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⑪ | 李庚香: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编者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大河网学术中原开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栏,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持续加强学习、研究、阐释。
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突出特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智慧,又有丰富的新时代意义。
体,指的是理论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鲜明、体系完备,逻辑严密、博大精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严密的逻辑思维,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正式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在2023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对“第二个结合”进行了深刻阐述,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鲜明提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具体要求。可以说,“九个坚持”“两个结合”“五个方面”“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内容。
用,指的是实践层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涵盖网信、新闻、哲学社会科学、思政等各个领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学理化体系化成果,形成了巨大的传播活力、文化张力和发展动力,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国内与国际的统一,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深刻把握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学深悟透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理解这一思想体现出来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一、“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并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繁荣新文化、发展新文明的使命意识更加强烈,文化自觉不断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交融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建设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历史、大趋势中来审视,准确把握文化发展所面对的时代之呼、人民之需,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厚的文化情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力引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领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了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
坚守文化自觉,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的前提和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守文化情怀,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深刻认识文化在引领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共识、增强活力、提供动力。
二、“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政党。无论是“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还是“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都是基于文化自觉而在文化上充满自信的体现。
文化自信,是一面精神旗帜,奠定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前提。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刻洞悉文化自信的巨大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担当,把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共同挑战提供战略指引、贡献中国智慧、展现大国担当。新时代新征程,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主体性形成自主性的理论体系,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就是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就是要坚持自信自立,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将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伟大精神,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之中,涵养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
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坚定了实现文化自强的担当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我们党首次将文化“自强”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展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的清醒与坚定。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要实现文化自强。只有实现文化自强,才能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重要源泉,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提供强大力量。“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文化自强,就要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就要立足我国具体实际,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就要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影响力、强大活力创造力、强大实力竞争力的文化强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者:李庚香,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