等品牌都是游学热点企业,一些头部品牌开发了系列课程,如早在2015年蜜雪冰城就成立了“蜜雪商学”,仅2022年蜜雪商学累计培训人数超9万人,线上培训App“蜜学堂”累计参与人数超31万人次,郑州正在成为新消费人才培训和孵化基地。
三、外地培育壮大食品新消费产业的经验借鉴
(一)湖南长沙全力打造“新消费之都”
近年来,湖南长沙全力打造“新消费之都”,从茶颜悦色、墨茉点心局、文和友等全国闻名的新消费品牌,到柠季、楂堆、零食很忙等20多家新消费上市后备企业,为长沙带来了人流与资金流的持续输入,新消费品牌汇聚的五一商圈“打卡网红店铺”也已经成为长沙的城市标签,吸引了全国新消费投资基金到长沙扫街找项目。这不仅仅得益于湖南长沙的美食基础,也得益于长沙形成了体系化推进机制,长沙注重搭建新消费服务平台,在全国首创成立长沙新消费研究院,举办首届中国(长沙)城市新消费峰会,发布《中国新消费白皮书》,创办新消费“独角兽加速营”、长沙新消费大讲堂等活动,牵头成立“长株潭新消费联盟”,设立新消费产业专项基金,不断集聚新消费产业发展要素。
(二)四川成都培育壮大新消费产业生态圈
近年来,成都高度重视培育壮大新消费,把新消费产业生态圈作为全市八大产业生态圈之一重点打造,陆续出台了《成都市关于持续创新供给促进新消费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新消费产业生态圈“十四五”规划》《成都市建设国际美食之都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创新“美食+文旅”“美食+国潮”“美食+音乐节”等模式,连续举办成都国际美食节,定期召开美食产业建圈强链工作推进会,鼓励全球知名餐饮企业在蓉建立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配送中心和中央厨房等,打造国际餐饮品牌聚集高地和特色方便休闲食品创制中心,海底捞、书亦烧仙草、茶百道、马路边边等知名品牌走向全国,吸引了LV中国首家餐厅、蜜雪冰城亚洲总部等落地。
四、培育壮大食品新消费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新消费品牌梯次培育体系
新消费对食品产业具有极强的拉动作用,长沙、成都等城市新消费品牌有力带动了全省食品产业的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当下,我省还有一批正在成长中的茶饮、餐饮、休闲食品新品牌,如眷茶、菊花开卤味、极拉图、虎丫炒鸡、户大姐等,据不完全统计,就郑州市来说,拥有百家以上门店的餐饮企业超过50家,拥有千家以上的门店超过10家。因此,建议我省实施新消费品牌培育计划,建立新消费梯度培育企业库,围绕非遗老字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挖潜中原地方特色小吃资源,积极培育壮大河南新消费品牌群。
(二)依托郑州打造新消费“一基地三中心”
由于郑州消费潜力大、消费场景丰富,供应链支撑有力,具有吸引新消费品牌建设区域总部基地的基础优势,建议郑州明确提出建设新消费总部基地、新品研发中心、供应链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目标,汇聚国内新消费品牌,引进培育食品研发机构,设立新消费研究院,把郑州打造成新消费场景试验田、新消费模式先发区、新消费业态孵化器、新消费人才培育场,带动全省农副产品、食品、冷链设备、包装、设计创意等领域企业融入新消费产业链。
(三)打造“一会一节”新消费活动品牌
积极发挥大会大节活动效应,打造新消费高层次交流平台。建议对现有自发的新消费品牌峰会、论坛等进行整合,谋划举办中国新消费产业生态大会,创办中原美食节,深化“食品+文旅”“食品+文创”“食品+国潮”联动发展,通过特色展馆沉浸体验、新消费品牌产品展销、网红主播带货等形式,提高河南新消费产业影响力。
(四)设立新消费产业基金
建议设立新消费产业基金,鼓励头部企业联合设立特色领域新消费基金,秉持“投早投小”理念,重视创业早期企业,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子品牌、建设生产基地,支持小企业成长为大品牌、大品牌成长为独角兽。
(作者:刘晓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