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殷墟 | 殷墟的学科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1-07 10:52

  编者按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殷墟一周年前夕,大河网学术中原再次聚焦殷墟和殷商文化,推出《何以殷墟》特别策划,进一步挖掘殷墟和殷商文化的考古价值、时代价值。敬请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谈到此行目的时强调,“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殷墟为世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华文明提供了一个窗口。而随着殷墟各项考古工作的推进与深入,其当代价值凸显。本文尝试通过殷墟在学科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贡献,探讨其当代的社会价值。

  一、殷墟的学科价值

  殷墟的发掘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开端,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时至今日,历经95年的发展,我们再度审视殷墟的发展贡献时,其还有更加丰富的学科价值内涵。

  1.学科方法论的贡献

  学科方法论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基础。殷墟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缩影,其实践而来的方法论影响至今。

  第一,“后岗三叠层”理论。“后岗三叠层”是梁思永通过殷墟田野工作总结而来,其确定了商、龙山、仰韶三个文化层之间的早晚关系。“后岗三叠层”的发现并不是偶然的,安特生在仰韶村、李济在西阴村的发现使大家对仰韶彩陶文化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1931年在殷墟主持后岗发掘工作的梁思永也参加了山东城子崖的发掘,使其对龙山文化也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梁思永根据文化层关系与出土物信息,总结出了“后岗三叠层”理论,为后来的田野考古提供了适应中国的地层学理论基础。

  第二,“二重证据法”。王国维提出“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的“二重证据法”,证实了商的史实。原本“地下之新材料”仅限于甲骨文等文字材料,经过学科的实践与发展,已经扩展到了所有考古材料,此方法确在解决中国的古史问题中有其独到的价值,也是中国传统金石学与考古学结合的一种形式,虽也存有问题,但这也是中国考古未来发展、创新的一个增长点。

  第三,多元方法的实践场。殷墟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发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在20世纪50年代以类型学为主的研究范式刚刚建立起来时,殷墟就已经将类型学与地层学相结合,来构建商文化的时空关系。20世纪80年代国外聚落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才被介绍进来,20世纪90年代殷墟学者就将聚落理念应用到实践中,将洹河流域作为单独的地理单元进行聚落考察,并发现了举世瞩目的洹北商城。随着考古学发展,如操作链、实验考古、科技考古等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都为构建中国特色考古学提供了支撑。

  2.人才培养的价值

  学科建设首要的、关键的要素就是人才队伍的建设。殷墟被称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为中国培养了早期的考古专门人才,包括李济、董作宾、梁思永、尹达、郭宝钧、石璋如、高去寻、夏鼐等。这些学者构成了中国最早的考古学科人才队伍,也是后来考古专门人才培养的导师队伍。新中国成立以来,殷墟又培养出郑振香、刘一曼、杨锡章、杨宝成等著名考古学家。直到现在殷墟继续承担着考古人才培养的任务,与国内外几十所高校开展合作,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考古实践机会,形成了一种很好的科研与教学成果相互转化、校地合作的实践育人机制,为考古学提供用得上、用得好的高水平人才,这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重要指示。

  3.甲骨学的价值

  殷墟甲骨文被誉为中国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之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甲骨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甲骨学能成为一门学问,与殷墟出土甲骨不断提供新材料、提出新的研究方法不无关系。从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上来说,从殷墟发掘之后,学者们的研究都会结合出土背景等信息,不断地创新研究方法。董作宾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首开甲骨文的分期断代研究,并提出十项标准;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则将甲骨学与解决具体的古史问题相结合;王宇信的《甲骨学通论》则宣示了甲骨学的学科地位。《古文字研究》《甲骨文与殷商史》《殷都学刊》等刊物,为甲骨学研究提供讨论平台。近些年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确保有人做、有传承”,甲骨学与计算机、三维扫描等新技术的结合,甲骨文的艺术创作,甲骨文的活化利用等进一步丰富了甲骨学的内涵。

  二、殷墟的文化遗产价值

  殷墟以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于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申遗的成功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与利用等工作影响深远。

  1.地下土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示范价值

  中国大量的优秀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存于地下的土木建筑,如何将遗址进行有效利用与展示是将文化遗产搬到公众面前最重要的环节。殷墟首开先例,分别利用地下封存与地上抬高模拟展示、原址原貌复原展示、易地搬迁保护与展示、专题博物馆展示、专业知识与科普知识展示等相结合的方法,将殷墟展现在世人面前,为中国大遗址的发掘、研究、保护、展示等树立了典范。

  2.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的价值

  考古学凭借学科优势,在没有文字、或者文字刚刚出现历史阶段的研究中,其作用无可替代。经过专家、学者几代人的努力,基本上搞清了我国从史前到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而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同与尊重,虽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一点是国外学者对中国田野工作,特别是土木遗存的辨识工作了解不够。殷墟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实际上也宣告了中国考古成果的科学性,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古史成果的认可,提高了中国文化学术的话语权。由此,中国能够以更多的、更好的考古成果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总结

  本文仅是从社会贡献角度探讨了殷墟在当代学科与文化遗产两方面的价值。我们应该认识到,殷墟的价值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价值,其文化特质与中华文明的特性具有高度内在的统一性。总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挖掘殷墟的文化内涵,阐释好殷墟之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中国、之于中华文明的重要价值,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参考资料:

  [1]陈淳:《从考古学理论方法进展谈古史重建》,《历史研究》2018年第6期。

  [2]陈胜前:《中国考古学的生长点: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原文物》2021年第6期。

  [3]邹衡:《试论郑州新发现的殷商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

  [4]严文明:《关于聚落考古的方法问题》,《中原文物》2010年第2期。

  [5]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董作宾学术论著》,台北:世界书局,1979年。

  [6]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王宇信:《甲骨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杜久明:《安阳殷墟——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成功典范》,《中原文物》2007年第4期。

  【作者:杨宽,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副院长 基金项目:河南省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殷商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影响力研究(批准号:2023XWH027)】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