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贺:把握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三个维度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1-16 10:32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随着实践进程的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会越来越丰富,如何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将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得令人信服,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使党的创新理论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在伟大飞跃的进程中飞跃,成为当代学人亟待回答的时代课题。

  一、树立全球视野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1]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相互交织和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征程上我们还有许多深层次矛盾、许多发展瓶颈,以及国内外压力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在新的历史性“赶考”路上遇到的这些难题迫切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破除传统文化中“天下之中”“无所不有”君临天下的心态,理性认识当代中国已由“天下中心”成为“天下一员”,在全球竞争中阅尽天下,在世界坐标体系中寻求中国定位,站在全球视野而非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对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进行深思,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相结合上回答时代之问和世界之问,不断用体系化学理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才能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必须守住我们的本和源、根和魂,坚持守正创新、主体化、自主性原则,注重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彰显民族性和中国特色。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不能简单用讲话论证讲话、用政策解释政策,更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自言自语、自说自话。在世界发展前景变得扑朔迷离、变化莫测之际,我们不仅不能迷失自我,而且要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全球视野,跳出狭隘封闭的思维模式和陈旧的世界观窠臼,将当代中国置于世界史之中,站在全球视野中审视历史性变革、历史性成就,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正视问题,展现大国自信,在中西比较中改革创新。深刻揭示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挖掘原创性贡献和观点,从整体性上明晰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理论框架和严密结构逻辑。融通古今中外的各种资源,解释清楚其学理分析框架,分析背后的学理根据,打通政治命题与学术命题的连接路径,善于将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将学术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学理上更透彻更有说服力。

  二、运用大历史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纵深的历史眼光、深远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历史思维审视历史、分析现状、认清趋势、把握未来。他强调“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2]在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运用历史思维,从中华文明和中国大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审视、思考和追问当代中国的前世、今生和未来。中国历史一脉相承,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不可割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贯通历史、现实、未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唯有树立大历史观,把握历史大趋势,才能更加深刻研究阐释理论。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在纵横历史与现实、贯通理论与实践、关联国内与国际中,讲深“中国之理”,讲透“中国之路”,讲活“中国之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命题与中国历史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话语贯通起来,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在聚焦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时,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深化科学认识,从大历史视角和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视野考察、梳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不仅可以从思想发展史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省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历程的完整图景,而且能够从话语体系、理念引领和理论建构等方面,论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文明之路,是符合国情、引领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对以哪种现代化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中国之问”的科学回答,又是对如何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和超越苏联现代化道路困境的“世界之问”和“现代化之问”的中国解答,更是对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超越传统进而回答世界现代化道路探索的“马克思之问”,深刻揭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文明逻辑,开创人类新文明形态的世界意义。

  三、注重中西比较

  比较是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需要注重古今中西比较,破除先入为主地将中西对立这种非此即彼二分法的倾向或者在中西之间站队道德绑架的偏见,以全球视野和大国竞争的角度审视中西文明和中西之争,在中西比较中阐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意愿的理论。在中西比较时,不是一味地激烈批判甚至否定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而应当正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的积极作用。当今时代,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思想多元化、文化多样化和人类追求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借鉴、相互竞争、相互影响是一种常态。

  当今世界,“任何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想法,任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做法,任何搞唯我独尊、赢者通吃的企图,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3]。唯有敞开心胸,拥抱世界,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借鉴吸收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汲取人类社会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在应对时代新课题、发展新挑战中完善自己,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尤其是在聚焦诸如中西文化、中西现代化、中西文明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西方文明和西方现代化在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吸收,在批判扬弃中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华现代文明,中国是如何超越西方的?

  在“新”“旧”“中”“西”中改革创新,以全球化思维和世界情怀使中国文化世界化、世界文化中国化,并实现彼此之间的双向良性互动。为多姿多彩的世界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为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人类社会发展增添更多色调、更多范式、更多选择,真正彰显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和中华民族的自信。建构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国与国外的新表述,提升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为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推进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就要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深化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具体化运用,着力在创新性、前沿性、针对性上下功夫,牢牢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形成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掌握理论武器、汲取智慧力量、发挥思想伟力。在“两个结合”中,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打开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思想文化空间。一以贯之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用富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讲清楚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进一步推动其体系化、学理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参考文献:

  [1]《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人民日报》2023年7月2日第1版。

  [2]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第2版。

  [3]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第310页。

  【作者:霍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研究”(2022XWH001),“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2020GGJS095)的研究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