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仓:“超级大脑”助力河南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1-20 09:28

  在全球数字化、智能化浪潮驱动下,人工智能成为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更是推动未来全社会产业方式变革、社会形态创新、发展质量提升的核心驱动力,对形成新质生产力影响巨大。为探索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趋势,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11月17日,第三届中国(郑州)人工智能大会在河南省科学院举行。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蒋笃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党委书记、北京市科协副主席赵春江,河南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王天虹,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罗春祥,河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继芬,河南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刘雪梅及来自省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高校、科技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的代表40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学术前沿、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交流,共同探讨算力产业发展新趋势与挑战,共谋“超级大脑”推动河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举措,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探索可行路径。

  这次大会以“智能赋能 数字化转型”为主题,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国产大模型、AI机器人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新未来。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重要驱动力量,以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为代表的技术加速更迭,有望推动重大技术实现变革。

  当前,全球科学技术创新跨进新的开创性时期,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更好结合河南实际把握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改善河南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是这一次会议研讨关注的重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作主旨演讲,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他指出,会自动除草、喷药、采摘的机器人,具有感知、交互和学习能力的无人农场,无人驾驶拖拉机等智能农机装备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如今,智慧农业已成为国际热点之一,AI农业应用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受到高度关注。作为全国农业大省,河南能否通过人工智能拥有一颗“超级大脑”,点燃智慧农业发展新引擎?农业劳动强度大、不可控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人工智能在该领域应用的广泛性,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广,但是任务也很艰巨,要不断引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发展战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人工智能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要驾驭人工智能的强大力量,必须用系统思维把握规律趋势,才能拥抱更加智能和美好的未来。

  在会议上,有专家提出了河南有针对性的人工智能应用赛道发展建议。首先就是智能物流。河南是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决策式AI能够在物流领域有效降本增效。可以以AI技术赋能智能设备代替部分人工,通过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或算法驱动软件系统提高效率,与物联网、机器人、大数据等技术共同促进智慧物流发展。通过制定产业规划、推动研发创新、加快数据资源共享、推动重点领域应用、强化高端人才支撑等,河南在数控系统、AR和VR、工控与工业软件、传感器、机器视觉等人工智能应用赛道上也将大有可为。

  近年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先后印发了《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河南省加快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省会郑州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新优势不断构筑,为全方位建设数字强省提供了重要支撑。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正加快建设,全省各类算力总规模约4100P,计算终端产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核心、许昌等地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人工智能算法取得突破,数据汇聚流通不断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快速扩展,为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创造了空前的战略机遇。

  按照相关部署,河南将围绕全方位建设数字强省目标,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发挥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广阔市场需求优势,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示范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编辑:申久燕