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习型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探索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1-16 16:32

  摘要:建设新时代学习型高校教工党支部有利于教工党员将业务与党建相结合,有助于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团结和凝聚大学生党员,是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教工党支部的工作任务与要求,对建设新时代学习型高校教工党支部的重要意义、基本遵循、现状问题与建设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

  关键词:学习型党支部;高校教工党支部;党支部建设

  党支部是党把党员组织起来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党所有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石,是党的基层组织[1]。学习型支部建设就是强调每名党员、每位职工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开放心态、精神追求、工作责任、生活和工作方式,通过学习提高全体党员的整体素质,推进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建设新时代学习型高校教工党支部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新时代学习型高校教工党支部有利于教工党员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从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2]。

  高校教工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高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高校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3]。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战略意义。新时代学习型高教党支部的建设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高校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4]。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课程思政建设是新形势下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课程思政属于隐性的思政教育,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5]。学习型高校教工党支部应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学习促业务,以学习带队伍,以学习塑形象,不断加强支部党员素质提高,以高质量的党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6]。

  二、新时代学习型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基本遵循

  新时代高校教工学习型党支部应提高建设要求,提高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更好地为高校事业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新时代学习型高校教工党支部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和积极响应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决策部署,确保高教党支部的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保持高度一致。

  2.强化政治引领: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党支部是政治上坚定的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引导党员教工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开展工作。

  3.创新学习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满足不同党员教工的学习需求。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不仅要有理论水平的提高,还要能够与高教工作紧密结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高校事业的发展。

  5.开展主题教育:定期开展主题教育,紧密围绕党和国家重大任务,引导党员教工深入思考、认真学习,推动问题解决和工作创新。

  6.促进党员交流互动:建立健全党员交流平台,鼓励党员教工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分享经验和心得,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7.建设学习型组织文化:营造学习型组织文化,倡导学习、创新、奉献的精神,使党员教工成为高校中的学习典范和示范。

  三、当前高校教工党支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工党支部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增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工作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学习机制,学习氛围不浓厚

  一些高校教工党支部存在学习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包括缺乏明确的学习计划、学习资源不足等,导致党员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上进心不强,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影响政治理论学习效果。

  (二)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

  新时代学习型高校教工党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应当与实际业务工作相结合,但有部分党支部存在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的情况,导致教工党员学到的知识难以应用到实际教学、科研工作中。

  (三)政治理论学习形式单一,不能有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一些高校教工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的方式、方法、场景相对单一,不能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党员提供多种便利学习渠道,缺乏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导致学习效果降低,党员的兴趣和积极性下降。

  (四)少数教师党员先锋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

  个别党员对自己的党员身份认识不够深刻,对党员先锋模范的要求和标准不够明确,无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师日常既要履行教学任务,又需承担着相应的管理、组织和社会服务等多项职责,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保持学科专业性,提高教学水平。在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部分党员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可能会采取逃避的方法,尤其是在面临复杂困难和矛盾时,只满足于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缺乏担当精神,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不愿意积极承担责任,不能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新时代学习型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建设途径

  (一)创新学习制度

  根据党支部实际情况,明确教工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制定学习积分奖励办法,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设计定期的主题学习计划,引入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建立党员学习档案,促进党员坚持学习。根据党支部学习计划,结合不同党员的职务、专业、兴趣等因素,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设立学习成果考核机制,通过测评、汇报等方式评估党员的学习水平,鼓励大家在学习中保持积极性。

  (二)创新学习方式

  结合教育实际和党员特点,定期组织专业人士或学者来进行主题讲座,深入解读最新的政治理论,并选取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党员将政治理论与自身工作相结合,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合理利用“学习强国”线上学习资源,以多种形式方法进行学习,不局限于写理论学习笔记,还包括:课程思政案例分享交流会、带领入党积极分子读党史、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合唱红歌、学习强国大比拼、集体观看红色电影、志愿服务活动、环保知识宣传、国家安全观教育、反诈宣传等,丰富政治理论学习的形式,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吸引力,激发党员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

  (三)创新学习载体

  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定期举办学习研讨会,鼓励党员分享自己在课程思政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教学设计等,并就开展课程思政工作遇到的问题一起展开讨论,有助于经验的交流和相互启发。与思政课教师结对互助,融入不同学科的视角,探讨如何在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此外,利用好周边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家书等鲜活教材,开展读书会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展馆,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程思政。

  (四)创新学习平台

  结合教工党支部情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线上和线下学习,建设多种线上阵地,包括支部微信公众号、线上钉钉党支部群、在线教育平台、移动学习应用、网络课程等,为党员提供便利的学习渠道,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此外,还可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建虚拟主题教育展观、历史场景等,使学习者能够亲身体验政治过程,例如,模拟政治会议、选举活动、国际外交谈判等,以增强学习的沉浸感和参与感。

  (五)创建党建特色品牌

  结合教工党支部专业特点,根据党支部所在地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挖掘基层组织的地方特色,创建党建特色品牌,增强党员的认同感。并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和媒体,包括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宣传栏、网站等,广泛传播党建特色品牌的理念和活动,开展有针对性、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文化沙龙等,吸引党员参与,提升品牌的活跃度。另设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评估特色品牌活动的效果和影响,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改进和调整。

  (六)创新学习成果

  结合高校教工党支部特点,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把政治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政治成果、思想成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教工党支部要坚持学习与领悟相结合促进深化、学习与研讨相结合促进理解、学习与实践结合促进转化,使教工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上更加成熟、坚定,把政治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政治成果;将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促进党员干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升思想境界,把政治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思想成果;将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专业杂志或者其他合适的平台,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把政治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理论成果;根据学校或院系的特点和教育目标,确定课程思政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等,把政治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实践成果。

  结论

  高校教工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战斗堡垒,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践行者,是将中央党委、学校党委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的直接执行者。建设新时代学习型教工党支部是当代高校必须要长期、系统来抓的一项工程。高校教工党支部必须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深刻领会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增强教工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推动高校事业的全面发展,为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一新.以创新提升党支部活力战力[J].旗帜,2020(07):30-32.

  [2]张振华,刘培培.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研究及路径探索[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2(11):2.

  [3]张蕾,赵放辉.高校教师党支部议事决策规范提升研究[J].世纪桥,2023(02):68-71.

  [4]付海波,李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2):149-152.

  [5] 史晓霞,师洪洪.高校教工党支部在“三全育人”过程中作用发挥与实践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3,32(02):200-205.

  [6]高颖,郭彦琨,冯运.基层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探析[J].党政论坛,2021(05):38-40.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