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马克思主义亲和力探究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1-13 11:02

  亲和力,形容使人亲近的力量。作为一种理论,马克思主义有无亲和力?答案是肯定的。这是一个不言自明,但又时常被忽视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行”,在于其具有真理和实践的亲和力,体现着科学性和价值性、通俗易懂和广泛传播、重在实践和扎根人民。

  一、马克思主义追求真理、价值崇高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彰显着为人类求解放的价值使命,这种集真理和价值于一身所产生的亲和力,不仅内化为人民的精神信仰,而且外化为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

  (一)求真的科学性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一种理论,只有是真的,才具备亲和力,为人们欣然接受,而假的或伪的,终究会被摈弃。

  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真是其核心要义。在三大组成部分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论证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事物矛盾运动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等思想,唯物史观阐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等观点,为整个理论体系构筑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证了商品经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观点,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作为思想精华,科学社会主义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和建设规律、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远大理想等观点,是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二)解放全人类的价值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跨越时空的理论伟力和信仰魅力,是因为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立场上,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立志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立足现实的人及活动,研究社会历史的存在和发展。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样才能把握“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而正确理解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唯物史观全面考察了个体、群体、人类与历史不同层面的关系,科学回答了“历史创造者”问题。从单个工人到某一工厂,再到某一地方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与直接剥削他们的资本家作斗争。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者的力量也在壮大,结成集体、阶级、政党,进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建成“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浅显易懂、广泛传播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以通识性阐释科学真理和崇高价值,为劳动群众所理解、喜爱、运用。同时,马克思主义不仅在欧洲影响巨大,而且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了民族解放和国家进步。

  (一)深刻为里、通识为表

  如同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如果理论的表达形式晦涩难懂,就可能曲高和寡,更谈不上亲和力了。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不仅体现于深刻的里子,而且通识表达,为人们轻松理解。

  马克思、恩格斯时常借助宗教语言、谚语、典故等形式,将深奥的道理生动传达出来,让人一目了然。例如,用“上帝的羔羊”说明商品等价交换问题;用“商品拜物教”形容商品似乎拥有神秘力量决定着生产者的命运,而受到顶礼膜拜;用“异化劳动”说明私有制下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本身的分离关系,等等。《共产党宣言》用浅显易懂的词句和层层递进的行文,阐述了阶级斗争、共产党人、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等思想,“一经问世就震动了全世界”。

  毛泽东用“实事求是”精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让人过目不忘。邓小平指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使人豁然开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全过程人民民主”、“经济新常态”、“人类命运共同体”、“乡村振兴”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仅思想深邃、意义深远,而且平易近人、接地气,使人民群众听得懂、记得牢、用得好。

  (二)传播广泛、影响深远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推动着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至今仍在引领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马克思主义指导创建工人组织,推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为工人阶级夹道欢迎,特别是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进一步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如恩格斯所言,《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工人的共同纲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历史飞跃。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中国智慧。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不过,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洞见和历史智慧,对于指导人类文明走向进步依然散发着真理光芒。

  三、马克思主义重在实践、扎根人民

  马克思主义是致力于改变世界和造福人民的,正是这种实践性和人民性,成为其强大亲和力的重要来源。

  (一)重在实践,知行合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也是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之学,而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经受检验、不断发展的理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科学阐明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驳斥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同时,把实践引入历史领域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出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只有密切联系实践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和亲和力。马克思主义源于工人运动实践,指导工人阶级斗争,推动无产阶级国际联合,批判形形色色“社会主义”,也必然随着无产阶级斗争实践发展的不断检验得到发展。马克思主义并非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因此,要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新实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行稳致远。

  (二)扎根人民,造福人民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是从人民的实践中来、到人民的实践中去,是扎根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与英雄、神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不同,唯物史观主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人民改造自然、社会和主观世界,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到新时代以来“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无不体现出党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初心使命。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实际中,收集研究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并将其转化为集中系统的意见,再拿到群众中去宣传解读,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检验这些意见的正确程度,然后再集中、再宣传、再检验,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的深入开展,筑牢了全党的宗旨意识、人民意识,进一步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亲和力。

  【作者:王沛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新时代中国发展研究(23A12)”阶段性成果;2023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基本科研费一般项目“马克思政治立场与世界观的‘两个转变’及其时代价值研究(23E52)”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